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我写的《鬼吹灯》这部书前后两部,共计八册,顺序依次是《
绝古城》、《龙岭
窟》、《云南虫谷》、《昆仑神宮》、《黄皮子坟》、《南海归墟》、《怒晴湘西》、《巫峡棺山》。
从2006年2月份开始,直至2008年2月底,前前后后总共写了整整两年时间,约有两百万字的篇幅。这期间付出了很多,但同样也有很大的收获。通过这部书,认识了很多的朋友,这其中有见过的,也有没见过的。可以说如果您喜欢我的这部书,咱们就应该算是朋友了,在此请允许我由衷地感谢你们,能和许多人分享我写的故事,对我而言是最大的快乐。今天在全本结稿之际,我想对《鬼吹灯》全的创作过程做一次简单的回顾,献给喜欢《鬼吹灯》的读者朋友们。
常被人问起自己觉得哪一卷最満意,所借《鬼吹灯》完结之际也来个“导演自评”作为作者,自己评价一下自己的作品,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全套八卷故事,每一卷的核心元素与题材都不相同,想表现的內容也有所区别。在连载的过程上,每天只能写几千字,由于时间限制和个人喜好的原因,对于已经写过的部分基本上从未进行修改,而且始终没有故事大纲,到现在还不知道大纲是什么,对我而言,自己也不清楚下一章会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情况,许多都是即兴发挥,这是创作过程中很大的乐趣。
很难说这八卷中有哪能一卷是我自己最満意的,每一卷都有很満意的章节和桥段;但在我自己看来,每一卷也都同样存在着不足和缺陷,如果重新修改一遍,会好很多,可是那样一来难免会有匠气,也就失去了即兴创作的乐趣。
下面按照创作顺序逐册讲评,包括每一册的特点和创作过程、出场的人物和背景,以及自认为満意和存在缺陷不足的章节。
《鬼吹灯》是一部探险小说,
源于易学的水风,是穿贯其中的经脉。虽然书中包含着众多元素,但只有“探险”二字能概括其
髓,绝非单纯的盗墓小说,也绝不是恐怖灵异和老掉牙的推理悬疑小说。古墓只是故事中探险的凭借,本书所讲述的,是一系列利用国中传统手艺和理论来进行的冒险旅程。
《
绝古城》
《鬼吹灯》第一部第一卷《
绝古城》,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截止到野人沟黑风口的地下军(是)事要
,主要是一个框架、平台的搭建,并没有什么与主线关系明确的线索。这半部是想写成民间传说、乡村野谈那种类型。所谓民间故事的类型,我感觉大概就是僵尸和黑驴蹄子那种深山老林里的传说。
从考古队入进沙漠寻找
绝古城开始,触及到了鲜明的地理文化元素,西域沙漠、孔雀河、双圣山、三十六国、楼兰女尸、敦煌壁画,提到这些元素,一股神秘的气息扑面而来,所以在
绝古城这部分,我是将神秘感作为了故事核心,到最后
绝女王也没
面,她算是神秘到底了。这一卷中涉及到了一些考古解谜之类的元素。
作为最初的一卷,现在来看最大的缺陷,就是有些部分写得过于简单和潦草了,逻辑比较松散,随写随编,完全没有考虑后面的故事如何展开;満意的地方是描写和叙述比较实真、生动。
看起来很实真很乡野很神秘的风格,是我在写第一卷的时候,最想表现的內容。
说到“实真”就想起常被问到这样一些问题:《鬼吹灯》写的是不是真事?出现了那么多名词、术语、地理、水风,不懂的人根本写不出来,这些內容究竟是实真的还是虚构的?
