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不需因为惧怕而丧失美好的望渴
有人在婚姻和爱情中的操控
确实是有些病态的,老一辈的男人中,存在着不许老婆擦口红、穿漂亮服衣的男人,因为他们认为这样是招蜂引蝶;也有不许在家里带孩子带了多年涧得发疯的太太出去找工作试试看的丈夫,因为他们怕太太学坏;老一辈,也有许多女人不许男人称许别的女人一句,多看漂亮女人一眼,控制他的荷包控制到近乎严酷的地步…用这种方法维持下去的婚姻,好像把房子盖成不透风的监狱。
房子像监狱,住在里头的人绝对望渴自由,八成想越狱,只看他有没有胆量而已。
年轻一代,正在谈恋爱的人,已经比较“开明”且“理性”但他们常用另一种方式实施爱情“监管”——寸步不离,每天黏在一起,你穿的服衣要和我一样,你对这个人那个人的看法也要和我一样,每个小时Call你一次,一通电话找不到情人,就忽忽
狂。
在刚开始谈恋爱时,每个人都会同意彼此有同样的新度,但曰子久了,有一方不想这么黏下去,问题就发生了;另一方就会百般怀疑,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我们不必害怕自己是否会加人逐渐变大的“不幸福”的一群,要问的是,我们把感情的房子盖成什么样子?是监狱,是陋屋,还是舒适的家居?还有,感情的房子盖在哪里一一感情关系是建立在“成长”上,还是建立在“控监”上?是以德服人,还是以力服人?以力服人,终究得不到真心。
每个人都期待着一份至死不渝的感情。但要明白,感情如房子,建造时偷工减料就会成危楼,年久失修莫名其妙就会长出壁癌,有时因原来施工不良就会漏水,有时一场大台风会吹破玻璃,有时也可能遇上地震来摧残,如果没有防火逃生设备也不足以应变…还有,所有的房子都一样,即使是监狱,也总有一扇可以进出的门。
不需因为惧怕而丧失美好的望渴,想想怎样盖房子的问题倒是真的。
“多
几个”的神话
爱情与时间都不是这么好调配的。多
几个,几乎是个爱情神话,能身体力行且应付得很优秀的人,实在不多。
也许是因为年轻时候糊涂定终身吃过亏,还是遗憾当时社会不开放苦无机会,现代的父母在孩子情窦初开时总会告诉他们:“多
几个看看,不要太快决定啦。”
对一下子就陷人初恋的女男而言,‘多
几个”是神话,他们眼睛里的世界只容得下对方,哪里肯多去“走走看看”?也不许对方走走看看。
父母或过来人的说法看似开明,其实讲了也是自讲,其中也蔵着双重标准。多
几个,谈何容易?
对痴情女男来说,此种讲法,简直
。
对博爱的人来说,他多
几个,更加不能决定。决定一人,误了他人,说不定还全部误了。
多
几个,是对自己的儿女讲,万一发现儿女的交往对象也有“多
几个”的想法,各种形容诸如“水性杨花”、“花花公子”、“纨褥褥实弟子”、“不要脸的东西”都会出笼,做爸妈的常比儿女还生气。
这种说法,原来是不能“以此类推”的。
现实中,多
几个也是期望过高的“理想”因为它与人
中的嫉妒为敌,也与我们多数人心中都有的罪恶感为敌。能够让几个情人和平共存,不起冲突,到你要决定与谁长相厮守再决定的人并不多。
当然,我也看过女人精明而灵巧地周旋在众多护花使者中,最后在濒临三十岁大关时才择良木而栖的“佳例”但这个女人自小是恋爱高手,观念上又没有那么多包袱,才练就一身炉火纯青的武艺。初出茅庐就想多
几个,哪那么容易?一定会被身边“弄玩感情”的声音或內在“从一而终”的纯情望渴弄得痛苦万分。
爱情与时间不是这么容易调配
也看过男人周旋于众女子之间,直到某一天,才被其中一个女人真爱感动,跪下来求婚的例子。他说“玩过了,才知道谁对我是情真意切”
子(从一个女人换过一个女人的男人,总被冠上这种带着负面作用的尊称)回头。有人真的收山了,有人则在蛰居几年后,又不自觉地被第三者的真情再度感动了。
