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记
赫尔曼·黑
(HermannHesse,1877—1962)是本世纪著名德语作家。他的故乡是两次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德国。他的作品反映了动
的欧洲知识分子的苦闷、彷徨。追寻与
惘。黑
是个和平主义者,一次大战爆发,他以席勒《欢乐颂》的诗句“呵朋友,不要这种声音”为题撰文反战,招致德国报界的诽谤,却赢得了罗曼·罗兰的友谊。他于1923年入瑞士国籍,远离尘嚣,稳居乡间,但仍关心德国民人的命运和前途,并以自己的文学创作为继承和发扬德国的进步文化传统作出了贡献。1946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歌德奖。他的著作在全世界的总印数迄今已超过六千万册,这个惊人的数字使黑
成为二十世纪拥有读者最多的一位德语作家。
对于资本主义文明的怀疑与不満,穿贯了黑
的全部著作。如果说他的晚期作品深受我国老庄哲学的影响,思想深奥,看去有如云雾中的庐山的话,他的早期作品则具有自传色彩,宛若清泉般倒映出了他的本来面目,他的思想性格与气质,他的创造力的特点。
《彼得·卡门青》(PeterCamenzind,1904)是黑
的第一部小说,此书出版后立刻受到评论界和读者的一致赞誉,所以也是他的成名作。当时的德国已入进帝国主义阶段,国力強盛而危机四伏;民族主义、沙文主义甚嚣尘上,叔本华和尼采成为新的偶像;以新奇为时髦的风气盛行,各种现代文艺
派应运而生。然而刚刚踏上文坛的黑
却独辟溪径,以浪漫主义的诗意的笔触塑造了彼得·卡门青这样一个不随俗合
的人物,其实也就是黑
本人的写照。小说主人公是瑞士中部山区一个农夫的儿子,少年时好梦想,他进城念完大学,涉足上
社会,终因不能适应都市里资本主义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便“力求从世界和社会返归自然”“他在缩小的范围內重演了卢梭半是大胆勇敢、半是多愁善感的反抗,他将由这条途径成为诗人”(黑
语)。卡门青曾写过一些唯美之义的诗,后来读了莎士比亚、歌德和凯勒,便把自己那些“不成
的幻想的产物”付诸一炬。他旅行意大利和瑞士的山区和农村,到大自然中去寻求谐和。他研究文艺复兴的历史,崇尚人文主义的精神,追随主张助人为乐和救孤济贫的圣徒方济格的足迹,去接近和认识下层民人,最后返回山村。书中的博比是个瘫痪病人,他是卡门青从方济格那里接受了“泛爱众人”的思想后下决心首先去“爱一个人”时遇到的。博比外形丑而心灵美,他承受着不幸的命运,却怀着对生活的“无
念的爱”这就是卡门青所说的人身上的“神
”的东西,也是他所要力求达到的精神境界。作品表明,黑
的理想是通过“个人的人道化”达到世界的人道化;可是历史的进程却证明了他的这种理想只不过是一个幻想的乌托邦罢了。
黑
十四岁进
尔布隆神学院预备班学习、次年即退学,后来在书店当学徒,工余刻苦自学。他发表《彼得·卡门青》时是二十七岁,仍在书店当伙计。这部小说文笔清秀,有的段落是优美的散文或幽静的沉思录,有的段落象一首田园诗或一支狂想曲,诗情画意
融,乡愁、爱情、友谊,各种感情如涓涓细
,从心灵的泉源涌出,哀怨处感人肺腑,幽默处令人捧腹,它至今读者不衰,不是没有原因的。
我第一次读赫尔曼·黑
的书,已经是二十五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我就希望有朝一曰能翻译他的作品,但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再也设有接触过他,只是到了最近几年,才有机会实现自己的这一宿愿。我不是一个专门的文学研究工作者,而仅仅是一个趣兴广泛的涉猎者。以上所述,也只是对黑
这部作品的一点浅识,仅供参考而已。
胡其鼎
Um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