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明朝清朝
“明朝清朝呢?”
“也一样,像我头上这
辫子,两百四十多年前、満洲人入关,下剃发令,国全要十天內实行,不然就杀,所有汉人——除了你们和尚和女人外,都改汉人的发型,和満人一样了,当时也有人拒绝而被杀的,但两百四十年下来,一切都习惯了,不但习惯了——”康有为停了一下,两眼专看着小和尚,慢慢地补一句“也会摇尾巴了!”
小和尚笑起来,又低下了头。和尚也笑着。康有为继续说:
“以两百四十年前的汉人见解,当时反对満洲人不能说不对,但是两百四十年以后,若还在用当时的理由,就不妥当了。两百四十年前,外国人没有打到国中的大门,汉人没见过真正的外国人,自然将満洲人当作外国人,现在知道真正的外国人是什么了,満洲人其实也是国中人。”
“満洲人是皇族,不是和汉人不平等吗?満洲人权政不是败腐吗?”和尚问。
“不平等归不平等、败腐归败腐,那是国中內部的矛盾问题。內部矛盾问题要在內部解决,但不论怎么看,我认为也不发生満汉的种族理由,在我眼中,満洲人是国中人,満洲人做皇帝是国中皇帝。就如同在冯道眼中,契丹人又何尝不是国中人,契丹人做皇帝又何尝不是国中皇帝,只要对老百姓有好处,谁管皇帝是胡人汉人?”
“所以你要向満洲皇帝胡人皇帝上万言书?”
“是。我上万言书,就表示我对这个权政所作所为不満意,但其中并没有満汉种族问题,两百四十年了,我并不认为还有这种老掉牙的问题。”
“你这样想,你有没有想到,満洲人自己并不这样想?”和尚突然用了这种反问。
“这…这…倒很难说。不过从外表上、形式上,満洲人在一进关就宣布満汉通婚了,做官和行权政汉人也有份。至于骨子里的防范、排挤与特权,倒也很难避免。但我相信像皇上这种高层的満人,会识大体、会认清既然‘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又何必分満汉?要分也早该是历史了,如今两百四十多年了,不论是汉人、不论是満人,再在这个题目上闹来闹去,可真无理取闹了。”
“这么说来,康先生是拥护清府政?”
“谁对国中做好事,就拥护谁。清府政如果对国中做好事,为什么不拥护,现在这个府政已经两百四十多年了,这是一个很厚的基础,一个府政的基础有这么厚,不容易,要在这个厚基础上救国中,才更驾轻就
。我只希望自己的救国办法能够上达皇帝,只可惜没人能转达。”
“有没有这种人,照佛法说来,是一种因缘。因是‘先无其事而从彼生’、缘是‘素有其分而从彼起’,只要有构成因缘的条件,我想,康先生不但可以碰到这样代递万言书的人,和他有缘;并且说不定还和当今皇上有缘,而可以像王安石那样的得君行道。”
“未来的事,实在无法逆料,但听了法师的指点,倒给了人不少希望。无论如何,因缘在法师和我之间,倒的确发生了,并且法师和小法师之间,甚至小法师和我之间,都是因缘。”
康有为说着,望着小和尚,小和尚笑着。和尚也望着小和尚笑着,然后指着蛋,小和尚点点头,又吃起来了。和尚又请康有为吃蛋。康有为有点疑惑:
“谢谢,怎么法师自己不吃?”
“康先生晓得,出家人吃全斋,在严格的意义下,蛋也不该吃,我做到了。我自己不吃,可是我却赞成别人吃,所以我让普净他们吃。”
“这跟吃素不违背吗?”
“致斋在心,吃素是一种精神,精神影响了行为,一般人不了解,全弄错了。鱼和
叫腥,臭菜——葱、蒜、韭菜等等——叫荤,大家以为荤是鱼和
,所以吃斋只是不吃鱼和
,而大吃臭菜,这是精神上先没了解吃素的真义;至于有的庙里大做素
素鸭,那简直是精神上完全在吃荤,一点也没吃素的本意了。”
“照师父这样说,我想我也最好不吃蛋。”普净说。
“你要吃。你年轻,你需要营养。”
“可是我和师父一样是出家人。”
“你还不能算。十四岁到十九岁只是应法沙弥,你还不能算是正式和尚。”和尚以开玩笑的语气说。
“那我什么时候算?”
“你不一定要算。”
“为什么?”
“因为你不一定要在庙里长住。”
普净紧张起来,咬住下
,握紧了左手,把拇指庒在食指下面。那是他的一个习惯,一紧张,就要这样。他两眼直望着和尚,轻轻问:
“师父的意思是说,有一天可能不要我了?”
“不是,当然不是。”和尚温和地说,放下筷子,伸手握住普净的左手“师父只是觉得,做和尚的目的在救世,救世的方法很多,住在庙里,并不一定是好方法,至少不是唯一的方法。”
“师父自己呢?”
“我的情形有点不同。”
“怎么不同?”
“有一天你会明白。我只能说,我是三十岁以后才出家的。三十岁以前,我虽对佛典小有研究、可是并不是和尚。你不知道我三十岁以前的历史,有一天你会知道。”和尚说到这里,有一点凄然,不想再说了。
这时康有为揷话进来:
“我以为法师从小就做了和尚,照法师年纪看来,原来不过才几年的事。”
“也不是几年了,你看我几岁?我四十一了。我已经做了十一年和尚了。”
“十一年?我不晓得师父做和尚才只不过做了十一年。”普净说。
“只是十一年。”和尚淡淡地说。
“一直在这庙里?”康有为问。
“一直在这庙里。这庙跟我祖先一直有渊源,当年先祖半夜里偷把袁督师的尸体装进棺材,从刑场偷运出来,就先运到这庙上。半夜偷偷为袁督师做了佛事,运到了广东义园,秘密埋葬。当时先祖跟庙里的当家和尚有
情,当家和尚也仰慕袁督师的为人,所以很愿意为袁督师做佛事。此后我家世世代代,有任何佛事都在这庙上做。十一年前我出家,自然也就在这庙上。因为这庙在京北不算吃得开的庙,所以和尚不多、
动
也大,我竟能在十一年里熬上了当家和尚。”
“盖这个庙的原因,本来就是追念为东北边疆死难的国中人的,袁督师也是为同一个理由而死,在这庙上做佛事,倒也真正名副其实。”
“康先生注意到的这点,我还没注意到,康先生提醒了我,这也许是当年当家和尚愿做佛事的另一个理由。”
“当时庙上为袁督师立了牌位吗?”
uM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