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秦帝国风云录 下章
第200章 历史把我吞噬了
 二鼎意识到自只犯了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个足以凹办却目灭亡的错误,现实和他的理想突然分道扬锯了。

 分封制代表着什么?代表着贵族的特权,代表着贵族的利益。贵族的特权和‮央中‬集权是一对生死仇敌,贵族的利益和王国的利益则是天生的对手。

 贵族的特权和贵族利益至上直接造成了舂秋战国六百余年的战火,而‮央中‬集权和王国利益至上虽然同样无法保证王朝世世代代的延续,但最起码可以保证一段时间的和平,可以让普罗大众获得一块相对安宁的“乐土”即使“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不争的事实,但两者毕竟没有可比,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宁做太平犬,不做世人,这同样是不争的事实啊。

 怎么会这样?我怎么会走上一条不归路?就因为我是贵族,所以不可避免地代表了贵族的特权和利益,所以不可避免地成了君王的对手,所以成了埋葬帝国的掘墓人?

 宝鼎如遭重创,思绪在恍惚之中飞到了历史的长河之畔。大河奔腾,涛咆哮,一如他此刻汹涌澎湃的心

 中土七国为了兼并争霸而纷纷寻求強国之路,于是变法大盛,法家是变法的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法家“法术势”三派在各国变法中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加強君王和‮央中‬的统治权。

 舂秋中后期,井田制度崩溃,公田变私田,随着土地制度改革而来的是士卿贵族的飞速崛起,他们开始夺取‮权政‬,比如鲁国的三祖,晋国的六卿,齐国的田氏,于是鲁国被三分,晋国被赵魏韩知范和中行六氏瓜分,齐国则直接被田氏篡国。随着士卿的崛起并夺取‮权政‬,历史由舂秋‮入进‬战国。战国是“兼并”的时代,是变法的时代,而变法的核心就是‮央中‬集权,所以战国又是一个逐渐走向集权的时代。

 君王需要集权,所以锐意变法,而变法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改分封制为郡县制。

 县出现于舂秋早期,国君在边疆或者新占区域设立,直接‮导领‬。渐渐的,王国里的县越来越普遍,与贵族的封邑构成了王国的地方组织。

 到了舂秋末期,晋国首先出现了郡,同样是在边疆荒芜之地。郡比县的地域大,繁荣之后,在郡下设县,于是就出现了由君王直接‮导领‬的郡县两级地方组织。

 到了战国,各国变法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录夺贵族的封邑。推行县制,在此基础上实施有利于‮央中‬集权的官僚制度。做为贵族特权之一的分封制就此走向末路。

 战国时代各国的郡依旧设在边疆地区,目的是巩固边防。在兼并大战中,战胜国占据新领土之后马上设郡,以利攻防。秦国在兼并六国过程中,每占一地必设郡,于是郡县也就遍布中土大地。

 秦统一之后,在帝国实施郡县制是“水到渠成”的事。中土的郡县都在‮央中‬直接‮导领‬之下,‮央中‬集权同样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历史的车轮已经不可阻挡,分封制必然覆灭。

 帝国灭亡,项羽分封十九王,后战国时代来临,烽烟再起,但仅仅五年之后,刘邦再次统一天下。刘邦立国,大汉初期实施分封和郡县并行制,**皇权和王国势力矛盾烈,引发七王之,这一次**皇权取得了决定胜利,从此‮央中‬集权和郡县制一直延续至今。

 帝国为什么在短短十五年內覆灭了?

 原因很多很多,但‮央中‬集权和贵族特权的矛盾,王国利益和贵族利益的矛盾,必然是导致帝国覆灭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秦现行制度就以郡县制为主,辅以分封制。关东六同样是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其中赵国也是以郡县制为主,而楚国则是以分封制为主,楚国的贵族势力在目前七国中最为庞大。齐国则始终没有设置郡,但它设置了五都,除国都临淄外小四边各有一都镇戍边疆。

 大秦的君侯虽然不多,但持续存在,这是时代的必然,任何事物的灭亡都需要一个过程,一个契机。始皇帝在帝国诞生之初,毫不犹豫地将大秦贵族的特权和利益连同其它六国君王和贵族一起铲除,将‮央中‬集权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月盈则亏,水満则溢,物极必反,结果帝国轰然到塌。

 反其道而行之呢?

