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边戎 下章
第二零四章 思良将
 国危思良将。

 宋廷在大厦将崩之际,终于想起了种师道,于宣和七年年底重新起用,命他以河东、河北路制置使身份征调兵粮。

 种师道这时己七十五岁,既老且病,又被朝廷晾了多时,但一闻‮家国‬有难,他竟毫不迟疑,全然不管侄子种A的劝告扶病上路。童贯在太原拥数万之师,一听金兵将来就闻风而逃;此时种师道手下只有两三于员临时召集的兵勇却毅然出征。

 在前往汴梁的路上,他遇上正要回陕西的姚平仲军,种师道当即以两河制置使的身份征调了这支‮队部‬,合为七千人东行勤王。这支人马一开始走得并不快,因为在种师道心中金军要克中山、破镇定、渡黄河,没有一两个月的苦战是不可能的,他正好利用行军的这段时间整军。但他没料到两河边防会垮得这么快,更没料到宗望竟敢兵行险着,绕开坚城直汴梁。当他于正月八曰到达洛时,金兵早己兵临汴梁城下。种师道闻讯这才大吃一惊,忙下令;急行

 姚平仲道:“如今敌势方锐,我军兵少,而勤王之师未聚,不如且驻祀水以谋万全。”

 种师道卧在车中,叹道:“正因勤王之师未聚,所以要急!我军兵少,若犹疑不进,被金人窥破我虚实,形见情,便到了金军面前也只能自取其辱!为今之计莫若鼓行而前,使金人不能测我虚实。且汴梁军民知我将来,士气必振!都城兵马不少,粮草充足,只要士气振作,必能坚守!”又道:“我老病,不能急行。三千骑兵尽付汝为先锋!望将军莫折了我西兵的威风!”

 姚平仲昂然道:“断不辱命!”

 当下姚平仲引骑兵三千人直奔汴梁,沿途揭榜虚言种少保率西兵百万前来勤王。宗望果然疑惧,引兵稍却。

 汴梁城內百姓军官听说种师道来无不额手加庆道:“种少保来了!我们可有救了!”

 曹广弼听说种师道来,对邓肃道:“汴梁无妨了。”

 赵桓在宮中也欢喜无限,传旨开安上门,命李纲前往劳。

 种师道坐在马车中倾听外面満城军民的欢呼声,对种洌道:“士气己振,京师无忧矣。”听说执政李纲来,慌忙扶着侄子的手颤巍巍走下车来。

 李纲上,宣皇帝慰劳之意,种师道叹道:“师道料敌不明,这番可来得迟了。幸有李右丞主持大局,方保得京师无碍。”

 李纲连忙谦逊,看出种师道身上有病,眼下这个看起来随时会散架的老人可是大宋军心的支柱,万万马虎不得,忙请他上车,引他入宮面圣。

 到了宮门前,太宰李邦彦等来,寒暄两句以后李邦彦便小声道:“种少保,眼下朝廷与大金和议己成,圣上己下手敕,言战者罪!待会面圣之际,万万不可言战,以免有违圣心。”

 种师道冷笑道:“不战不战,但愿李太宰能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得女真割地赔款、称臣退兵,那便是朝廷之福,天下之福。”

 李邦彦脸色大变,恹恹而退。

 內侍引种师道入见,赵桓在龙椅上望下去,仔细打量这个被大伙儿倚为救星的种少保,见他己经老得只剩下一把骨头了,不知怎么的竟能退那些如狼似虎的金兵,心中暗暗纳罕,金口开启,命免礼赐坐,跟着又问兵机。

 种师道道:“陛下,这女真豪酋不知兵法!中山、真定未下便绕道直我根本之地!此乃险招,出手不能致敌死地则必受祸殃!古往今来,绝无孤军深入敌境而能善归者!”

 赵桓听得有些愣,问道:“卿家的意思是…”

 种师道道:“自古胡人难敌者,在于骑兵来往飘忽,不能捉摸。如今女真竟敢渡河而来,陈兵城下,那是天裹其足,自取死路!上上之计,莫若且虚与委蛇,待勤王之师大聚,便命四起围攻,纵不能叫这数万胡马死尽死绝,也要他女真一族元气大伤。”

 赵桓听得目瞪口呆,半晌才道:“什…什么?还…还要打?”

 种师道道:“是!有此城下之胜,金兵西路必然恐惧退却,太原之围不战自解。我军乘胜追击,便燕云亦可复得!此乃一劳永逸之计,还请圣上明断。”

 陈邦彦在一旁高叫道:“种少保,这女真人何其凶狠你知道不?竟敢在这里开口大言!”

 种师道斥道:“胡人凶狠,我大宋军士便不能战么?而且如今我军己数倍于彼,且有地利之便,纵然野战不胜,拖也能把他们拖死。”

 “拖?”赵桓惊道:“那要打多久啊?”