首先我想说《鬼吹灯》是故事,是小说,绝不是纪实文学,也不是回忆录,真真假假掺合在了一处,如果要区别实真与虚构,只有具体到某一个名词或某一段情节,才分辨得出。
比如在野人沟这一部分的故事中,地点是虚构的,但作为场景的关东军地下要
却是实真存在的,至今在东北內蒙古等地仍有遗址保存下来,据说当年的兴安岭大火,便是由于关东军埋蔵的弹药库炸爆引发。
关于名词和术语,有必解释一下,《鬼吹灯》中称盗墓为“倒斗”和称陪葬品为“冥器”一样,这些特殊的行业名词是现实中确实存在的;而称古墓中的尸体为“粽子”则完全是我个人原创虚构的,以前从没有这种说法。
再举一个例子:书中描写摸金校尉要配戴摸金符,才可以从事盗墓活动。摸金校尉这个名词是三国时期就有的,但并没有作为传统行业
传下来,仅存在了几十年,一切关于摸金校尉的传统行规,包括在东南角点蜡烛,以及
鸣灯灭不摸金的铁律,都是我个人编造虚构的,不属事实,世界上也从来不曾有过摸金符这种东西,原型也没有,希望读者朋友们明览,不要被我的故事误导了。
类似的例子在《鬼吹灯》这部书中数不胜数,每座古墓和冒险地点的历史背景、各种神秘动植物的原型和水风玄学、民俗地理等等,都有真有假,更多的是虚实混合,而且內容会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调整,如果要全部说明,绝不是三五天能讲清楚的,在此就不多做讲解了。
《龙岭
窟》
《鬼吹灯》第一部第二卷《龙岭
窟》,实际上这卷故事,分为了三个部分,一是龙岭倒斗发现西周幽灵冢,二是摸金校尉黑水城寻宝,三是石碑店棺材铺献王醺〕鏊妗K淙灰痪碇杏腥龉适拢诒揪碇校抑饕胪怀鼍ふ庖缓诵脑亍R残碛腥怂怠豆泶档啤肥蔷ば∷担涫滴揖醯猛耆皇牵迳虾汀翱植馈惫叵挡淮蟆H绻档骄ぃ蚁刖ぶ皇潜臼橹疃嘣刂唬⒎侵饕亍P畹龅闹挥小读朊钥摺氛庖痪恚酱κ谴郴氨玖钊酥舷⒌目圩樱馐撬嗜颂诺囊痪怼?br>
写《龙岭
窟》的时候,我开始考虑整体故事的构架,为了将前两卷与后面的內容连起来,就安排了一些大篇幅的揷叙,这就是鹧鸪哨拜师、纳投名状,盗南宋江古墓,然后与了尘长老,以及托马斯神父一同前往黑水城探险的事迹。
《鬼吹灯》的副标题是“盗墓者的诡异经历”这就是说以摸金的事迹为主,但作为暗线,搬山道人和卸岭力士等其余盗墓者的故事也开始逐渐出现,并且确定故事的线索将围绕着无底鬼
展开,所以《龙岭
窟》的作用类似于穿针引线。在本卷中大篇幅的揷叙是为了调整思路,通过民国时期的传说,来检验一下自己驾驭不同年代背景的文字能力,可以说是在摸索中前进。
在这一卷中,个人比较満意的是灯影、椁异、悬魂梯,以及野猫、
鸣灯灭不摸金这几章,存在较大缺陷的则是钻鱼骨庙盗
、西厦黑水城通天大佛寺这两部分,因为计划要写到一百万字,因此放慢了故事的节奏,另外说明一下,因为每天在起点更新,为了给网络盗贴增加一些阻力,从这一卷开始用了不少生癖字。
《云南虫谷》
《鬼吹灯》第一部第三卷《云南虫谷》,写这卷故事的时候正好是在看世界杯,印象尤其深刻,是对精力、体力、毅志品质的一次严峻考验。云南献王墓这一卷中以探险作为核心。我个人很喜欢看电影,曾经非常喜欢《深渊》和《异形》。所谓的探险,是探索加冒险,后来看到翻拍版《金刚》的预告片,有一段探险队利用转盘式冲锋(抢)
,同山谷里蜈蚣恶(占)战的桥段,超级喜欢这种场面。老式装备的探险队,皮划艇漂流、坠毁的空(君)军机飞残骸、幽灵般的摩尔斯信号、芝加哥打字机、千万年不死的巨型昆虫、呑噬万物的尸
效应、在自然环境恶劣的丛林和化石
中披荆斩棘,于是云南虫谷就启动了,完全是蔵宝图式的传统探险元素,里面加有一引起奇怪的灵异和科幻色彩,这是新旧冒险元素相互结合的一卷。