 自己现在正打算反其道而行之,试图在帝国诞生之初,保住贵族集团的利益,让宗室贵族、军功贵族和外戚士卿贵族能够继续享受他们的特权和利益,从而阻止始皇帝把‮央中‬集权的威力发挥到极致。

 太理想了,这事实上根本就是一个理想,一个从后世穿越而来的年轻人试图拯救帝国的理想而已。

 自中土各国变法以来,中土贵族们为了保住自己的特权和利益,向**王权发动了一次次烈的反扑。除了秦国,各国的变法基本上失败,而秦国变法的成功,也是君王用‮腥血‬的手段一次次镇庒而来。历代秦国君主的身体里都的着凶残而野蛮的血,为了楼取更大的权力和利益,他们毫不气馁,一次次地向反扑的贵族们举起了锋利的屠刀。昭襄王诛杀武安君白起,把君王和贵族之间的战争推向了最**,随后秦王政再接再厉,在轰轰烈烈的完成统一之后,环顾朝堂之上,哪还有宗室贵族的影子?哪还有外戚贵族的影子?即便是军功贵族,也是寥寥无几。到了始皇帝死去的时侯,朝堂上还剩下谁?最后只剩下以李斯为主的士卿官僚了。

 不错,从始皇帝‮央中‬集权的理想来说,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但帝国太年轻了,‮央中‬集权的制度太年轻了,新兴官僚阶层更是太年轻了,帝国的大厦因此脆弱不堪,始皇帝到下,大厦的顶梁柱倾覆,一阵风便把大厦化作了废墟。

 自己组建利益集团的本意,便是拯救帝国这座大厦,务实帝国的基础。牢固帝国的架构,这样即便顶粱柱倒了,狂风暴雨呼啸而至,帝国这座大厦也能在风雨中傲然屹立,诣的是,自只的思想超越,众个时代,自只的灵魂也州咒一天生的贵族,所以这个。时代的贵族错误地理解了自己的想法,而自己也错误地理解了这个时代的贵族。

 一句话,权力和利益是有限的,君王和贵族们对权力和利益的‮望渴‬却是无限的,这个矛盾不可调和,解决的办法只有‮杀屠‬。从古至今,莫不如是。

 自己的策略已经开始实施,箭已经了出毒,开弓没有回头箭了。宗室、外戚和军功贵族们已经联手,夺取权力和利益的战车已经跑了起来,他们的目的地在哪?分封制。唯有分封制才能让他们在统一后的中土获得最大的权力和利益。

 分封制代表着什么?看看舂秋战国六百年的战争,看看帝国崩溃后的五年后战国时代,看看汉初的七国之,这就是血淋淋的例子。分封制代表着战,代表着中土将再一次陷入灾难。

 这不是自己的初衷,更不是自己的本意,但战车已经飞驰起来,自己不过是这驾战车上的甲士之一,无力让战车改道,更无力阻止战车冲向目的地。如果自己強行阻止,唯一的下惩是被杀死,然后被抛出战车。这时候战车如果停下来,战车上的所有甲士都将难逃一死,即使没有被秦王政诛杀,也将给始皇帝和帝国一起陪葬。

 面对贵族们的进攻,秦王政肯定要反击,內部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而內部的战争首先就会阻碍大秦统一的步伐,大秦统一的进程将被延迟,但这些对自己来说已经无足轻重,自己的当务之急是保住头上的脑袋,保住这驾飞驰的“战车”因为自己是这驾战车的“御戎”是率领贵族们向秦王政进攻的“旗手”秦王政第一个要杀的就是自己。

 这就是“无知”的弈价。

 老太后同样错误地理解了自己。

 自己的身份过于特殊,老太后理所当然认为自己正在谋划篡国大计,但老太后没有阻止,这一切都在她的谋划之中,她甚至可能以为这都是她的谋划发生了作用。

 事实证明,秦王政不是她所需要的大王。这和秦王政诛杀她的亲人没有关系,这不是重点所在,重点是秦王政要集中王权,为此他要打击所有贵族,抢夺所有贵族的特权和利益,这是老太后和所有贵族都不能容忍的事。过去宣太后不能容忍,现在她同样不能容忍,她认为这将把大秦推向败亡的深渊。

 选择秦王政是她的错误,但自己篡国更是十恶不赦,然而,她现在只有让这对兄弟自相残杀,否则她的布局就无法实现,而她布局的核心就是立后立储,就是为未来的大秦确立一位君主,一位在她看来可以确保大秦国作持久延续的君主。

 所以,在自己离开咸之前小老太后终于说出了心里话。

 她在警告自己,局势的发展必定是兄弟相残,这是她的布局,就像当年秦王政和长安君兄弟相残一样,目的都是一个,确保外戚贵族的利益,或者也可以说,是确保整个大秦贵族的利益,因为在楚系这个利益集团里,不仅仅只有外戚贵族,还有宗室贵族、军功贵族和士卿贵族。

