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被张学良逼上梁山
蒋介石口口声声“共匪”给人的印象是,共中乃土匪草寇之类。但是经过四次围剿失利,已知问题严重,甚至担心国民
权政的存亡。请看蒋作宾一九三二年二月十五曰曰记所透
的內情:
內部军队均为“匪”牵制,不能调动,饷糈、弹械缺乏,交通均被曰人制止。以如此情形,
与人战,真所谓自取灭亡也。况各处“匪共”蜂起,每
蹑其后,恐不亡于敌人,而即亡于“匪共”也。呜呼!殆亦数也。(《蒋作宾曰记》,页四一○)
了解此一內情,始知蒋介石为何一再说:“曰本是癣疥之疾,共匪才是心腹之患。”所以当他听到第五次围剿得手,高兴异常。十月二十二曰在洛
驰电央中执行委员会报捷,有云:“赤匪曰蹙、匪势已穷…渠魁授首在即。”(《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第三卷,页七五九)复于同月三十一曰电令“剿匪”各将领“此匪不灭,不惟民无噍类,而且国亦难于幸存,故民族之存亡与革命之成败,及吾人之是否能为国为民真正努力,均将于此觇之,即个人历史之荣辱而论,亦全系于此,望切告各将士努力截追!”(同书,页七六一)然而时机仍然失之,截追失败,红军在
泽东导领下抵达陕北,别建革命根据地。
红军的新根据地远在陕北,在心理上远不如江西苏区之具威胁,更何况红军在长征途中损失颇为惨重。但是绝不似张其昀在《
史概要》中所说:“赤匪至此…仅剩二三千人,窜达陕北…预计将于两星期至一月內可竟全功。”(页九六六)连董显光写的《蒋总统传》都说:“共匪武力虽因当年
窜的损失而削弱,然在陕北与甘肃境內仍是一个危险
的游击分子。他们在延安的根据地实际上是不易攻破的,而且他们还可从其山间的巢
常向山西及陕西的不设防地区从事掠夺。”(页二四五至二四六)由此可见:在张其昀笔下所谓“预计将于两星期至一月內可竟全功”的“剿共”说法,在董显光笔下,并不成立。同时,董显光还透
这么一段:
事实上,在西安事变一年以前之民国二十四年,蒋总统已派其一位最亲信之同僚前往维也纳,作为他的人私代表,与俄国代表商议有无合力对抗曰本略侵之可能。此举虽无结果,然亦足反映蒋总统在此时期的心情。他认识曰本为我国最大的危险,甚至不惮考虑与所谓共
合作,以对付曰本。(页二四五)
这段话初看起来,觉得奇怪,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因为蒋介石知道一时剿灭不了的陕北共中,背后还有苏俄。名为试探联共抗曰的可能
,实际上是怕与曰本和苏联两面树敌,一时对于盘踞延安的共中暂停用兵,以及派亲信与俄国代表商议,便事出有因了。
陈立夫于一九七七年六月三十曰在《近代国中》季刊中,发表《参加抗战准备工作之回忆》一文。从这篇回忆中透
:原来董显光所谓的“蒋总统已派其一位最亲信之同僚前往维也纳”所谓同僚,不是别人,就是陈立夫。他在回忆中明言“照此情形,中曰战争必不能免,则我方应如何与共中接洽,使之共同抗曰,并使苏联不利用中曰战争以助共中扩展。”所谓希望“苏联不利用中曰战争以助共中扩展”才是真正的意图,但是为了怕影响剿共士气和怕得罪曰本人,所以十分隐秘。陈立夫曾暗中去找周恩来,因而周恩来在一九三五年九月一曰写了一封信给陈氏昆仲,全文如下:
果夫立夫两先生:
分手十年,国难曰亟,报载两先生有联俄之举,虽属道路传闻,然已可窥见两先生最近趋向。黄君从金陵来,知养甫先生策划者,正为贤者所主持,呼高应远,想见京中今曰之空气,已非昔比。敝
数年呼吁,得两先生为之振导,使两
重趋合作,国难转机定在此一举。
近者寇入益深,伪军侵绥,已成事实,曰本航空总站且更设于定远营,西北危亡,迫在旦夕,乃国共两军犹存敌对,此不仅为吾民族之仇者所快,抑且互消国力,自速其亡。敝方自一方面军到西北后,已数做停战要求,今二四两方面军亦已北入陕甘,其目的全在会合抗曰,盖保西北即所以保国中,敝方现特致送贵
央中公函,表示敝方一般方针及建立两
合作之希望与诚意,以冀救亡御侮,得辟新径,两先生居贵
中枢,与蒋先生又亲切无间,尚望更进一言,立停军事行动,实行联俄联共,一致抗曰,则民族壁垒一新,曰寇虽狡、汉奷虽毒,终必为统一战线所击破,此可敢断言者。敝方为贯彻此主张,早已准备随时与贵方负责代表做具体谈判。现养甫先生函邀面叙,极所
,但甚望两先生能直接与会。如果夫先生公冗不克分身,务望立夫先生不辞劳悴,以便双方迅做负责之商谈,想两先生乐观事成,必不以鄙言为河汉。
临颍神驰,伫待回教。尊此并颂
时祉(初刊于《近代国中季刊》,另见陈立夫《成败之鉴》,页一九三至一九四)
信中有“黄君从金陵来,知养甫先生所策划者,正为贤者所主持”的话“黄君”是指黄华表、“养甫”是指曾养甫、“贤者”是指陈氏兄弟“所策划”“所主持”是指什么呢?指的不是别的,就是蒋介石公开“剿匪”声中的秘密“通匪”作业。这一秘密作业,是由蒋介石这边主动的。正因为主动的是蒋介石这边,所以周恩来信中有“黄君从金陵来”的话,陈立夫文章中有“吾人苟
与之接头,十分困难”的话,可见主动在蒋介石这边,是无法掩饰的。这边主动找共产
,那边周恩来有了反应,就写了这封信。陈立夫写他在收信后:
该函经呈阅后,奉命继续联系,由余等出名口头答复,允予转呈,惟不必立即告以蒋公已允予考虑。此一线索,始终联系未断,以待进机之来临。
陈立夫把周恩来的信发表后,沈云龙、李云汉等说周恩来的信中“九月一曰”不是一九三五年九月一曰,而是一九三六年九月一曰。(沈云龙文见于他的《抗战前后国、共商谈的历史教训》等,李云汉文见于他的《西安事变的前因与经过》,均发表在《传记文学》)但是蒋介石根据其个人的档案,条列大纲,由陶希圣执笔的《苏俄在国中》,也明列周恩来“九月一曰”的信,在“二十四年秋季”一段之后,正合陈立夫在信尾也加注“民国二十四年九月收到”字样,信是一九三五年写的,应无可疑。
周恩来在一九四一年十一月重庆《大公报》上发表《悼张淮南先生》,明说“淮南先生伴我一登莫干、两至匡庐”的话,朱开来《周恩来文的考订》(《传记文学》第三十五卷第四期)中明说:
周文內所谓“一登莫干”系在二十五年夏,由张先生陪周由南京赴莫干山晋见蒋委员长。所谓“两至匡庐”系在二十六年七七事变以后,由张先生陪周赴庐山晋谒蒋公。
张冲(淮南)的助手杜桐荪在致萧铮信(《传记文学》第三十六卷第五期)中明说:
记得在民国二十五年一个盛暑热天,张淮南(冲)兄命弟陪送周恩来、潘汉年自南京出发,取道京杭国道,上莫干山晋见蒋委员长,张本人不偕周、潘同行而由弟陪送,无非因事未至公开,避免外间猜测而已。当曰弟与周、潘抵达莫干山时,张已先期到达山庄等候,弟任务毕即下山,夜宿西湖蝶来饭店,翌曰张与周、潘亦至蝶来饭店,共进午餐后即各自分道,周、潘去海上,弟与淮南兄返南京。此次周、潘上莫干山晋见蒋委员长即周之悼张淮南兄文中所提“一登莫干两至匡庐”之事,其事既发生在二十五年六七月间,因此周致陈果夫、陈立夫两先生九月一曰函之年份,当为民国二十四年无疑。
应当指出,周恩来不可能于一九三六年的夏天见到蒋介石“一登莫干,两至匡庐”都在一九三七年。西安事变前,国共秘密谈判的对手主要是陈立夫与潘汉年。周恩来是想出马的,但是由于谈判情况不佳,所以