 种师道道:“入宮路上,己从李右丞处闻知京师有积粮四十万担,有此军粮,足以久战!”

 赵桓道:“卿家的意思,是说我们一定能赢?”

 种师道道:“金人蛮勇善战,与之接锋,或有不利,但金人兵少,定然吃不下我。他吃我不下,若要就此退去,又怕我掩他后路,势必陷入进退两难的绝境!只要磨得他一曰,他的力量便减一分,我军胜算便多一分。只需朝廷与兵将一心,最后得胜者必是我军。”

 种师道的意思其实己十分明显,那就是要以兵马数量上的优势来抵消金军的锐气,让宋军本土作战的优势得以发挥,这种策略和萧铁奴的“换子”思维己是十分接近,若是这个策略让萧铁奴来说肯定会讲得更加直接,那就是以士兵作为炮灰来换取最后的胜利。

 不过,这个策略要顺利推行还得有两个条件,一是军中必须有一个有能力完成这一军事布局的帅才,二是朝中必须有一个有勇气坚持下去的领袖!当初辽口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同时拥有了完颜虎和杨开远,津门能让宗望不敢轻视是因为杨应麒和曹广弼同时在城中。而现在汴梁却没有这个条件:种师道或有这个能力,赵桓却绝没有这个勇气!当他听说还要打苦仗一一而且还是一场可能失败的仗,哪里还敢答应?慌忙打断种师道的话头道:“种卿家!此事万万不可!”

 种师道愕道:“这是为何?”

 赵桓道:“如今我们与金人己订下合约。如果出尔反尔,岂不失信于天下?”

 种师道谏道:“城下之盟,如何作得准?便是要和,也需是用兵马打下来的和约才有保证。”

 赵桓一听连连‮头摇‬道:“不可不可!总之和议是联许下的,若然反悔,卿家将置联于何地?”

 这话可说的有些重了,种师道一听连忙请罪,但仍道:“纵然议和,和约也需重新谈过。三镇尤不可割!保州乃宣祖(宋太祖的爷爷)坟墓所在,一旦割去,子孙何以自安?”

 赵桓见种师道退让,略感安心之余杆也直了几分,说道:“和战之议自有宰相议定,此事无须再多言!”言语间竟是不容反对!

 若是杨应麒在此,心中既认定了战和利害,定要设计得主子不得不从;若是萧铁奴与种师道易地而处,恐怕立即便要想办法夺了兵权皇帝亲征。但种师道却深知宋廷不许武将议政的家法,当下只是低了头,脸颊菗搐良久,这才沉声道:“老臣以军旅之事事陛下,余者非所敢知也。”

 赵桓和种师道注定不是同一条路上的人,但眼下军情尚危,汴梁的‮全安‬还需要倚靠这个老将,所以赵桓仍命种师道为同知枢密院事,领京畿、河北、河东宣抚使,统领四方勤王兵将及亲征行营司前后军。又赐肩舆一顶,许种师道乘轿出入宮殿,入朝免拜。

 种师道谢了恩,出得宮来,与李纲商议了一会军事,李纲虽为良臣,但战事毕竟不是他的专长,说了一会便推荐曹广弼来共议军务。

 “曹广弼!”种师道惊道:“汉部的二将军?他此刻也在城中么?”

 李纲道:“不错。”将曹广弼来汴的事情简略说了。

 种师道沉昑半晌道:“这位曹先生深知北兵虚实,非同小可。我等且布置下守战事略,晚间再请右丞引见。”

 种师道乃宋夏战争中历练出来的经年老将,此时建炎名将均尚未大成,所以单论战略防守能力当世无人能出其右。这一番布置下去,看得李纲暗暗佩服。

 当晚曹广弼未到,林翼倒先来了——他在大宋公开的身份是种彦崧的参军,所以种洌也以自家人待他,引他入见。

 林翼对这位老将本来就十分尊重,见面后以家人之礼叩拜行礼,并陈种彦崧希望南下会师之请。

 种师道道:“不妥!如今京城勤王之师己聚,且将陆续前来,不差他那两三千人。你回书让他在北边好生经营,以备将来。”

 林翼叩头称是,也不多说什么。不久李纲和曹广弼到了,种师道命种洌代自己出。李纲曹广弼就要叩拜,种师道伸手扶住道:“将朽之躯,不敢受此大礼。”眯着眼睛将曹广弼从头到脚看了一遍,说道:“伐燕时与曹先生缘铿一面,甚是遗憾。”

 李纲奇道:“伐燕?”

 种师道道:“在我朝伐燕之前,汉部便己取了塘沽。当时汉部步骑以八百人破辽人数千兵马,威震一时。可惜我朝北伐时塘沽己换了守将,否则或可一晤。”

 曹广弼道:“汉部取塘沽为权宜之计,本待大事一定便归还大宋,谁知却起了这事。如今塘沽有我四弟镇守,宗望虽然袅雄,亦不敢轻易‮犯侵‬。”

 李纲叹道:“原来如此。”心道:“他汉部几个将军听来个个了得,可惜不能为我朝廷出力!”却不知这些人起初并不是不愿为大宋出力,而是报国无门。其实何止他们,此时大宋境內多少英才也均如此。

 种师道问曹广弼道:“曹先生来归,时曰己不短。我有意奏请圣上,表先生为将,领兵抗金,如何?”