在《云南虫谷》中,故事类型全面转向“探险”本卷出场人物较少,主要篇幅用于讲述险恶的地形和各种诡异的陷阱。对于陈瞎子贡献的人皮地图,开始的时候在我脑中并没有什么概念,觉得怎么离奇就怎么安排了,随着写作的推进,把这一个个谜团揭开,自己也觉得有些惊讶,最早设计的献王墓,是一个只有在天崩时才会被人入进的古墓。还曾异想天开,有一架大型客机坠毁在摸金小队面前,从而撞开了古墓的大们,但后来一想到还有许多朋友今后要坐机飞出门,这么写可能不太好;加上在幽灵信号一段中,使用了抗战时期美(mi)国援华空(君)军的运输机,所以最后就把天崩描述成几十年前附毁的轰(乍)炸机了,这种情节上的重力感和命运感是我自己也无法提前预测的。
这一卷我比较満意的部分,是对于虚构的醯拇丛欤沼谀茏栽财渌盗耍约夯故呛芘宸约旱模硗夂础⑻炜由钐丁⒒羰讲凰莱妗⒐硇藕耪饧付我簿醯梅浅B狻?br>
但此卷篇幅较长,存在缺陷的地方也是很多,主要是节奏控制得不是太好,最不満意的是写到后面忘了前边埋的一些线索,导致脫离的时候没有用到。
《昆仑神宮》
《鬼吹灯》第一部第四卷《昆仑神宮》充満了神话色彩。国中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域,孕育出不同的文化与传说。凡是国中神话必定离不开昆仑山,它是天地的脊骨、祖龙发源之地、西王母的神宮、北方妖魔的巢
,昆仑离开了神话传说似乎就不能称之为昆仑了。古籍上记载着昆仑西王母的实真形象是个怪物,我个人想象可能是条大鱼,曾在自然博物馆中看过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感觉真的像龙一样。
这一卷的情节涉及到格萨尔王传说。制敌宝珠的英雄大王史诗,本身就是一篇神话色彩很強烈的说唱长诗,所以在昆仑山这一篇中,
入了许多接近神话的另类元素。风蚀湖的鱼王、无量业火、乃穷神冰、大黑天击雷山、水晶自在山、恶罗海城、灾难之门,这场冒险光怪陆离如同入进了幻界。《昆仑神宮》是如同在神界中冒险的一卷,虽然神话元素众多,但还是保持了一贯的原则,尽量向实真世界靠拢,当然不会有飞天入地、长生不死、神仙符咒那种真正的神话。
由于时间安排与合同的原因,《鬼吹灯》的第一部在《昆仑神宮》后,就算结束了,最后的结局处是在京北的北海公园,属于完美大结局。最后一章234章中完整收录了全部內容,实体书更是完璧无缺,当然这个大结局只属于第一部。
在《鬼吹灯》第一部的前四册中,我个人最喜欢的情节,就出现在西(分开)蔵,但出于篇幅的问题,那部分被收录在了实体书云南卷的最后,是描写胡八一参军不久,在西(分开)蔵月夜下的荒废寺庙中,同铁
喇(马)嘛恶战狼群的一部分,其实这几章无论如何都应该算在最后的西(分开)蔵之卷里。
最不満意的部分是这部分节奏没控制好,导致最后入进凤凰宮的时候已没篇幅展开。
2007年3月,临时决定写《鬼吹灯》第二部,和第一部几乎一样,在动笔的时候,基本没有整体的构思,只是有个大致的目标,打算在第二部中,写两部前传和两续集,并且相对第部而言是独(力)立內容。
第一部的构架上存在许多遗漏,我希望在写第二部故事的同时,也能够对第一部做些补充,当时并无把握,但最后的效果来看,还是比较満意的。
《黄皮子坟》
如果按照我最初的计划,还是要在《鬼吹灯》第二部的四册中,描写四种不同的重点元素,这所以要写前传,主要是想活络一下思路和文字,使自己不会因过于僵化的时间线索失去耐心。
《黄皮子坟》是年代背景非常強烈的一卷,核心元素是关于黄鼠狼的种种诡异传说,和非人生物的墓
和棺椁,以及东北地区特有的江湖体系,都是我非常感趣兴的元素。但由于年代背景比较特殊,许多词语和內容难免要受限制,不同于思想活跃的八十年代,这一时期的主人公尚不成
,但満腔的热情却是什么困难都挡不住的。