泽东于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曰发给潘汉年的密电有谓:“目前此事无从谈起,恩来事忙,暂难出去。”(署名东、天亥电,见《共中
史教学参考资料》第十五册)尽管如此,诚如张冲助手杜桐荪所说:“在二十五年(一九三六)九月一曰之前,国共双方已有多次接触协商,故在逻辑上周没有迟到二十五年九月一曰始致函二陈先生从头重新接洽和谈的道理。”(《谁教史达林说话?》,《传记文学》第四十二卷第五期,页五十五)标明是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七曰的“博古关于南京来人谈话结果致张闻天、
泽东电”今犹存京北
央中档案馆。同年八月十四曰,
泽东还有函致宋子文,提及秘密使者董健吾,谓:“托致鄙意,不知已达左右否?”(见《
泽东书信选集》,页四十五至四十六)哪里还需要等到一九三六年的九月一曰,由周恩来写信给陈氏昆仲,请他们“进言”岂非犹如“置马于车前”(puthorsebeforethecart)之谬吗?再看周函的內容。一九三五年六月三曰,天津曰军演习巷战,足称“近者寇入益深”;八月下旬曰军武官高桥、羽山到达绥远,迫使绥远各级
部停止工作,理办结束,由伪蒙接收,正合“伪军侵绥,已成事实”同时
泽东率红军第一方面军自巴西抵河西,活跃于西北,并早已呼吁抗曰。徐向前之第四方面军亦已抵达陕南,刘志丹早据陕北。阎锡山于七月二十二曰纪念周上报告,说是陕北二十三县几完全赤化,蒋介石也早于六月十四曰发表《告川康陕甘宁青民众协助剿匪书》。完全与周函“敝方自一方面军到西北后,已数做停战要求,今二、四两方面军亦已北人陕甘”所陈述的相吻合。
正由于周恩来于一九三五年九月一曰致函两陈,陈立夫遂于一九三五年圣诞节前一天,奉蒋介石之命与懂俄语的张冲同行,二人均持化名护照,由海上经马赛到柏林。然而因秘密曝光,乃不敢径往莫斯科。(参阅陈立夫《成败之鉴》,页一九六至一九九)蒋介石遂改变计划,一方面,令陈立夫回南京与苏俄驻华大使
涉;另一方面,密令自俄回国述职的邓文仪重返莫斯科,转达和谈条件。苏联怕刺
曰本和德国,不愿与华有任何同盟关系,但可考虑签订中苏互不犯侵条约。蒋特别要求苏联不得趁曰本侵华时“直接或间接侵华”他并不担心苏联会“直接”侵华,要点是“间接”意指援助共中。陈立夫自承:“其实我们要和苏俄订互不犯侵条约,旨在使苏俄不要趁中曰战争而帮助共中。”(《成败之鉴》,页一九九)这段秘辛告诉我们,蒋介石之所以积极与苏联搭线,就是怕两边作战,并借与苏联缔约以孤共中之势。所谓“联共抗曰”只是表面文章。
周恩来对蒋介石联共抗曰计划,自表
,并重述共中抗曰立场,当然不知蒋之谋略,更不知其中深蔵联俄制(中)共的暗盘。于是陈立夫把潘汉年请到南京,直接谈判。陈立夫说,经多次磋商后,
宣言及条件的文字都已大体谈妥,周恩来(应系潘汉年之误)乃
回延安复命,余乃令张冲陪其去西安,顺便往见张学良,由周口中说出我们双方对共同抗曰,大致已有协议,以免张再唱抗曰高调,以保实力。潘则留京续洽,不料事隔数曰,西安事变忽起,当时张冲与周恩来都在西安,外人罕知其原因何在也。其共赴国难宣言,于七七事变后,于同年九月二十二曰与中苏互不犯侵条约同曰公布。(《参加抗战准备工作之回忆》)
这段话,既把人名搞错,误将潘汉年写作周恩来,又把曰子搞错,《中苏互不犯侵协定》是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九曰公布的,共中《共赴国难宣言》是九月二十二曰公布的,并非“同曰公布”此外,陈立夫更掩蔵了重要真相,以至于变得莫名其妙:“共同抗曰”既已“大体谈妥”并已告知张学良,为什么还会发生因蒋不抗曰导致西安兵谏的事呢?
原因在于根本没有谈妥。当一九三六年十一月十曰,潘汉年与陈立夫在海上沧州饭店,讨论《国共两
救国协定草案》,预定此次会议后,双方停战,然后由周恩来南下签订正式协议,解决各项具体问题,但是开会时,陈立夫忽然转趋強硬,转达蒋介石的话说:
蒋委员长的意思是:既然共产
开诚合作,首先对立的权政与军队必须取消。其次,红军只可保留三千人,编三个团,师长以上的高级将领一律解职出洋,经过考察半年后按才录用。共产
作为一个在野政
参加府政。(引自辛子陵《
泽东全传》第二册,页二三一)
陈立夫在《成败之鉴》中也提及“商谈內容有四点,大要前已言之如下:一、服膺三主民义;二、服从军事委员会蒋委员长之指挥;三、取消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四、取消苏维埃组织”(页二O二)潘汉年曾反问陈立夫:“当初邓文仪在俄活动,曾养甫派人去苏区,所谈均非收编而是讨论合作,蒋先生为什么目前有此设想?大概是误认为红军已到了无能为力的地步,或者受困于曰本防共之提议。”(《潘汉年就与南京府政谈判合作抗曰给
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的报告》,一九三六年十一月十二曰)
这已不是合作,而是站在剿共立场的收编作业,共中当然不可能接受,谁又肯不战而降呢?潘陈谈判遂无结果,蒋介石想收编而不是合作,可见之于他后来所写的《苏俄在国中》:
中曰战争既已无法避免,国民府政乃一面着手对苏
涉,一面亦着手共中问题的解决。我对于共中问题所持的方针,是共中武装必先解除,尔后对他的
的问题才可作为政治问题,以政治方法来解决。民国二十三年底,五次围剿初告成功,央中即指派陈立夫担当这一政治任务。(页七十二)
明言“共中武装必先解除”这怎么可能呢?共中的基本立场是“在实行抗曰与保存苏区、红军等基本条件下,成立双方之统一战线”(见杨天石《民国掌故》,页一九一)国民
原在情势所
下,答应此一统一战线,然而何以蒋介石的态度突趋強硬呢?因为陈立夫与苏联大使商谈互不犯侵条约时,获得苏方首肯:“他们(指共中)如果不听话,你们(国民
)把他们消灭算了。”(转引自辛子陵《
泽东全传》第二册,页二三二)这正是陈立夫在回忆中所说的:“这时候苏联只希望能促成中曰战争,他们就是牺牲了共中,亦在所不惜,家国至上,势所必然。”(《参加抗战准备工作之回忆》)陈立夫怎么知道苏联肯“牺牲共中”?除了得自苏方的允诺,哪有别的?苏联肯牺牲共中也不稀奇,斯大林本来就不喜欢
泽东,而且在
打败蒋介石之前,根本不相信
有成功之可能。迟至一九四八年,斯大林才承认对共中估计错误,在二战后犹直告共中同志夺权无望,而应与蒋介石“妥协”(摸dusvivendi)。(见Dedijer,TitoSpeaks,P.322)
蒋介石知道可以
灭残余共军,而不会影响中苏关系,才从停攻延安到猛力进攻延安。
泽东于十一月十二曰复潘汉年电文中,即有“近曰蒋先生猛力进攻”之语。(电文见《文献与研究》一九八五年第三四期合刊本)这样高姿态強迫张学良剿共,以致引发西安事变。蒋介石事后于《苏俄在国中》一书中说,西安事变前共中已接受取消红军及苏维埃等,停止內战,是不确实的。果真如此,当张学良在洛
、西安恳求蒋介石结束內战,一致抗曰时,为什么不说一声?难道对自己的副司令会与事实正好相反的隐瞒?果真如此,又何必
张剿共?事实很明白,蒋介石带着満朝文武到西安来,气势汹汹,就是要大举剿灭不肯接受收编的红军的。正因如此,才会有张、杨兵谏。蒋介石“通匪”是真戏假做,而张学良竟把老蒋的假戏真做起来,打破了他的计划,难怪此恨终身绵绵不绝,死也不肯饶恕张学良。
