首页 猎棋 下章
三清表
 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乃道教诸天界中最高者;也是道教对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的合称;同时是唐明宮中一宮殿的名称;一种酒、茶的名称,也作人名。

 三清,道教用语。总称谓是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位于玉几下三宝景宮。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也指居于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所谓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是所居仙境的区别,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是所统天界的划分,而天尊的意思则是说,极道之尊,至尊至极,故名天尊。道教起源与发展过程

 三清之称始于六朝,开始仅指三清境。三清之作为道教尊神,是伴随着道教三经书说逐步形成的。《道教义枢》卷二云:但知真法天宝君住玉清境,玄法灵宝君住上清境,神法神宝君住太清境。故《太上苍元上录经》云:三清者,玉清、上清、太清也。《九天生神章经》称:天宝君者则大之尊神。注曰:天宝君玉清元始天尊也。灵宝君者则玄之尊神,注曰:灵宝君上清天尊也。神宝君者则神之尊神,注曰:神宝君太清天尊也。但此三宝尊神开始并非三清尊神,按唐武宗时(841~846)的道教神灵排列,先为元始天尊,太上大道玉晨君,太上老君(即三清尊神),其后为玉清大有天宝君,上清妙玄灵宝君,太清太极神宝君三宝尊神。另《业报经》《应化经》并云:天尊曰:吾以道气,化育群方,从劫到劫,因时立化。吾以龙汉元年号无形天尊亦名天宝君,化在玉清境,说真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圣,大乘之道也。/吾以延康元年号元始天尊亦名灵宝君,化在上清境,说玄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真,中乘之道也。吾以赤明之年号梵形天尊亦名神宝君,化在太清境,说神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仙,小乘之道也。还有《元始上真众仙记》称:玄都玉京七宝山,在大罗之上,有上、中、下三宮。上宮是盘古真人元始天王,太元圣母所治。中宮太上真人,金阙老君所治。下宮九天真皇,三天真王所治。这些不同派别的不同解释,虽有差异,但都促成了三清尊神的最终定型。唐《老君圣纪》称: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太清境太极宮即太上老君,位在三十三天之上也。南宋金允中在探讨与总结以上三清、三宝、三之间的关系后,认为:三尊之号在经中只称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其别号则曰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以三境之名而称之则曰玉清、上清、太清;以三之书而名之则曰真、玄、神。在三清尊神中,以太上老君出现最早。东汉末五斗米道成立时,即以太上老君为至高神。至东晋上清、灵宝‮出派‬,其《上清》、《灵宝》经中,始相继出现元始天王、元始天尊、太上玉晨大道君、太上大道君等新的至高神。鉴于各派新出现众多神灵,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企图予以系统化,其中三清尊神的雏形已基本确立。在此前后,诸书在言及三清尊神时,又有种种不同说法。如说:道不可无师尊,教不可无宗主,故老君师太上玉晨大道君焉,大道君即元始天尊之弟子也。说经教主元始天尊,抱送玉帝道君(灵宝)天尊,演圣教降生(道德)天尊。元始乃道中之祖为灵宝祖师,道君乃法中之祖为宗师,老君乃教中之祖为真师。若从它们出现之先后为序,先为老君,次为元始,后为道君。此外,五代闽主供奉三清为宝皇大帝、天尊、老君。元始天尊居三清尊神之首,在宮观三清殿里居中。其名最早为元始天王,晋葛洪《枕中书》云:昔二仪未分,溟涬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曰月未具,状如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自号元始天王。虽然道书中有将元始天王与元始天尊当作两位尊神,但正如宋代道士宁全真所说,元始天尊者故称云元始天王者是也。《云笈七签》卷一百一,撰列诸尊神传纪,亦首列《元始天王纪》,可见宋时已当作一位尊神了。南朝梁陶弘景撰《真灵位业图》,共分七个神阶,元始天尊列为第一神阶的中位,《隋iddot;经籍志》也载:道经者云:有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道书认为:玉清元始天尊也,本玄一之气,凝结至高曰天,上有主宰谓之帝,道居帝之先,故为元始。唐末道士杜光庭于广明二年(881)进《三界混元图》于朝,其中叙曰天尊者极道之宗元,生自然,消则为气,息则为形,不无不有,非非空,不终不始,永存绵绵。居上境为万天之元,居中境为万化之,居下境为万化之尊,无名可宗,強名曰天尊,盖世人尊之如天,仰之则弥高,攀之则无阶,杳杳冥冥生万物而不为主宰,御万化而不为言,至尊、至极,故曰天尊也。《云笈七签》卷一百一《元始天王纪》云:元始天王禀天自然之胤,结形未沌之霞,托体虚生之胎,生乎空之际。时玄景未分,天光冥远,浩漫太虚,积七千余劫,天朗气清,二晖缰络,玄云紫盖映其首,六气之电翼其真进登金阙,受号玉清紫虚高上元皇太上大道君元皇位在玉清,掌括上皇高帝之真。总之,从两晋到南北朝时,元始天尊已逐步驾临于太上老君之上,成为道教第一位至高神。灵宝天尊居三清尊神第二位。南北朝时《上清》《灵宝》经相继出现太上玉晨大道君、太上大道君。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列第二神阶中位,名上清高圣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为万道之主。《云笈七签》卷一百一的《太上道君纪清高圣太上玉晨大道君纪》所记略同,但又稍有差异。据《灵宝略纪》称:太上大道君以开皇元年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寄孕于洪氏之胞,凝神琼胎之府三千七百年,降诞于其国郁察山浮罗之岳丹玄之阿侧,名曰器度字上开元,及其长乃启悟道真,期心高道,坐于枯桑之下,思百曰。而元始天尊下降,授道君灵宝大乘之法十部妙经。元始乃与道君游履十方,宣布法缘,既毕,然后以法委付道君,则赐道君太上之号,道君即为广宣经箓,传乎万世。又据《渊集》称:玉晨道君者,乃大道之化身也。言其有不可以随,谓其无复存乎恍惚,所以不有而有,不无而无,视之无象,听之无声,于妙有妙无之间大道存焉。道君即审道之本,道之元,为道之气,即师事元始天尊,称受道弟子焉。犹是老君禀而师之矣!居上清真境禹余天中,降金科宝箓、三仙经,付经师郁罗翘真人,传教于万国焉!上清、灵宝派新造作的太上道君,依然以道为,体现了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的思想。后之灵宝天尊即由太上大道君衍化而来。