我曾在海拉尔和大连,参观过曰军侵华战争时期的遗址,包括焚尸炉、监狱、欧洲风格的医院和研究所等建筑,对其印象深刻,所以将故事的背景设置在其中。在这一卷中,我觉得写得比较満意的,是对于黄皮子读心术和焚化间的描写,以及老羊皮死后被雷火击中的诡异事件,很有沉重感,单就实物来讲,觉得怪汤这一段很离奇又很实真。比较大的缺陷在于有些很有意思的东西忘了写进去,人熊那部分也处理得太草率了。
《南海归墟》
作为第一部故事的延续,在前边几卷中,对于摸金倒斗的描写,使我觉得国中传统行业中,有许多风险很大的职业,风险
最高的,当属在海中采珠的疍民。南海采珠的疍民原型出自广西北海地区,秦汉时期就已有龙户和獭家赴水采珠屠蚌,但是似乎很少有人来写他们的故事。
所以在这一卷中,海中采珠和这一行业的传说是重点元素。有观点认为,灿烂辉煌一时的玛雅文化,是国中西周时期渡海的先民所建,因为两者相似之处极多,
曰神话更是华夏文明中十分重要的內容。
曾想把海底的神箭,描写成一种真正的巨型兵器,
失在归墟这片混沌之海內的摸金校尉和蛋民们,最终开动了震惊百时的神箭,
破了头顶的大海,从而逃出生天,可后来写的时候,把这个构思给忘了,但借助过龙兵这一海上的实真奇观逃生,也是十分惊心动魄的冒险。
关于用装填了石灰的西瓜杀死水中恶鱼,并依靠司天鱼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航行,这些事情并非是我虚构的。以前在国中南方,确实存在着。对于本卷中我比较満意的,是对海岛上的黑市描写,有一些关于海难的桥段也觉得不错,例如乾坤一跳等等;感到最不満意的是海柳底舱中海匪的尸体,这段
糙了,应该有很大发挥的余地。珠母海里的事情也应该展开来写,但每卷书的篇幅和字数也是一个很难克服的限制,情节和內容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在没有整体大纲的情况下,很难控制,业余和专业的水平可能就在于此了。
《怒晴湘西》
在这一卷时,我的工作时间非常宽松,时间多了相对就会写得比较从容,所以单从文字上来讲,我觉得《怒晴湘西》是八卷中最精致的一卷,因为关于现代题材的限制越来越多,所以决定把前传倒民回国时期,放开手脚狠狠开挖。
以前我曾图着顺口,随意编了发丘摸金、搬山、卸岭这三大体系,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展开,就逐渐勾勒出了这些行业的来历、掌故、传说、手法,因为以前几本都以望水风盗墓为主,导致许多人,甚至连跟风写所谓盗墓小说的人,都只知道看水风找龙脉,却不知民间有许多稀奇古怪的盗墓方式。
所以在这一卷中,把望字诀以外的盗墓手段作为核心。我觉得民国传说式的故事,一要有说书的语感、二是要有侠盗般的人物,再加上各种黑话切口,充満了历史民间故事的色彩,才会有趣。以前写黑水城一段,是试探
的,没敢往大处写,但有了以前的经验,写起来自然驾轻就
,其中编了一套全新的概念
暗语,也就是山经,包括常胜山和月亮门等体系,完全是虚构的。
另外本卷也创造了几个记录,一是出场人物多,以前担心控制能力,没敢同时写过双主角和大批配角轮番上阵。但写了这么多也不可能一点进步都没有,这一卷的人物调动和背景描述已经能得心应手了,而且情节上对第一部做了很好的补充,也穿贯了第二部的四卷,超出了最初的计划,这是令我很高兴的。
再说一下地理背景,湘西的故事被写入文学作品中的,可以说是多如牛
,但巫蛊、赶尸、落
一类的事情,听得多了,就不会再有新意,我个人也很不喜欢,所以在《怒晴湘西》中,写了瓶山的各种传说,争取与那些老掉牙的故事区别开来。
并且在这一卷里,出现了一些全新的械器,例如蜈蚣挂山梯和穿山
陵甲;再比如,陈瞎子使用的听风听雷之术,还有以敏锐的嗅觉闻土辨蔵,都是民间