 楚系本来就非常庞大,但它和自己联手后,其势力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強。它能够扶植自己,同样也可以消灭自己,不过消灭自己不符合楚系的利益需要,从长远利益考虑,从王国的利益考虑,楚系重建与老秦人的信任非常重要,这种信任可以帮助大秦统‮中一‬土,从而给贵族们带来惊人的权力和财富。所以,只要自己答应了老太后,只要自己信守诺言,与楚系联手迫秦王政立楚国公主后,立公子扶苏为储,那么在兄弟相残的时侯,楚系将坚定地站在自己一边。将来秦王政不在了,楚国公主为太后,扶苏为大王,自己和老秦人将得到丰厚的回报。

 老太后说得很清楚了。大秦统一,肯定要分封,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君王和贵族们会相互妥协,共享权力和财富,自己和老秦人绝不会吃亏。

 权衡一下,篡国的风险有多大?首先楚系就不会答应,自己某国了,楚系还有生存的空间?楚系势必在自己与秦王政斗得两败俱伤的时侯,帮秦王政砍了自己。老太后一再说,把目光放长远一点,其实就是指中土统一后的权力和财富再分配。中土统一需要老秦人的武力,而自己代表着老秦人,所以对于楚系来说,利益最大化的办法是结盟自己。打倒秦王政,控制未来王国的权力和财富的分配权。将来中土统一了,分封诸侯了,自己也可以做个诸侯王。既然将来自己能做个诸侯王。那今曰还有必要篡国吗?

 老太后的话很实在,算是掏心窝子的话了。合则两利,分则两败。自己根本没有选择。

 那么,如果自己没有来到这个时代,历史的真相又如何?昌平君熊启被赶出咸后,楚系是不是就此衰败?不会,楚系即使遭受了挫折,但根基深厚,它的生存策略会不断调整,它的生命力非常旺盛。

 历史上的魄状做了将近二十年的承相,他的背后肯定是楚系力量,否则他也不会被历史彻底湮没。在大秦的历史上,凡楚系人物和他们所做的事情不是被刻意淡化就是被彻底抹除,从这一点可以推测魄状应该是楚系在帝国时代的中坚人物。

 帝国诞生之初,王绾曾力主实施分封和郡县并行制。当时魄状是右承相,王绾是左承相,做为左承相的老秦人王绾既然提议分封,那么第一承相魄状是什么意见?历史记载李斯极力反对分封,李斯当时是廷尉卿,是法家大臣的代表,是新兴官僚阶层的代表。那么由此可以推测,当时朝堂上的争论应该非常烈,旧贵族和新兴官僚阶层肯定有一番“厮杀”再由此推测,魄状应该和王绾一样,都是坚持分封,由此可以看到,楚系和老秦人那时已经属于同一阵营,都是旧贵族阵营。

 始皇率典士。不古后不古储,可见始皇帝和新兴官僚阶层在皇口跳上处于劣势,他们的对手不仅仅是一个楚系,而是整个旧贵族阶层,所以他即使以強硬的态度立一位皇后和储君。但皇后和储君的身体里却淌着旧贵族的血统,只要他死了,新皇继位,旧贵族随即可以卷土重来,一举摧毁始皇帝的基业和理想。这或许才是始皇帝不立储不立后的真正原因。

 始皇帝的对手不是一个派系,而是整个旧贵族集团,双方烈的矛盾在始皇帝死后终于来了一次总爆发。

 这样就可以理解李斯的背叛,理所赵高的‮狂疯‬了,因为帝国內部最烈的斗争不是派系的斗争,也不是国策和学术的斗争,而是旧贵族和新兴官僚阶层的斗争,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李斯和赵高的确背叛了帝国,但他们没有背叛始皇帝,他们在始皇帝死后,忠实地坚持着始皇帝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但他们斗不过旧贵族,假如扶苏上位,旧贵族必定卷土重来,帝国这条大船将背离始皇帝生前定下的航线,始皇帝和他们这些追随者一生的理想都将化作烟尘,所以他们只有举着胡亥这把刀拼命地杀,能杀多少杀多少,直到把帝国的旧贵族全部杀光,最终,帝国倾覆。

 李斯和赵高当真想倾覆帝国?当然不是,他们想控制帝国,想让帝国这条大船行驶在他们认为正确的轨道上,某种程度上他们其实是死,在对法家理念的信仰上,死在始皇帝的理想上,死在旧贵族的厚厚霾下,而帝国则是败亡于旧贵族和新兴官僚阶层之间的烈冲突。被权力和财富这对‮腥血‬猛兽活活呑噬。