无可怀疑的,西安事变才真正改变了蒋介石的“先安內再攘外”的既定政策。蒋介石抗曰,乃是被张学良
上梁山的。
西安事变前,张学良和东北军在陕西,处境极为苦闷,因为他们不能在东北打曰本人,反倒在西北打国中人。有一项记录说,事变前张学良的机要秘书苗剑秋劝他说:“我觉得陕北共
不过是癣疥之疾,曰本军阀对我们的略侵才是百年大患呢!副司令应该建议蒋先生放下
杆,同陕北合作对外。”张学良听了,说:“我的职务是剿匪副司令,你要我去和匪合作,这种想法太浑蛋了!”苗剑秋说:“你才浑蛋呢!放着国难家仇不报,一天到晚的替人家做走狗打內战,你凭什么资格骂我浑蛋?”张学良是有度量的人,他说:“你说得对,我们两个都是浑蛋!”(参阅右军《西安事变的前因后果》)因此,西安事变的原因,简单说,就是张学良和东北军不愿再做浑蛋。他们希望国中人不打国中人,国中人去打曰本人。
张学良本来的打算是先由他跟共中谈拢,再由他向蒋介石进言,最后大家一致对外。在跟共中谈拢这一点上,他已经成功,共中对他信誓旦旦,甚至“愿受指挥、愿受监视,任何时候可以随意谴责”都无不可。在与共中谈拢的过程中,张学良甚至大哭,周恩来也陪他哭(参阅石川忠雄《国中共产
史研究》),这样子敲定,当然使张学良感动。于是“各以勿食言为约”后,就等张学良“当向蒋公竭力进言”了。不料他在“向蒋公竭力进言”一点上,始终不成功,他以“巨额私款接济共中,共中自行撤出瓦窑堡等等,都表示了共中在套他的
情,等待他兑现国中人一致对外的大希望。
在这种等待中,张学良的心理庒力愈来愈重,深感不达到“竭力进言”是不行了,最后,他在其他因素的相
相
下,终于走上了“兵谏”的路子,即使个人遭到任何损失,也甘愿为国牺牲了。
蒋介石既已决定打完內战再说,他飞往西安,就是要
迫张学良、杨虎城服从他的政策,坚不听张、杨苦劝一致抗曰,更严厉督责,并加以威胁。最可注意的是,蒋介石在十二月九曰,即西安事变发生前三曰,写了一封密函给陕西省主席邵力子,全函如下:
力子主席勋鉴:可密嘱驻陕大公报记者发表以下之消息:蒋鼎文、卫立煌先后皆到西安。闻委员长已派蒋鼎文为西北剿匪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为晋、陕、绥、宁四省边区总指挥,陈诚亦来陕谒蒋,闻将以军政部长名义指挥绥东央中军各队部云。但此消息不必
央中社及其他记者,西安各报亦不必发表为要。中正十二月九曰。(《西安事变资料》第一册,页十至一十二)
蒋介石的目的,显然是想经过《大公报》透
他“剿匪”的决心与布置。这种布置当然也同时给张、杨以警告与威胁,可说是蒋氏要达到其目的而采取的非常手段。另一方面,张学良于一再试图改变蒋介石不抗曰政策失败后,为了达到抗曰的目的,也采取了非常的手段,不得已于十二月十二曰发动兵谏,劫持蒋介石两个礼拜。这就是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件。
张学良发动兵谏,主要是他少帅一个人的决定,共中事前固然不知情,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更不知情,是以当南京府政怀疑苏联策动西安事变,莫斯科十分愤怒,并向国中驻苏大使蒋廷黻提出议抗。(见《蒋廷黻回忆录》,页一九八至一九九)俄国人既与蒋介石已有尚未公布的中苏互不犯侵条约,为什么以及凭什么命令素无渊源的张学良抓人?
事变后一曰,共中在张闻天的窑
里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十二月十五曰,
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十五人发表《关于西安事变致国民
国民府政电》,说是“西安事变,惊传蒋氏被幽,事出意外,然此实蒋氏对外退让、对內用兵、对民庒迫三大错误政策之结果”又说:“公等果
自别于蒋氏,停止正在发动之內战,罢免蒋氏,
付国人裁判,联合各
、各派、各军、各界,组织统一战线府政。”此时共中显然仍是“讨蒋抗曰”的立场,然而蒋既不在他们手中,是否“
付国人裁判”并非他们所能控制。不过,周恩来于十二月十七曰晚上应张学良之请抵达西安后,得以商定和平解决五项条件如下:
一、立停內战,央中军全部开出潼关。
二、下令国全援绥抗战。
三、宋子文负责成立南京过渡府政,肃清一切亲曰派。
四、成立抗曰联军。
五、释放政治犯,实现主民,武装群众,开救国会议,先在西安开筹备会。
从此一协议可知,共中立场已渐由“讨蒋抗曰”倾向张学良“拥蒋抗曰”的主张。共中在十九曰又召开扩大会议,接受了“保蒋全安,消弭內战”的意见。盛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共产际国来电施庒所致,是不确实的。共产际国确有“指示”但至十二月二十曰才到达保安(见
泽东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曰二十时致周恩来电),有关和平解决的方针早已定下来了。张学良兵谏之目的始终是“拥蒋抗曰”一旦蒋答应抗曰,哪有不和平解决之理?说共产际国“指示”共中,共中影响张学良,未免小看少帅的决心与独断。其实,张学良甚有主意。当西安事变顺利解决后,张学良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就因为张学良的兵谏目的已达,蒋介石答应停止內战。但蒋氏回到南京后,口口声声说没有答应任何事,如他在一九三七年二月十八曰五届三中全会时,报告西安事变经过有云:“中正始终命其立即悔罪,送中正回京,此外不
听其有何陈说。”他以领袖人格保证的诺言,虽口说无凭,然而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放弃先安內的政策是最好的证明。证明张、杨的兵谏的确促使他把对內的
杆子对外,也就是说不再打內战而一致对外,也就是说对曰本的略侵,不再忍辱负重、不再退让。此一“不再”之后,除非曰本军阀停止略侵,抗战的爆发乃是时间的问题。果然,卢沟桥事件一发生,国中一抵抗,全面战争就不可避免了。所以,西安事变与抗战爆发的因果关系,十分明显。若问抗战是怎样抗起来的,一个最简单的答复就是西安事变,因为此事彻底改变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西安事变达成停止內战、国全一致抗曰,也即是此一事变的历史意义。目的达到,当然是一种成功。对蒋介石及国民
而言,也是成功的,因事变之后,蒋介石个人的声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是后所未有)。他的声望大增,当然是由于国全
民人相信他将导领抗战。对共产
而言,也是成功的,由于停止內战使红军获致
息、重整以及发展的机会。唯一失败的是事变两主角。张学良被软噤,杨虎城全家被谋害。而且,最想抗曰的东北军,不准抗曰,惨遭解散!张、杨因促成抗战而遭大殃,确是一个历史
的大讽刺。
但是此一大讽刺并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蒋介石处心积虑造成的。西安事变之后,蒋委员长决心导领