 曹广弼欣然道:“若能领兵上‮场战‬与金寇厮杀,诚所愿也。不过有一事需事先言明。”

 种师道和李纲便问何事,曹广弼道:“我此来非为富贵官禄,乃为故国安危。如今国难当前,朝廷若有委任我自当倾尽全力,不敢惜身。但若有幸驱金寇于境外,危机一过,我当封冠挂印,仍归汉部去。”

 种师道和李纲对视一眼,李纲道:“广弼兄,汉部虽为‮华中‬之余辉,但毕竟僻处海外。兄若能仕于朝廷,为‮家国‬出力,届时光宗耀祖,岂不远胜子回汉部去?再说广弼兄弃了汉部之官归宋,汉部中人未必能谅解兄之高节。”最后一句话说得十分客气,但意思却很明显:你便回去,恐怕汉部也未必还能接纳你。

 曹广弼叹道:“我这次来事先曾和大哥说过,大哥当时便道:‘去便去,但大宋的事情若缓了下来,不要忘了结义之情!’东海虽偏僻,但结义之情不敢忘。更何况我大哥为了阻万五女真南侵,如今还在宗望手中!汴梁之事急,兄长之事缓,所以广弼先来大宋。但此间若得善了,我自当回津门去筹谋救回兄长。至于说汉部中人不能谅解我的苦心,嘿,伯纪兄,你可把我汉部士民看得低了!曹广弼此次来,不是孤身逞英雄来着!广弼的背后,实有万千部民的支持!汉部上下其实都有助宋之意,只是怕女真人害了我大哥,所以不敢公开派兵罢了。如今汉部执政的是我七弟,他与我早有默契:公开援宋之事虽不敢为,但暗中行动之事,汉部能配合的定会配合!”

 李纲喜道:“若是如此,如果折将军脫困,汉部可愿与我大宋联手抗金?”

 曹广弼道:“此事需由大哥决定。但女真这次如此背义,如果大哥脫困,那我们汉部与女真的关系便真是一触即发了。”

 种师道微微一笑道:“到时不是女真灭了汉部,便是汉部灭了女真,是么?”

 听了这句话李纲心中一凛,曹广弼也是微微吃惊,但仍点头道:“我大哥之志,志不止此。”

 李纲大惊道:“志不止此?那还要如何?”心想若连金国也満足不了折彦冲,那接下来岂不是就轮到大宋了?

 然而曹广弼所言却和他的思路大相径庭:“我大哥不是要灭金国,而是要化夷为华,让整个东北成为礼仪之邦!”

 李纲闻言更是惊骇,道:“折将军竟有这等魄力!”

 种师道却没有过多的反应,似乎对这些事情早有考量。

 曹广弼道:“这件事情极难,但大丈夫立志焉可畏难不行?”

 种师道忽然道:“师道有句话说来唐突,请勿见怪。”

 曹广弼道:“少保但说无妨。”

 种师道道:“若折大将军此次不幸为金人所害,汉部又当如何?”

 曹广弼愤然道:“若宗望、宗翰敢干这事,那他们与我汉部之仇便不可解!我大嫂是完颜血裔,但若完颜部敢干这等天理不容之事,则凡涉事之人我汉部上下必十倍报之而后止!”他这涉事二字扣得极紧!曹广弼为人义气,却不是不知奷险之人,他知道眼下大宋要想促请汉部对抗金人办法有二:一是想法让折彦冲脫险,第二就是设计让金人杀了折彦冲!他虽久仰种师道之名,但军人谋胜,什么狠辣手段干起来都绝不手软,所以言语之间极为谨慎。

 种师道又问:“折大将军可有儿女?”

 曹广弼道:“我大哥有二子一女。”

 种师道又问二子年岁。

 曹广弼道:“我那大侄子允武今年十一岁了,二侄子七岁未満。”

 种师道点头道:“那离成人亦不远矣。放心,放心,折大将军既有继承之人,金人必不敢轻易加害。”心中却忖道:“看来只要那杨应麒无王莽之心,这汉部的江山便不了了。

 李纲听到这里亦有所思。

 当晚三人议论军情国事,直到种师道疲倦不堪方罢。在回家路上李纲心道:“种少保身在陕西,对汉部所知似乎比我还多,是因为其孙久在北疆的缘故么?”

 而曹广弼在回孔壁书社的路上也想:“应麒曾与老种会过,今晚他竟只字不提,是因为李伯纪在场的缘故么?” UmuXs.CoM
上章 边戎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