 大秦历史中所有不解之谜的源就在这里。

 分封制的没落代表着权力和财富再分配的控制权落在了君王和新兴官僚阶层的手上,他们把旧贵族赶出了中土统一后的权力和财富再分配的盛宴,旧贵族不能接受,于是联手和始皇帝抗衡,最终,两败俱伤,同归于尽了。

 从这个源头去寻找湮灭在大秦历史中的秘密,那么所有的猜测就有了依据。历史的真相就和现在自己正在走的路相差无几。

 宝鼎暗自长叹。原以为自己改变了历史,孰不知自己正在被历史所呑噬,历史正在把自己一步步地推上绝路。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与历史的洪相抗衡,自己这个沧海一粟不自量力,妄图螳螂挡车,当真是一场笑话。

 未来,当旧贵族集团控制了朝政,历史的确改变了,但变化的方向远远偏离了自己预想的方向,凭自己一人之力根本阻止不了旧贵族对权力和财富的‮狂疯‬掠夺,所以帝国的命运会更加不堪。

 我是来拯救帝国,还是来摧毁帝国?

 宝鼎想到了刘邦和项羽。刘邦代表着新兴官僚阶层,他的决策队伍里的主要成员成分复杂,但寒门出身的士卿占据了大多数,所以他肯定代表着新兴的官僚阶层,而项羽显然代表着旧贵族集团。

 后战国时代的‮腥血‬厮杀给了中土致命一击,由此证明项羽分封诸侯完全失败,分封制是落后的制度,已经被时代所淘汰。

 刘邦立国后实施的是分封和郡县并行制,分封了一批同姓异姓王,但接下来‮央中‬和王侯就一直在斯杀。刘邦把韩信、英布等异姓王杀了,刘启则削藩引爆了七国之。历史上“文景之治。的政治背景就是‮央中‬和地方藩王的角逐和厮杀。

 未来旧贵族集团一旦控制了朝政,帝国必定要走分封和郡县并行制,考虑到帝国的时代背景,在六国旧贵族和士卿官僚竭尽全力图谋复国的情况下,战争不可避免,其局面极有可能等同于历史上的后战国时代,一旦匈奴人入侵,帝国內忧外患,必定崩溃。历史上的帝国还有十五年的国运,而未来的帝国很可能连十年的国运都没有。

 历史的确被我改变了,但历史也把我呑噬了,未来的历史轨迹无法确定,我失去了参照,我将变成历史洪中的无浮萍,尤其让人痛苦的是,我亲手摧毁了帝国。

 难道天道主宰了帝国的命运?

 始皇帝是正确的,中土若要建立一个全新的帝国,必须摧毁旧贵族,但始皇帝忘记了,老赢家也是旧贵族,老赢家也在摧毁之列。天道主宰了中土的命运,天道椎毁了帝国,摧毁了所有的旧贵族,虽然成千上万的无辜生灵为旧贵族的死亡做了殉葬品,但中土从此迈向了一个。新时代,一个‮央中‬集权的大一统的新时代。

 我在和天道作战,我战胜不了天道,我拯救不了帝国。

 历史可以改变,但天道不可以改变,除非你是神。

 “我就是神。”一个声音仿佛从天外传来,回在宝鼎的耳畔,如惊雷轰鸣”“我就是神,我就是神

 “你不是神老太后笑道。

 宝鼎霍然惊醒,脸色变得十分难看。老太后却是误解了,她认定宝鼎图谋篡国,所以才给了一番警告,从宝鼎失态的表情来看,她的猜想是正确的,但她可以肯定,自己刚才那番话起了作用。现在篡国肯定失败,对大家都不利,退一步说。就算成功了,也不过就是个诸侯王,既然如此,那到不如齐心协力统‮中一‬土,将来轻轻松松地就能做个诸侯王,何乐而不为?只要宝鼎放弃某国的图谋,那么接下来老太后的布局基本上成功了,宝鼎别无选择。

 “但你是天之骄子老太后说道“西羌大萨満是神的使者,他说你是天之骄子,那就一定是

 宝鼎苦笑。天之骄子是自己夸自己的话,西羌大萨満不过借用一下而已,再果以讹传讹,变成大萨満的预言了。

 “我听你的宝鼎说道。

 老太后微笑点头,眼里终于出欣慰之。 UmuXS.coM
上章 大秦帝国风云录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