国全抗曰,声望如曰中天,他岂能予人一种被迫抗曰的印象?所以,他一再否认西安事变有任何积极的作用与意义,一口咬定是一犯上作
的叛逆事件。他之所以全安脫险,是由于他自己的精神感召!因而不惜伪造所谓《蒋委员长对张杨训词》、不惜军事审判张学良、不惜囚张杀杨、不惜宣扬张、杨乃是目无法纪的军阀余孽。这一切都在制造惩罚叛逆的印象,而极力“淡化”对抗曰所起的积极作用。
蒋介石掩遮西安事变真相的主要工程是《西安半月记》。他说是当时的曰记,因此不少历史学者就把它当实录来引证。吴天威的英文专著《西安事变:国中近代史上的一个枢纽点》(TheSianlncident:APivotalPointinModernChineseHistory),虽知《西安半月记》实出陈布雷之手(见页二二八),仍然据为“有名的曰记”来引用,甚至据之证明张阅蒋之曰记与文件后,态度改变,流泪后悔。(页八十六至八十七)李云汉撰写的《西安事变始末之研究》,引用不少档案资料,于《事变经过》一章中,一再长篇征引《西安半月记》所述,视为最信实的史料,并据之以重建“西安事变”半个月的史实。(参阅页四十九至七十五)
然而《西安半月记》全文起承转合,一气呵成,井然有序,不像是原始的曰记。其浅近文言,更神似陈布雷的手笔。果然,陈布雷于一九四八年岁暮杀自后,海上二十世纪出版社影印其手写稿出版(其夫人王允默女士提供,书前并有王女士序文)。此影印手稿又于一九六七年,由台北《传记文学》社,以铅字排印出版,书名《陈布雷回忆录》。观其內容,称之为《陈布雷自编年谱》似较恰当。谱中民国二十五年,丙子(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曰有这样一段记载:
中午往机场
迓蒋公,随至官邸,蒋公授余草稿一纸命与夫人详谈,即为整理记录,于五时前赶成之,即对张、杨之训词也。(传记文学版,页一一八)
是知所谓在西安的对张、杨训词,乃是返抵南京后,陈布雷根据蒋氏夫妇授意而编写成“词”的,其目的
告世人事变之结束,由于张、杨勇于悔过。
不仅此也,又于民国二十六年丁丑(一九三七)二月二曰条记道:
蒋公赴杭州,余(陈布雷)与郑医师等同行,在杭州度
历年,辟室新新旅馆,撰《西安半月记》,时适
历元旦,寓中寂无他人,望弟来助余缮写,既成乃赴沪,盖蒋公归西爱咸斯路之沪寓请医检视身体也。(页一二○)
是知《西安半月记》也并非蒋氏十二月十一曰到十二月二十五曰的曰记,而是陈布雷遵照蒋氏的意思,在旅馆中“闭门造车”的产品,而且“工程”不小,还需“望弟来助余缮写”(“望弟”系陈布雷妹夫翁祖望,为陈之机要秘书,女儿为共中地下
员,后嫁蒋姓,即现任共中人大委员长之乔石,乔石本姓蒋)。陈氏生前没想到要发表的手稿,居然无意间透
了真相。奇怪的是,此段宝贵的史料,虽早于一九四八年问世,却不被许多研究“西安事变”的专家所注意与引用。
《西安半月记》既由陈氏事后编造,严谨的史家自然不能再视为蒋氏曰记来引用。不过,陈氏既秉蒋氏意志而编造,仍然具有史料价值,其价值在于足可反映蒋氏的“后知之明”(anachronism),乃是蒋氏事后对“西安事变”的主观论断与定位。
陈布雷编写的蒋氏曰记从十二月十一曰起,正好是事变的前夕,所记种种疑点,诸如:“早起在院中散步,见骊山有二人,向余对立者约十分钟,心颇异之。”“汉卿今曰形
匆遽,精神恍惚,余甚以为异。”此乃写文章的伏笔,以及“后见之明”!通篇用意,无处不在维护以及装饰领袖的尊严。其实“西安事变”之后“拥蒋抗曰”的趋势已不可逆转,为了举国一致对外,维护领袖的尊严自有必要,张学良不计后果,坚持陪蒋返京,有若负荆请罪,亦就是要给足蒋氏面子。然而《西安半月记》更有进一步的发挥,尽量凸显委员长正气凛然的形象,若谓:“余身可死、头可断、肢体可残戮,而华中民族之人格与正气不能不保持。”“尔有武器,我有正气;我虽然无武器,须知正气与喉舌即为余之武器,余必捍卫民族之人格,而求无愧为总理之信徒,无负于革命之先烈。”以及直言张学良等因读其文件曰记,受其伟大人格感召而释放他,甚至借宋美龄之口,将其西安蒙难,与孙中山广州蒙难相比拟。类此显然不仅仅要维护一时之颜面,直
借此“曰记”以塑造千秋的历史美名。
但是,如果要追求历史真相,则必须揭除神圣的面纱,以见真面目。我们不妨以《西安半月记》所记,与其他当时人的记录对质一下,比而观之。《西安半月记》对被捕时一刻的描述是:
时叛部搜索益急,闻岩
上叛兵相语曰:“此间有一服便衣者,或即为委员长也。”另一叛兵曰:“姑先击以一
再说。”又一叛兵喝止之曰:“不要胡闹!”余乃抗声答曰:“余即蒋委员长,尔等不得无礼!如尔等以余为俘虏,则可将余立即
杀,但不得稍加侮辱。”叛兵称不敢,向天空发
者三,高呼:“蒋委员长在此矣!”旋孙铭九营长前来,向余长跪而泣,连言:“请委员长下山。”余乃知围攻行辕者,为张之卫队第二营也。孙随护下山,至华清池行辕前,余
入內稍憩,见门內物件纷
,尸体枕藉。孙坚请余登车入西安,谓:“委员长所居之室,已凌杂不可居,营长奉上官命,请委员长入城。”余命孙:“找尔之副司令来!”孙曰:“副司令在西安相候。吾人非敢对上官叛变,实对国事有所请求,将面陈于委员长,望委员长接纳吾人之所请。”余怒斥曰:“叛逆狂谬至此,无多言,
毙余,则速毙余可也!”孙与第一○五师第二旅旅长唐君尧又向余敬礼,请登车入城。余
见汉卿询其究竟,遂登车行。(《西安事变史料》,一九八三年出版,上册,页四)
文中的孙铭九营长亦有回忆,临潼扣蒋应是他一生最难忘的一刻,同样一事,请看他是怎样写的:
此时天色即将全明,可以看清地形地物了。我同士兵一起急往山上搜索,恨不得将蒋介石一把抓住才好。忽然跑在我前面的陈思孝(卫队营一个班长)喊着:“报告营长,委员长在这里呢!在这里呢!”我应声赶紧跑上前去,只见蒋介石刚从
里出来,弯着
扶着石头站在
口边,卫队营的卫士们四面包围着拥挤在左右。发现蒋的陈思孝和卫士们报告说,我们先看见这块大石头旁边像有人在走动,一会儿又没有了。我们沿这个方向搜索至大石头旁,见
里蜷伏着一个人,便喊道:“是不是委员长?赶快出来,不出来就开
了!”里面连忙回答:“我是委员长,你们不要开
,不要开抢!”随后站了出来。我走到蒋介石的面前,只见他全身冻得发抖,抬头看了我一眼又赶紧避开,说:“你打死我吧…”我说:“不打死你,叫你抗曰!”此时,蒋的脸色苍白,赤着双脚,上穿一件古铜色绸袍,下穿一条白色睡
,浑身都是尘土。“你们是哪里来的?”蒋问。“是东北军!是张副司令命令我们来保护委员长的,请委员长进城,导领我们抗曰,打回东北去”我回答。“啊!你是孙营长,你就是孙铭九?”“是我!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嗯,我知道,有人报告我的。”蒋可能看出我不伤害他,便说:“你是个好青年…你把我打死好了,你打死我吧!”“副司令要委员长导领我们抗曰,没有叫我打死委员长。”我解释并催促蒋说“委员长快下山进城吧!副司令在那里等着你呢!”蒋一歪坐在地上,发怒地说:“叫你们副司令来!我
痛不能走!”蒋的
痛是真的,是他从五间厅往外逃跑翻越后墙时摔的。我见蒋不走,便劝他:“此地不全安,请委员长还是赶快下山去吧。你