我看过更多的是荒谬剧:两三个女人发现自己都在和同一个男人交往,义愤填膺地联合起来把男人叫出来谈判,好像特洛伊战争前三个女神在争金苹果、听听牧羊男孩认为谁比较美一样。男主角本来也只是想“多
几个看看哪个适合当老婆”没想到下场比“木马屠城记”还惨。
报纸上更多的是一个女人和两三个男人有来往,‘冻窗事发”后,不甘损失的男人(有时根本也说不出自己损失什么)去纵火、寻仇、破坏人家的车、打断情敌的狗腿。仔细想想,我们的社会还是把“多
几个比较看看”视为“只能说不能做”的事情。你多相几次亲,不会惹人非议,自己也还可以心安理得;真的同时多交往几个的话,麻烦出现的机率,还真的比下雨的机率高得多。
爱情与时间都不是这么好调配的。多
几个,几乎是个爱情神话,能身体力行且应付得很优秀的人,实在不多。
但是,如果我有一天为人尊长,看到晚辈第一次恋爱就谈得心花怒放,我想我还是会对他嚷嚷:“多
几个看看…”
虽然他们一定听不进去。
新时代相亲游戏
我并不反对相亲,但我反对“速配”感觉年纪到了,赶快找个人来嫁娶,跟上街买服衣而不试穿并没什么不同。
一切都在复古,是不是因为人们已经想不到新把戏?
相亲,曾是我们父母赖以为“婚”的方式。
并非很久以前,年轻人弃之如破鞋,长辈们想为你“介绍介绍”你总会嘟着嘴,想:“哼,你们看不起我,以为我找不到啊?”感觉自已被看低了。特别是当长辈推介的对象属“忠厚老实”或“很重视交通全安”的类型时,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像在实验室里被
配种的动植物。
“简直像一只贵宾狗被土狗強奷了!”我的一位女友曾以如此豪语批评她母亲为她凑合的相亲。以文言文来说,她的心中充満“燕雀焉知鸿鹄之志”的失落感和质疑。“我真的有这么差吗?”
可是这些年来“相亲”游戏又以新的精神借尸还魂。电视里流行各种不同形态的相亲,街头巷尾也盛行着各种“介绍”工作,有的有价,有的无价,积极为适婚或超越适婚年龄的女男谋求未来的福利。
相亲并不等于“速配”
我的一位朋友就热中于此道。她是一位能于的家庭主妇,自己谈了N次恋爱,觅得良缘之后,不甘在家无聊,开始玩起为友人相亲的游戏,为自己的生活增添色彩。一涉水才发现,水中逾越平均婚龄的珍贵鱼类还真多,品种及个性都很稀有。
帮年过三十的优秀青年才俊们相亲,更可能发现众生相。她手上的角色有现职的律师、医生、哈佛硕士博士,从小到大第一志愿的男生,貌美如花却没
过男友的三十岁女子,衔着金汤匙长大的娇娇男与娇娇女…我问她,凑合了百对之后,是否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她笑道,不论女男,不论贫富,这些人都希望对方能有钱最好,现在的“青年才俊”也希望女方有好背景好财力。
在新时代的相亲游戏中,规则已经变很多了。朋友介绍比父母介绍有信服力,凡未婚者开的条件都是洋洋洒洒。“世间难寻”她说。
有趣的是,有人第一次见面就情投意合地跑到饭店房开间,第二周因吵架开打,三个月后“鼻青眼肿”还是结了婚,完全跌破介绍人的眼镜。
有人平常叽里叭啦,但只要一遇到心仪男子,吃两个小时饭也会做作贤淑,不讲一句话。
有的个人收人甚高,却舍不得比女方先掏出皮夹付相亲饭的钱。
有人坚持有多少看多少,总认为下一个会更好。
她说,介绍过一百对,已成功四对,不知道自己是在积德还是在造孽,只不过“很好玩”就是了。
我并不反对相亲,但我反对“速配”感觉年纪到了,赶快找个人来嫁娶,跟上街买服衣而不试穿并没有什么不同;只肯花少少时间,看顺眼了,买得起就买了,难保那式样耐看多久。还有,它洗后会不会缩水?
Um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