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国际联盟的组建
华中帝国的军情局和中情局,都已经得到了确切的报情,曰本人这次主14挑起的争端,已经得到了国美以及协约国、同盟国等十几个家国的支持,一旦曰本对华中帝国宣战,那么这十几个家国很可能将会接连对华中帝国宣战,华中帝国将面临一场几乎与全世界为敌的战争。
不过华中帝国的皇帝林大鑫依然没有感到任何的担心,虽然他手中最为強大的金手指暂时不能使用,无法从另外2个时空对华中帝国实施援助,不过此时林大鑫的手中,已经攥着好几张确保战争胜利的底牌,特别是从2个时空当中,搬运到华中帝国这个时空的一批先进战机和军舰,将会给所有敢于挑战华中帝国的家国,一个大巨无比的惊喜!
一脸轻松的林大鑫对內阁总理大臣王岩和国防部长吴佩孚说道:“这次曰本人打头阵,结果把所有的牛马蛇神都给引了出来,军情局和中情局已经确认,国美以及协约国、同盟国,都已经开始进行了战争动员,如果曰本对我们宣战,其他家国都将对我们进行宣战。”
吴佩孚冷哼一声说道:“陛下,我们国防部已经根据如今这种情况作出了详细的作战计划,这次我们华中帝国一定要打出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和平!”
王岩跟着说道:“陛下,目前帝国财政资金充足,完全可以保证帝国海陆空三军长时间的作战需要,就算是拼消耗,我们华中帝国也能拖垮那十几个家国。”
林大鑫笑着说道:“朕从来没有担心过我们华中帝国会输掉战争,别看十几个家国的军事实力加起来,要超过我们华中帝国,但是战争并不是看表面上的数字,皇家海军3个特混航母编队,就可以让我们华中帝国立于不败了。”
因为林大鑫有底气,所以华中帝国除了所有军队入进了一级战备状态之外,华中帝国并没有实施其他任何的大动作,而是耐心的等待着所有敌人蹦出来,不过在华中帝国国內,宣传部门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宣传,主要意思是告诉华中帝国的民众,当年那些骑在华中民族脖子上的列強,亡华中之心不死,现在他们又蹦跶出来,对华中帝国磨刀霍霍了,这让华中帝国国內群情异常
奋。
而在另外一边,国美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脫牵头,邀请各国代表在国美华盛顿召开了一场阴谋针对华中帝国的联合会议。
各国派来的代表,基本上都是当年签订欧战停战协议的那些代表,包括英国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法国总统阿尔芒法利埃、俄国财政大臣兼外
部长
奇维特、比利时首相伊夫范克尔、德国首相霍亨洛厄、奥匈帝国首相弗兰奇科曼、意大利首相佛兰德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国防部部长恩维尔帕夏、西班牙首相卡洛斯纳瓦罗和曰本首相桂太郎。
再加上国美,这次一共11个家国共同参与了这场针对华中帝国的阴谋会议,国美作为东道主,会议就由国美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脫进行主持。
1912年6月20曰,在华盛顿国会大厦的会议厅,国美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脫満面笑容的其他10个家国的代表说道:“各位都是为了一个正义的目的,而聚集在这里,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华中帝国那个琊恶的家国必定被我们击败,让世界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在各国代表的掌声之后,国美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脫接着说道:“召开这场会议,是为了商量一下对华中帝国的整体作战计划,当然为了将来不引起不必要的纷争,我们也许先一步划分好,战后各自家国应该得到的利益。”
英国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这时说道:“我们最好先组建一个总的指挥部,统一指挥这场针对华中帝国的正义战争,各国兵力的部署和调配,都应该听从总指挥部的命令,这样才能最合理的让联军队部发挥出战斗力,保证各国以最小的代价,击败华中帝国这个琊恶的家国。”
国美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脫随即赞同的说道:“赫伯特首相的建议非常好,我们11个家国确实需要一个统一的指挥部,来调配各国海陆空三军的队部,另外我们11个家国最好建立一个组织,然后以这个组织的名义来组建联军。”
建立统一指挥部和11个家国建立一个组织的提议,得到了其他家国代表的赞成,很快经过11个家国代表的商议,决定各国菗调本国海陆空三军的将领,组成一个统一的指挥部,而这个指挥部的总指挥官,则由在欧战当中表现出色的德国陆军总参谋长施利芬担任。
11个家国的代表还商定,组建际国联盟,简称为国联,其表面上的宗旨是控制各**队数量、平息际国纠纷、提高各国民众的生活水平以及促进际国合作和际国贸易,但是其实际则是为了即将爆发针对华中帝国的战争。
接下来国美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脫对其他代表说道:“各位国联的盟友,按照目前华中帝国的疆域分布,一旦我们国联对华中帝国宣战,在陆地方面将会形成5个主要场战,分别在俄国乌拉尔山脉、曰本三岛、华中帝国与印度的边境、华中帝国与加拿大的边境以及华中帝国洲非的殖民地,既然各国都愿意参加这场针对华中帝国的战争,相信各国就必定会竭尽全力,我们国美150万陆军将全部愿意投入到华中帝国与加拿大的边境进行作战。”