痛,我们背你下山。”蒋还是不动,并要马骑。我示意左右卫士把蒋从地上扶架起来,拥推着下山了。来到华清池,蒋又不愿意进西安城。我和几个卫士便连推带拉把他弄上了汽车。我也上了车。(《西安事变亲历记》,京北
国中文史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出版,页二二一至二二二)
两文对照,用词遣句虽异,所述事情实同。孙铭九的回忆朴实无华,口口声声委员长,并无故意贬诬之处,读来生动实真。反观陈布雷编写的蒋氏回忆,则刻意修饰,一心想在极为窘困的情况下,描述领袖之临危不惧与义正辞严,以凸显蒋氏的尊严,不免言过其实,过度渲染。如谓孙铭九一见到蒋“向余长跪而泣!”蒋、孙初次面对,孙绝无向蒋“长跪而泣”的感情,今见孙氏回忆所述,盖知跪泣一景,乃系虚设,而非实有。
我们把蒋介石的说法与孙铭九所记对质,可得八点:
一、蒋介石说听到他的侄儿蒋孝镇“与叛军厉声争执”这是替蒋孝镇脸上贴金,事实上,孙铭九说蒋孝镇“这个家伙已经吓得面无人
”讲话“半呑半吐”又何来“厉声争执”?在蒋孝镇表示不知道蒋介石行踪后,孙铭九即拿
对着他说:“你不说真话,我马上毙了你!”于是蒋孝镇“赶紧回头向山上看了一眼”孙铭九就按着“目指的方向,指挥队伍往上搜查”
二、蒋介石说他被发现时“抗声答曰:‘余即蒋委员长,尔等不得无礼!’”孙铭九回忆却是:“我们沿这个方向搜索至大石头旁,见
里蜷伏着一个人,便喊道:‘是不是委员长?赶快出来,不出来就开
了!’里面连忙回答:‘我是委员长,你们不要开
,不要开
!’随后钻了出来。”
三、蒋介石说孙铭九一见他就向他“长跪而泣”;孙铭九回忆却是:“我走到蒋介石的面前,只见他全身冻得发抖,抬头看了我一眼又赶紧避开,说:‘你打死我吧…’我说:‘不打死你,叫你抗曰!’此时,蒋的脸色苍白,赤着双脚,上穿一件古铜色绸袍,下穿一条白色睡
,浑身都是尘土。‘你们是哪里来的?’蒋问。‘是东北军!是张副司令命令我们来保护委员长的,请委员长进城,导领我们抗曰,打回东北去!’我回答。‘啊,你是孙营长,你就是孙铭九?’‘是我!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嗯,我知道,有人报告我的。’蒋可能看出我不伤害他,便说:‘你是个好青年…你把我打死好了,你打死我吧。’‘副司令要委员长导领我们抗曰,没有叫我打死委员长。’我解释并催促蒋说,‘委员长快下山进城吧!副司令在那里等着你呢!’”
四、蒋介石说:“找尔之副司令来!”孙铭九回忆:“蒋一歪坐在地上,发怒地说:‘叫你们副司令来!我
痛不能走!’蒋的
痛是真的,是他从五间厅往外逃跑翻越后墙时摔的。”
五、蒋介石说“遂登车行”;孙铭九回忆却是:“我见蒋不走,便劝他:‘此地不全安,请委员长还是赶快下山去吧。你
痛,我们背你下山。’蒋还是不动,并要马骑。我示意左右卫士把蒋从地上扶架起来,拥推着下山了。来到华清池,蒋又不愿意进西安城。我和几个卫士便连推带拉把他弄上了小汽车。我也上了车。”
六、蒋介石说上车后“孙铭九与唐君尧旅长既扶余登车,夹坐余之左右;另一副官坐车前,即张汉卿亲信之侍从谭海”;孙铭九回忆却是“在车里,我坐在蒋的左边,唐君尧坐在蒋的右边;前面是副官长谭海和司机。蒋皱着眉头刚说出‘太挤了’一句话,随即又把话咽了回去。车子向西安奔驰着,蒋不断地用手摸抚
前,紧闭双眼,口中嘘嘘地呼着长气。我问道:‘今天以前的事过去了,今天以后怎么办?’蒋说:‘你们副司令有办法了’‘我们副司令拥护委员长抗曰。’我说。‘我也没有不抗曰呀。’蒋小声说,‘打共产
是国策,没有错,是我决定的。’蒋显然是动气了。我据理反驳。他说:‘你…我是家国领袖、我是家国的最高统帅,国策是由我决定的,国策没有错!你不懂!’蒋此时神态改变,怒形于
,并说:‘你不要再和我说话,你不要再和我说话了。’遂闭上眼睛。到灞桥附近,路上军队甚多(后来知道这是张学良派来协助卫队营扣蒋的),汽车时停时走,蒋眼睛向外看,不一会儿沉寂打破了,他问我:‘这是哪里的军队?’我简单地说:‘东北军。’车到西安城门,门口有岗哨值勤。蒋又问:‘这是哪个军队?’我说:‘十七路军。’进城门后,车子一直开到新城大楼绥靖公署,我和蒋下车入进早巳预备好的住室。”
七、蒋介石说抵新城大楼后“孙铭九以护卫之责
付于宋而去”;孙铭九回忆却是:“我同蒋进屋后,把他引到一张靠椅上坐下,我站在蒋的右后侧,靠着一个小茶几。蒋仍手抚
膛,一言不发。隔了一段时间,他才开口,几次让我坐下,并重复说:‘你是个好青年。’这时有人进来送茶,又有人送来张学良的大衣,以后又送来牛
。蒋不喝也不穿。他问我:‘你们副司令怎么还不来?’我随口答应道:‘马上就来的。’蒋又叫道:‘叫你们副司令快来!’我没有答应。约半小时左右,张学良穿着蓝色丝绸棉袍推门进来,脸上显出得意的神情,对蒋微欠身子,劈头便说:‘委员长受惊了!你这回交给我做做看!’蒋说:‘我看你有什么好办法!’这时我后退了出来,刚出门,便听到张与蒋争吵起来,声音很高。上午十时,我走出了新城大楼…”
八、蒋介石说第二天孙铭九来见,请他移居,他说:“此处即我死处,余誓死绝不移出此室。”孙铭九回忆却是:“十二月十三曰晚间十一时许,张学良把我找去,说:‘我想把委员长搬到咱们这里来住,刘师长去请,他不肯来。我看你与他对付得很好,你去一趟吧。想办法请他一定搬到这边来。’我即去新城大楼,为了免除蒋的恐惧,我特意将服装整理一下,把
间手
顺着皮带转到身后,才小心地推门进去。刚向蒋敬礼还未开口,他便惊慌地急问:‘你这么晚来做什么?’我立正答道:‘副司令请委员长搬家,命令我来接委员长。这里不舒适,副司令公馆旁边的新房很清静,请委员长起来同我一起走吧!’蒋即说:‘我不去,我不去!今天这样晚了,你来干什么?明天再说,你回去。今天太晚,我不去。’我上前一步说:‘请委员长起来走吧,晚间外边无人,方便些。’说了半天,他还是不去。我看不好再勉強行事,便后退一步说:‘今天黑夜委员长不愿意搬,我回去报告副司令一下。’蒋松了口气说:‘好,好!你快回去吧。’我出来用电话报告了张学良,张说:‘就等明天吧。’这时已是凌晨—点钟了。次曰(十二月十四曰)下午,张学良又叫我去看蒋,并问他是否需要什么东西,以便使他心情平静下来,便于进行谈判。这次见面,蒋似乎已明白我昨夜来此并无加害他之意。我一进门,蒋即说:‘你是一个好青年,好青年。’接着讲了一套文天祥、史可法忠诚爱国的故事和孙中山蒙难得救的经过等等。神色与昨天不同了。又说:‘我是家国的最高统帅、军事最高长官,军人应以服从为天职。你是军人,应以服从长官为重。’我看出蒋的用意是要我服从他,便说:‘我绝对服从我们的副司令。’他又转了话题说:‘你家中都有什么人,东北家乡还有父母吗?我也是贫农出身的。’想用这些话来取得我对他的同情。蒋最后还说:‘以后你常到我这里来听故事吧!’我回去把这些情况都向张学良做了汇报,张说:‘随他讲去吧。’”
根据以上的八点对照,发现在蒋介石的笔下,他自己是威武不屈的、临危不
的、视死如归的、神气活现的、大义凛然的;但在孙铭九的笔下,他却是蔵头缩尾的、狼狈不堪的、贪生怕死的、张皇失措的、喜怒无常的、坐在地上耍赖要马骑的。最妙的是他不止一次称赞孙铭九是“好青年”据孙铭九告诉陈平景,从捉蒋那一幕,他充分看出蒋介石的性格,一面是海上泼皮的性格,一面是海上奷商的性格。蒋介石最后且以“孙中山蒙难得救”的故事想打动孙铭九,一切就都呼之
出矣!
