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锅
马桥人没有同宗、同族、同胞一类的说法。同胞兄弟,在他们的嘴里成了“
同锅兄弟”男人再娶,把前
叫作“前锅婆娘”把续弦和填房叫作“后锅婆娘”可以看出,他们对血缘的重视,比不上他们对锅的重视,也就是对吃饭的重视。
知青刚下到马桥,七个人合为一户,
同锅吃饭。七个姓氏七种血缘在当地人看来已经不太重要,唯有一锅是他们决定很多大事的依据。比如每月逢五到长乐街赶场,碰到田里或者岭上的工夫紧,队上决定每锅顶多可以派一个人去赶场,其余的都要留在村里出工。在这个时候,都想上街逛逛的知青们说破破了嘴皮,強调他们并不是一家人,強调他们各有各的赶场权,都是没有用的。他们身后那口共有的锅,无异于他们強辩无效的定案铁证。
有一段时间,一对知青谈爱谈得如火如荼,兴致
地开始了他们幸福的小曰子,便与尚在情网之外的知青分锅吃饭。这倒给他们带来过一次意外的好处。队上分菜油,因为油太少,所以既不按劳动工分来分,也不按人头来分,最终采取一锅一斤的方案,让大家都有点油润一润锅,颇有点有福同享的义道。保管员到知青的灶房里看了看,确证他们有两口锅,便分发了两斤油——比他们预期的多了整整一倍。
他们挥霍无度地
吃一顿油炒饭,幸福地抹着油嘴。
uM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