传的盗墓手段,可以算是戏我自己发明的几大盗墓体系,进行了很好的总结,这是最満意的地方。另外个人感觉写得比较好的两个桥段,一是群
大战古墓蜈蚣,另一处是之前卸岭群盗误入水银发动的机关城。
比较不満意的地方有三处,一是花灵和老洋人没什么戏份就挂职了;二是鹧鸪哨同六翅蜈蚣落入无量殿,这一节描写得比较混乱;三是发现丹房的桥段比较平。
《巫峡棺山》
作为全书的最后一卷,《巫峡棺山》这一卷的任务比较重,最要命的是字数,根据合同约定的字数来算,第二卷的前三册,第一册少了三万字左右,只好都加到最后一卷中,所以本卷是超长篇,足足多了半本书,但即使是这样,最后一卷的篇幅也显得不够用。
在计划中作为全书主线的四枚铜符,象征着通过不同形式存在于天地间的四种生命状态,想每部引出一符,但那样一来,就需要至少五册,只好简化了一些情节。
另外也打算在这一卷中,把《十六字
水风秘术》成为残书的实真原因,以及摸金符上代主人的故事做出
代。《鬼吹灯》全书起于《十六字
水风秘术》残卷,最后也将终于《十六字
水风秘术》当年被毁的往事,除了地仙村探险的內容,最后一卷中还包括了这些情节。
除此之外,还在本卷中说明了,为什么只剩下三枚古符,以及发丘印在明代被毁的历史,故事的地点发生在长江三峡附近,地理背景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棺材山,情节发展上的转折很大。
长江三峡长七百余里,两岸连着无数山阙,层峦叠嶂,这里自古就是神秘的巴蜀文化与巫楚文化
汇的区域,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数不胜数,其中多少有一些上古历史的投影;兵书宝剑、千年栈道、峭壁悬棺…给后世留下了无数想象空间。
作为通篇穿贯的主要线索…《观山指
赋》,是一段类似于民谣的口诀,包括《观山掘蔵录》,本来都是我另一部作品中的原创內容,因为2007年的写作计划改变,临时变为了《鬼吹灯》第二部,所以都被用在了本书中,另外一部书就此取消,以后也不会再以任何方式出现。
本卷中我最満意的地方有三处,一是金丝雨燕搭建的无影仙桥;二是观山神笔,画地为门;三是乌羊王古墓鬼音指
。另外,关于黑猪开河的传说,以及棺山盗骨图的来历,算是灵机一动的神来之笔。在虚构的故事情节中,融入许多大家都知道的传说,比如天河鹊桥相会、神笔马良,还有古画《群贼盗墓图》,这些或真或假的传说,都在《巫峡棺山》中以全新的角度进行了解构。
缺陷是由于最后一卷中要表现的內容太多太集中,不免有些地方没有深入展开,显得仓促了,结局并不能说是圆満的,毕竟多铃终于死亡。与我初期一味喜欢不可思议事件的态度不同,对于用了两年时间写就的超长篇作品来讲,平淡朴实才是真。在最后的六章里,我主要想阐述一下《鬼吹灯》全书的理念“鬼帽子”这三章,是说不能迷信水风“天人一体”的概念是在心而不在地;最后“物极必反”的三章,则是说明摸金校尉保身求生之道。
最后再说一下我的作品《鬼吹灯》两部八册,始自《
绝古城》,终于《巫峡棺山》,按我的想法还可以再写八本,但是,新的计划已经酝酿成
,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所以已经没有再往下写《鬼吹灯》的计划了,这部书到此为止。
在此特别感谢所有喜欢这本书的读者朋友,并且感谢、安徽文艺出版社,以及千喜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各位老师,没有你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就不会有《鬼吹灯》这部作品问世。
Um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