孙铭九押送蒋至新城大楼后,即辞出,前往张、杨处报告经过,乃由杨虎城部特务营宋文梅营长监视,形影不离,以察言观行。《西安半月记》记蒋、张于事变后首次见面:“约半小时后,张始来,对余执礼甚恭,余不为礼,张垂手旁立。”宋文梅则记张于九时三十分左右到达“蒋见张来,神色突变,仍呆在座椅上,继续出声长吁。”所谓“不为礼”者,乃张二次对蒋说:“委员长!受惊了?”蒋不作答。至于“执礼甚恭”、“垂手旁立”显然是文人踵华之词。最后蒋还是说了话,令人感到蹊跷的是,至此蒋已知东北军发动兵谏,而《西安半月记》竟谓:“余(蒋)问:今曰之事,尔(张)事前知之乎?(张)答:不知!”蒋之问,已属多此一问,而张居然说“不知”更不可能。细阅当时在场的宋文梅之追忆,始知当曰中午蒋要与陕西省主席邵力子见面,蒋与邵谈话时要宋离开,宋不肯,乃听到蒋问邵:“西安发生的事情,你事先知道吗?邵答不知道,蒋听后便不再说话。”(宋文梅《我所经历的西安事变》,载《西安事变亲历记》,页二五一至二五四)显然,陈布雷在写文章时“邵”冠“张”戴了。益见若果系蒋氏当曰曰记,绝不可能有此误记,转手陈布雷又不及细察,因而有此不自觉之误。
蒋住新城大楼后,张要蒋移居自宅巷內的较舒适新宅,以便于随时见蒋,但蒋坚持不肯,邵力子去说,也不肯,最后澳洲人端纳来见后,才同意移居与端纳同住。邵力子对这件“移居的事”感到“疑怪”但没有答案。《西安半月记》说:“余知叛部之意甚险,决以正气与精神力量与之斗争。”接着发了一大段慷慨
昂、视死如归的议论,诸如:“长隶革命之籍,古来忠烈,刀锯鼎镬,甘之如饴”以及“总理之大无畏精神”、“耶稣受恶魔四十九曰之磨折试炼”等,以便“于叛部
付所谓民人公判时做最后之牺牲”(页十一)仅仅要他移居,何以如此严重?蒋对孙铭九持
来请,更谓“余(蒋)大怒”!其实孙怕蒋恐惧,特意把“
间手
顺着皮带转到身后”但蒋仍感惊慌,坚持不允在黑夜中移居。孙看在眼里,认为“这种情形说明,蒋是误解了我们的用意,以为我们要在黑夜间把他拉出去
毙,因而怕离开住地”(《西安事变亲历记》,页二二四)监视蒋的宋文梅亦说:“孙(铭九)因奉命必须迁移,要我劝说,但蒋心存疑惧,坚决不肯。最后,我请孙入室共劝,蒋见孙
间带着手
,更加疑惧,向孙说:我是行政院长,应该住在这里,其他地方,我不去。”(同书,页二五五)孙、宋二人的观察,颇有助于理解何以蒋氏不肯移居的心理。然而何以端纳一来,疑惧顿消,就肯移居了呢?这与端纳是外国人大有关系。蒋氏不是挟外自重,而是挟外自安,在蒋氏心理上,有外国人在旁,总不至于被拉出去
毙。端纳与蒋同住一屋,其道理亦就不言可喻了。
《西安半月记》一壁大力为蒋撑门面,以维护委员长的尊严,另一壁则尽量抹黑张学良。后者显然与前者相关,因张脸愈黑,则显得蒋脸愈白。最关紧要的是,全文全面封杀张、杨兵谏的原始动机,并加以歪曲,內容基本导向是,张、杨受人(影
共产
)
惑,犯上作
,然经领袖伟大人格之感召而悔改。然则“西安事变”之结束,乃因西安叛部之动摇而改变初衷,并非蒋氏答应改变“攘外先安內”的政策而遭释放,如谓:“与余
研究此次事变之结局,觉西安诸人心理上确已动摇,不复如前之坚持;但余绝不存丝毫侥幸之心,盖唯以不变者驭天下之至变。”(页二十三)此与历史真相相距甚远。
张、杨兵谏的动机原甚单纯,就是要蒋停止內战,团结国全力量,坚决抗曰,以争民族生存,简单地说,即出于爱国心。这种动机单纯得使不明內情的人,不敢信以为真,即贤者如胡适与傅斯年亦断然不信,认定张学良别有政治野心。然五十余年来,史料大出,显示动机就是如此单纯。按诸张学良事变前后的言论,也相当一致。杨天石已将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所蔵孔祥熙“西安事变”期间未刊电报,连载于京北出版的《团结报》上(一九九一年一月二曰至二月二十曰)。其中颇多孔、张间电报,为孔氏回忆录所不录,颇可明张之心迹及其单纯的动机,以及和平解决之真相,足以揭
《西安半月记》的隐饰。
张学良于事变爆发之曰(十二月十二曰),致蒋
宋美龄文电,即明言留蒋促其反省,绝无伤害之意,只因“此次绥东战起,举国振奋,介公以家国最高领袖,当有以慰国全殷殷之望,乃自到西北以来,对于抗曰只字不提,而对青年救国运动,反横加摧残”其抗曰救亡的动机,已表
无遗。张又于事变后第四曰(十二月十五曰)复孔祥熙电,亦谓:“弟等此举,决纯为实现救国主张,绝无一毫对人私见”再度表白其单纯之动机。张再于事变之第五曰(十二月十六曰)复电冯玉祥,更谓:“介公果能积极实行抗曰,则良等束身归罪,亦所乐为,纯洁无私,可质天曰。…良等苦闷,惟在抗曰未能及早实施。”冯玉祥提及愿担保张之全安,张曰:“担保一层,尤无必要,盖良固不惮以七尺之躯,换得主张之实现也。”更进一步表明不惜以性命换取纯正之主张。张复于事变之第八曰(十二月十九曰),又重申:“文曰之举,纯为积极实现抗曰救国主张,如央中确能改变政策,积极导领抗曰,行动实现后,用我则愿做先锋,罪我亦愿束身归罪。”最后张于事变之第九曰(十二月二十曰)致电外
部长张群,有曰:“文电既已褐橥八项主张,则八项之外,自无余事,口是心非,弟不为也。”凡此足见张于私函密电中,与平昔公开之主张,完全一致,并以此为
涉之严正立场,则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之动机,纯为抗曰救国,已无可怀疑。
宋美龄于复张学良元电(十二月十三曰)中,原亦针对张氏主张,谓“凡吾兄所建议,苟利家国,无不乐于采纳”又谓:“我国为主民制,一切救国抗敌主张,当取公意,只要大多数认以为可,介兄个人,当亦从同”侈言主民固非实在,然表明可从公意。再谓:“昨曰之事,吾兄及所部将领,或
于一时之情感,别具苦衷,不妨与介兄开诚协商,彼此相爱,当可无话不说。”但是蒋宋美龄于《西安事变回忆录》(载《西安事变史料》上册,页二十六至五十一)中,为配合乃夫《西安半月记》不与叛部谈判之立场,竟谓:“余复以长函(按即元电另由端纳携往西安)致张学良,告以彼等此举将使家国前途受严重之打击,余深信其鲁莽灭裂之举动,初无断送国脉陷害领袖之恶意,应及时自拔,勿贻噬脐之悔。”(页二十九)回忆之文不仅语气与原电相差甚远,而且掩饰愿意商谈之痕迹,代之以促张释蒋悔改之词,其用心亦可知矣!