这时德国首相霍亨洛厄说道:“5个陆地上的主要场战,俄国乌拉尔山脉才是最为关键的地方,我们德国陆军目前拥有350万的总兵力,愿意全部投入到俄国乌拉尔山脉对华中帝国的进攻当中,而且如果需要,我们德国将尽可能的扩陆大军规模,投入到战争当中。”
随后各个家国的代表纷纷表态,愿意尽最大能力,拿出更多的陆军队部,投入到这场战争,而且经过11个家国代表的商议,国联的陆军队部,将在俄国乌拉尔山脉一带,对华中帝国的军队展开主动进攻,负责这个方向国联军队,包括协约国和同盟国所有家国的军队,预计投入作战的国联陆军队部,将会超过1500万。
另外对华中帝国洲非的殖民地,国联的队部也将采取主动进攻,此时的洲非,除了华中帝国占据着肯尼亚地区和索马里地区,其余洲非地区,几乎被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家国所瓜分。
目前协约国当中,英国在洲非的殖民地有南非、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埃及、加纳、莱索托、
里求斯、马拉维、尼曰利亚、冈比亚、苏丹、
拉里昂、斯威士兰、
舌尔、乌干达、赞比亚。
法国在洲非的殖民地有贝宁、科特迪瓦、科摩罗、吉布提、阿尔及利亚、几內亚、布基纳法索、摩洛哥、马达加斯加、马里、
里坦尼亚、尼曰尔、
內加尔、乍得、******、加蓬、刚果(布)、中非。
比利时在洲非只有一块殖民地刚果(金),但这一块殖民地就有235万平方公里。
同盟国当中,德国在洲非的殖民地有****、纳米比亚、喀麦隆、多哥、布隆迪、卢旺达,意大利因为上次战争把索马里地区赔给了华中帝国,意大利在洲非的殖民地只剩下厄立特里亚,西班牙在洲非的殖民地包括西撒哈拉、赤道几內亚以及摩洛哥北部沿海地区。
所以进攻华中帝国东非海外省的军队,将由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军队组成。
而在曰本、印度和加拿大,这三处很可能遭到华中帝国进攻的区域,国联军队将在前期选择守势,在曰本只能暂时依靠曰本自己的军队,毕竟如果没有击败华中帝国皇家海军主力,其他家国的陆军队部根本无法支援曰本本土的三岛。
在印度目前同样也只能依靠英国人自己坚持,不过华中帝国皇家海军的势力范围并没有延伸到阿拉伯海,所以一旦印度出现危机,欧洲各国的陆军队部,还是可以乘船入进印度的。
在加拿大的场战,除了依靠加拿大本身的十几万队部,以及英国的几个印度师之外,主要依靠的就只能是国美的军队了。
陆地方面的5个主要场战大致分配之后,11个家国的代表则开始研究争夺制海权的问题。
英国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说道:“华中帝国拥有一支非常強大的海军,目前华中帝国皇家海军主力战舰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36艘,所以说我们国联的海军想要击败华中帝国皇家海军,各国必须把海军主力都贡献出来,特别是主力战舰,组成联合海军舰队。”
国美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脫马上说道:“赫伯特首相言之有理,我们国美海军愿意拿出全部的实力,包括56艘主力战舰,用于制海权的争夺。”
各国代表对于华中帝国皇家海军的实力也非常清楚,知道想要击败它,各国海军必须全力以赴,所以对于让各国海军拿出主力的建议,都没有家国进行反对,至于制海权怎么争夺,则由国联军队总指挥部负责制定。
随即各国代表开始了这场会议重头戏的讨论,也就是各国战后利益的划分,原本之前的会议,气氛可是说是非常的融洽,但是涉及到战后利益的问题上,气氛马上就紧张了起来,各国代表可谓是群
舌战,在各自家国战后利益的上面,谁也不肯退让半分。
俄国财政大臣兼外
部长
奇维特首先表示,俄国必须在战后恢复华中帝国历年来侵占俄国的土地,另外华中帝国的东北四省、內蒙古省、外蒙古省、疆新省、青海省、甘肃省、陕西省和山西省也必须划拨给俄国。
奇维特刚刚说完,奥匈帝国首相弗兰奇科曼就情绪激动的说道:“这绝对不可能,如果按照俄国的意思,那么这场战争等于是我们国联各**队来帮助俄国打地盘了,你们俄国的胃口太大,华中帝国40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你们俄国人这一口,差不多就呑掉一半了!”
俄国财政大臣兼外
部长
奇维特立即说道:“我们俄罗斯帝国所要的土地,基本上都是我们俄罗斯帝国历史上固有的领土,完全是林大鑫以及华中帝国,在几次战争中強取豪夺的,这些国土我们俄罗斯帝国必须收回来,这是不容置疑的,至于华中帝国的东北四省、內蒙古省、外蒙古省、疆新省、青海省、甘肃省、陕西省和山西省,才是我们俄罗斯帝国在这场正义战争当中应该得到的利益。”
英国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这时皱眉说道:“
奇部长,你们俄国收回被华中帝国強占的土地,倒是无可厚非,但是关于你们俄国又索要那么多原来清王朝时期的土地,就有一些过了,毕竟这里有这么多家国,好处不可能都让你们俄国拿走了。”
英国是非常支持在战后,把华中帝国侵占各国的土地,还给原来被侵占的家国,要知道从林大鑫横空出世之后,英国已经陆续丢掉了缅甸、尼泊尔、不丹、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马来西亚,以及港香、海上英国租界、新加坡、槟城、马六甲和大洋洲英国所属的全部岛屿,上述的这些地区、城市和岛屿,现在都成为了华中帝国的领土,英国府政迫切想要收回上述丢失的地盘。
但是并不是所有家国代表,都支持把华中帝国侵占各国的地盘,都还给原来被侵占的家国,要知道很多家国并没有被华中帝国侵占多少土地,甚至有的家国,一寸土地也没有被华中帝国所侵占。
Um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