 哲学意义

 三清为道家哲学三的象征。《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而抱,冲气以为和。由无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气,由元气化生二气,之相和,生天下万物。第十四章又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认为一化为三,三合为一,用则分三,本则常一。后来道教以此衍化出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因此三清尊神在道教神仙体系中位为最尊,《道教义枢》卷七引《太真科》说:大罗生玄元始三气,化为三清天也: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气所成;二曰禹余天上清境,元气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气所成。从此三气各生,据《云簋七籖》和《道法会元》等道‮记书‬载,清微天玉清境,混太无元,其气始青,真道升圣境,天宝尊(元始天尊)治之;禹余天上清境,其气元黄,仙道升真境,灵宝尊治之;大赤天太清境,其气玄白;人道升仙境,道天尊居之。文曰:此四种民天,即三界之上,灾所不及四种民天上有三清境。三清之上即是大罗天,元始天尊居其中,施化敷教。天宝君治在玉清境,清微天也。灵宝君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也,神宝尊(道德天尊)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也。(《云簋七籖》卷三《道教本始部》)又据《集说诠真》引纪数略》云:三清者玉清圣境,元始居之;上清圣境,道君居之;太清仙境,老君居之。同时,道教的三清尊神还反映了道教三真经的神化。《云簋七籖》卷六《三经教部》说:《道门大论》云三者,也。通玄达妙,其统有三,故云三。第一真,第二玄,第三神。乃三景之玄旨,八会之灵章。根据《道法会元》卷一《清微道法枢纽》关于清微神位的记载;清微圣祖玉清元始妙道上帝代表真经部,太玄辅之,传道教清微派;清微玄祖上清灵福玉雇大道君,代表玄经部,太平辅之,传灵宝派;清微始祖太清道德五灵玄老君代表神经部,太清辅之,正一盟威之道通贯三,传道德派和正一派。

 快乐请记住唯 UmuXs.CoM
上章 猎棋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