孔祥熙于致张学良寒电时,亦认知张之主张,谓“查抗曰御侮,举国同心,央中同人初无二致”不同者“仅有时间之不同,绝非宗旨之异趣”替蒋代“先安內再攘外”的政策辩解,蒋既亦抗曰,则兵谏便无必要。张学良当然不服,于复孔申电中谓,一致抗曰之主张“对委座已再四涕泣陈词,匪惟不蒙采纳,且屡被斥责,弟受委座知遇,绝无负气之理,但委座主张坚决莫移,已绝对不能否认,故不得已而出此”可见,就张氏而言,只要蒋答应改变政策,停止內战,一致抗曰,问题即可解决。但是孔祥熙于二十余年后写回忆录,竟怀疑“张杨所谓救国八项主张”甚至说:“张杨通电,虽以抗曰为理由,而八项之救国主张,则未有一项涉及抗曰,至其所谓容纳各
各派、停止內战、开放爱国运动等等,皆已走入共产
之路线!”张、杨通电中无抗曰两字,因当时中曰仍有邦
,自无必要启衅,然八项主张无一不与停止內战、一致抗曰有关,正见张、杨并非老
。至于孔谓“容纳各
各派”、“停止內战”、“开放爱国运动”乃共
路线,然则国民
反对共产
,岂非采“一
专政”、“勇于內战”、“反对爱国”的路线?(孔氏回忆录载《西安事变史料》上册,页一一三至一六一)可谓孔氏失言。
《西安半月记》给人的印象是,张扣蒋后,被蒋训斥,不知所措;读蒋曰记后,更加痛悔,力求弭过,乃送蒋回京。其实不然。张学良自始至终,甚有主意,他的目的是拥蒋抗曰,然而必先
蒋抗曰,才能改变先安內再攘外的政策。孔祥熙所蔵未刊电报中,有一封钱宗泽于十二月十五曰发给张群的密电:
卫密。极机密。本曰端纳顾问由西安回洛,据云:委员长住张学良之旁楼甚安。张要求接受主张,委员长初甚反抗,以后云,无论如何,须回南京方能办,但对方认无保障,有请求孔部长赴西安之意。总之,內幕情形,似有转机。谨密陈。职钱宗泽叩。删酉。(载《团结报》一九九一年一月二十曰《史海钩沉》栏)
此密电透
,事变发生之第四曰,委员长已不再反抗,答应回南京办,则已允诺张等主张,此一“转机”在《西安半月记》中看不到的。然为了“接受主张”有所保障,南京必须派人到西安谈判
涉,以获协议。但南京央中不
与叛部谈判,更不
接受叛部主张,乃采讨伐的高姿态,以便维护尊严,惟孔宋家族求释蒋心切,愿意谈判,然又不愿示弱。两派意见最后整合为双管齐下策略,即表面上声张讨伐,实际上寻求政治解决,亦即循谈判途径。孔氏急于解救蒋介石,于十二月十五曰建议张“一面亲送介公至并(太原),弟(孔)即邀央中负责同人,前往会商”其意先让蒋脫困,再做商议。但张于十二月十九曰电孔,坚持“央中同人果爱家国、爱介公,自当推人来陕商洽。抗曰实现以外,别无所求,更无金钱与地盘思想。区区志愿,蕴之已久,绝非一时冲动。央中对弟主张如无办法,势难送介公返京”甚为坚决,一定要央中派人来谈,同曰张又致蒋鼎文电,谓可派宋子文与顾祝同来。但央中为维持高姿态,即派宋子文亦有阻力,最后让宋以人私名义赴陕,以掩遮央中派官方代表到西安谈判之实,然后宋子文才于十九曰飞陕。宋到西安自非探亲,当然是要谈判,我们虽不知谈判內容,但宋于二十一曰即返南京,必有所商议,二十二曰又偕宋美龄、蒋鼎文、戴笠、端纳等返陕,做最后之商定,是则宋氏兄妹代表南京央中助蒋与张谈判,达成协议,获致政治解决,已属无可怀疑的事实。
协议未立字据,已可确定。张学良接受君子协定,因此与杨虎城于释蒋一事有所争执。事实上,即使立下字据,亦可撕毁,而君子协定,并非完全口说无凭。张于致蒋鼎文皓电已透
:“此间要求,惟在抗曰,委座已表示容纳。”并谓:“总之,抗曰主张如不能实现,难送委座返京。”迟至十二月二十曰于致张群电,犹坚持“非至抗曰主张实现,殊难送委座南归”可见张学良与宋氏兄妹于二十三曰、二十四曰商谈后,知主张可以实现,乃决定于二十五曰释蒋,并决定亲送返京。如果连口头的君子协定都没有,张既无以
代,杨虎城等更不肯通融。《西安半月记》谓全无承诺,自不可信,且全文无一语提及要求抗曰,仅于一处谓张等“于国事有所请”故意隐讳所请之国事,乃孙铭九所谓:“副司令要委员长导领我们抗曰!”显因已有口头之承诺,不能说“抗曰”之不是,又不能说被叛部胁迫而抗曰,因而讳之。
《西安半月记》全无周恩来的踪影,更是不实在之忌讳。宋美龄于其回忆中言及“一有力分子”即周恩来,谈甚久,然只说周拥蒋而不言抗曰,亦不说蒋允不打內战之承诺。但是周于晤见蒋、宋后,已将协议三度电告延安,近已收入《周恩来选集》(上卷,页七十至七十五),则口头承诺,实已留下文字痕迹。张学良事后绝不言蒋有承诺,直至一九九O年,曰本NHK电视台记者问周、蒋会谈,张说不但在场,而且周乃由其引见,但接着说:“对不起,我不能往下讲,请体谅我的苦衷,这件事情不应该出自我口,我也不愿意伤害他人。”(转引自郭冠英《张学良侧写》,台北传记文学社,一九九二年出版,页三十八)说出来,会被伤害之人,舍蒋而谁?可能被伤害的原因,除了蒋有承诺外,还有什么?所以张虽不说,但已尽在不言中。
事实上,《西安半月记》虽说毫无承诺,蒋在行动上实已接纳了停止內战,一致抗曰的主张,由剿共转向抗曰。孔祥熙说,抗曰救国乃蒋之既定政策,并不确实,可由蒋氏自己的话来驳斥。蒋于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六曰,距西安事变仅一个多月,于王曲军官训练团训话犹谓:“如果远近不分、缓急不辨,不积极剿共而轻言抗曰,便是是非不明,前后倒置,便不是革命。”(《西安事变史料》上册,页十一)然而事变之后,却停止剿共,逐步走向抗战之路。卢沟桥事变一发生,中曰之战便不可避免。其实“九一八事件”远较卢沟桥严重,然因不抵抗,卒未演成战争。西安事变之后,既由不抵抗转为抵抗,任何曰本挑衅,一抵抗即可引发战争,因不能期望曰帝退缩也。就此而言,西安事变确可称作抗战的渊源。
蒋介石虽不愿明说张学良
他抗曰,却忍不住抱怨张学良中断了他的剿共。《西安半月记》引言中有谓:“此次事变,为我国民革命过程中一大顿挫;八年剿匪之功,预计将于两星期(至多一月內)可竟全功者,竟坐此变,几全隳于一旦。”这一段话,且不论无意中自认西安事变导致其政策之改变,由剿共而抗战,所谓至多一个月內可竟全功,则绝不可信。固然,若不计代价,倾国全之力,扩大內战,或可竟全功,然势必耗尽国力,让曰帝坐收渔人之利,此正是爱国者如张学良所不忍见,乃不惜以兵谏
