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 10 从挤车说到上海不
在海上出差,天天挤车,至今心有余悸。朋友说,住在海上,就得学会挤车。我怕不是这块料。即使恰好停在面前,我也常常上不了车,刹那间被人
冲到了一边。万般无奈时,我只好退避三舍,旁观人群一次次刺冲,电车一辆辆开走。我发现,海上人挤车确实训练有素,哪怕打扮入时的姑娘,临阵也表现得既奋勇,又从容,令我不知该钦佩还是惋惜。
我无意苛责海上人,他们何尝乐意如此挤轧。我是叹惜挤轧败坏了海上人的心境,使得这些安分守己的良民彼此间却时刻准备着展开琐屑的战斗。几乎每回乘车,我都耳闻
烈的争吵。我自己慎之又慎,仍难免受到挑战。
有一回,车刚靠站,未待我挤下车,候车的人便蜂拥而上,堵住了车门。一个抱小孩的男子边往上挤,边振振有词地连声嚷道:“还没有上车,你怎么下车?!”惊愕于这奇特的逻辑,我竟无言以答。
还有一回,我买票的钱被碰落在地上,便弯
去拾。身旁是一个中年母亲带着她七八岁的女儿。女儿也弯
想帮我拾钱,母亲却对我厉声喝道:“当心点,不要
撞人!”我感激地望一眼那女孩,悲哀地想:她长大了会不会变得像母亲一样蛮横自私?
海上人互不相让,面对外地人却能同仇敌忾。我看见一个农民模样的男子乘车,他坐在他携带的一只大包裹上,
起了公愤,呵斥声此起彼伏:“海上就是被这种人搞坏了!”“扣住他,不让他下车!”我厌恶盲
,但也鄙夷海上人的自大欺生。毕竟海上从来不是幽静的乐园,用不着摆出这副失乐园的愤
姿态。
写到这里,我该承认,我也是一个海上人。据说海上人的家乡意识很重,我却常常意识不到海上是我的家。诚然,我生于斯,长于斯,在这喧闹都市的若干小角落里,蔵着只有我自己知道和铭记不忘的儿时记忆。当我现在偶尔尝到或想起从小熟悉的某几样海上菜蔬的滋味时,还会有一丝类似乡思的情绪掠过心头。然而,每次回到海上,我并无游子归家的亲切感。“家乡”这个词提示着生命的源头,家族的繁衍,人与土地的血
联系。一种把人与土地隔绝开来的装置是不配被称作家乡的。海上太拥挤了,这拥挤于今尤甚,但并非自今曰始。我始终不解,许多海上人为何宁愿死守海上,挤在鸽笼般窄小封闭的空间里,忍受最悲惨的放逐——被阳光和土地放逐。拥挤导致人与人的碰撞,却堵
了人与自然的
。人与人的碰撞只能触发生活的精明,人与自然的
才能开启生命的智慧。所以,海上人多小聪明而少大智慧。
我从小受不了喧嚣和拥挤,也许这正是出于生命的自卫本能。受此本能驱策,当初我才乘考大学的机会离开了海上,就像一个寄养在陌生人家的孩子,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便出发去寻找自己真正的家。我不能说我的寻找有了満意的结果。时至今曰,无论何处,土地都在成为一个愈来愈遥远的回忆。我仅获得了一种海德格尔式的安慰:“语言是存在的家。”如果一个人写出了他真正満意的作品,你就没有理由说他无家可归。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唯有作品不是。对家园的望渴使我终了找到了语言这个家。我设想,如果我是一个心満意足的海上人,我的归宿就会全然不同。
Um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