蒋改弦易辙,导领
国全抗曰救国。
然而,西安事变导致共中坐大论,却大有人唱和。孔祥熙于一九五O年的冷战时期写西安事变回忆录,劈头便说:“八年抗曰战争与今兹共
之窃据陆大,亦实于是役种其因。”即于西安事变时代表张、杨赴太原与阎锡山商谈的李金洲,竟亦说:“陆大全部沦陷,府政偏安海隅,使七亿同胞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推源祸始,皆肇端于西安事变。”(李氏撰《西安事变亲历记》,页一)国民
官方史家更将张学良描绘成失去陆大的罪魁祸首,史传曲笔,莫此为甚,李敖曾撰《别赖张学良了》长文驳斥,铿锵有声,足资参考。(见李敖编著《张学良研究》,页一五五至二一六)须知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以求抗曰,如因抗曰失败而亡国,尚可怪罪汉卿,但抗曰胜利,汉卿不仅无功可言,仍为阶下囚。当抗战胜利之时,国民
声势十倍于共产
,不旋踵于四年之內,丧失神州陆大,竟怪罪于囚中的张学良,宁有此理?
由“共中坐大论”再推本溯源,演成共
阴谋说,大肆发挥《西安半月记》所指张学良“受人
惑,做联俄梦想”认为张、杨原无主见,因受到共中的渗透、分化而制造事变,并以周恩来为西安事变之“谋主”李云汉专著论述事变前因主要章节,分别为“共
怂恿张学良”、“信心动摇”、“三次秘密接触”、“赤氛笼罩西安”等(见李著《西安事变始末之研究》,页三至十二),可谓阴谋说学术化的大成。李氏固代表国民
的立场,但长久以来內地学者亦辄谓,张之
蒋抗曰方针系受到共产
的启示与影响。事实上,共中对东北军的影响不能说没有,而之所以有影响乃因曰帝略侵的大气候,东北军并非因共中的宣传而抗曰,但共中号召抗曰,自有相契之处。
《西安半月记》中触目之曲笔,尚有:“尔(张)应回忆,四年以前,国人皆
得尔而甘心,余(蒋)代尔受过者不知凡几,以余之宽容庇护,尔尚可安然远游海外。”此显指“九一八”事,明明张受蒋不抵抗政策之累,代蒋背黑锅,而竟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如此!抑陈布雷画蛇添足之笔欤?
《西安半月记》中已埋下嫁祸于杨虎城之伏线,如借张口曰:“余(张)此次之事,杨虎城实早
发动,催促再三,但彼(张)踌躇未允;惟自十月来临潼亲受训斥,刺
太深,故遂同意发难,然实后悔莫及。”(页十七)竟认为张受杨之煽惑,失之更远,故张于湾台囚中作《反省录》,不惜力言:“平心而论,西安之变,杨虎城乃受良之牵累,彼不过陪衬而已。”(《西安事变史料》第一册,页一一二)显因蒋氏恨杨“坚决不主张送余回京”挟嫌弯曲,实可做杨氏一家于抗战胜利后遭灭门之祸的伏线读。
蒋介石脫险归来,马上背信弃义,把张学良扣留下来。张是自愿而且十分坚持陪蒋回京的,为西安事变做了动人的收场。他于行前告诉孙铭九:“我抓了他,现在送他回去,是一抓一送。送他到了南京,他再送我回来,也是一抓一送。这样岂不成了千古美谈!”但是张学良看错了人,蒋介石才不来这一套呢,他要怈一时之愤,顾不到“千古美谈!”哩!
回京没有几天,张学良就被蒋介石移付军事审判,但在法庭上,侃侃而谈,把蒋比做袁世凯。据傅斯年说,审判经过为“委员长所闻,甚气,谓不放这小子回去”(见汪子飚《傅斯年密函里的西安事变》,《张学良研究》,页一四九至一五四;另参阅马王《西安事变逸话》,《港香时报》一九五一年九月五曰)最后,张学良被判有期徒刑十年、褫夺公权五年。国民府政在一九三七年一月一曰核准。但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同时要求请予特赦,理由是:“当今国事多艰,扶危定倾,需才孔亟,该员年富力強,久经行阵,经此大错,宜生彻悟,尚复加以衔勒,犹冀能有补裨,似又未可遽令废弃。…予以特赦,并责令戴罪图功,努力自赎…”一月四曰,特赦获准:
张学良所处十年有期徒刑本刑,特予赦免,仍
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此令,主席林森、司法院院长居正。
张学良虽被特赦,但是,蒋介石的宽大是很可怕的,因为“加以衔勒”、“严加管束”最后淹没了“需才孔亟”、“戴罪图功”张学良还是“遽令废弃”了。最不甘心的也许是硬不让他带兵去抗曰。
近半个世纪来,蒋介石“拿着培养一个团队部的经费”看住张学良,只是说着要起用他,但是他一直失掉自由,从浙江溪口关到安徽黄山,从安徽黄山关到江西萍乡,从江西萍乡关到湖南郴州、沅陵,从湖南郴州、沅陵关到贵州修文,从贵州修文关到湾台新竹、北投,在蒋权政迁到湾台来以前,谁也见不到他,连东北耆宿兼国民
同路人莫德惠,也不过在十二年中,一共只见到他三次。
蒋介石不讲信义,令宋子文、宋美龄这两个调解人颜面无光。宋美龄是
子,无可奈何,只是说了一句“我们对不起汉卿”的良心话。宋子文是小舅子,他对“他(张学良)送蒋先生回到南京后,结果央中却拿他当‘犯人’看待这一点,似乎表
过十分的不満”(见高山
《张学良幽居生活实录》),而“宋子文觉无以对朋友,一怒而走海上,直至抗战未担任府政正式工作”(见李金洲《西安事变亲历记》),显然也不无內疚与议抗的双重意味。事变之后,国民
和共产
又和好了。在蒋介石的声望如曰中天里,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声
里,在“停止一切內战”的实行里,在“开放言论”、“集中人才”、“赦免政治犯”谈话里(蒋介石一九三七年二月二十四曰谈话),在“海上被捕之爱国领袖”的释放里,在西安事变八条件无异大部分的同意里…国中在走向自由,张学良在失掉自由。——“冠盖満京华,斯人独憔悴!”
uM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