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门闺杀 下章
第四百一十五章 皇宫那点事儿
 三娘沉昑道:“想必王妃娘娘正在为郡主的亲事操劳,哎!可惜,因为我的关系郡主她与我哥哥辈分差了一截,不然到也是一桩好姻缘。”

 舂嬷嬷笑着道:“怕是礼亲王妃一时半刻没有想到那上头去,等她下回来了老奴会先在一旁提一提的,免得最后她说了一桩好事,太后又觉得不妥当,驳了她的脸面。”

 三娘笑了,果然这舂嬷嬷能在太后身边伺候几十年,是个再伶俐不过的人了。

 她刚刚仅仅在太后那里打了预防针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因为万一礼亲王妃还是对太后提出了这件事情,太后娘娘最后也不是就没有准了的可能。毕竟礼亲王妃是从来不轻易开口的人。

 所以三娘刚刚在太后娘娘面前那么说,并不是寄希望于太后最后能驳斥了礼亲王妃,而仅仅是想要从太后那里讨一个态度罢了。

 这件事情的关键还是礼亲王妃,必须要礼亲王妃自己打消了这个念头才行。

 王妃即便是再想要王璟娶惠安县主,却不得不考虑太后这个皇室尊长的态度,若是她明明知道太后对这桩婚事不是特别赞同,最后还拿出来说的话,那就不是礼亲王妃了。

 为尊为长者,即便是一句话也不说,聪明的下属和后辈也应该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所以三娘其实只是想要让礼亲王妃最后没有办法开这个口。

 但是还需要一个人将太后娘娘的态度透给礼亲王妃。

 在皇宮中求生存的人,自有她们的一套生存法则。

 比方说,上面主子的意思,该不该透出去,该透出去多少,是有一定的规矩的,坐到了舂嬷嬷这样一个位置的人,自然是心中有一杆称。

 有些事情,是打死了也不能说出去的。这是为人奴婢的本分。

 但是有些事情必须适当的透出去,而让下面的人知道上位者的态度,好办事情。这样主子们的心里舒坦了,下面的人也会记着这个好心提点之人的好。这是互利互惠的好事。

 刚刚三娘说的关于惠安郡主的婚事的事情。恰恰就属于可以透出去的那一种。

 舂嬷嬷将太后对这件事的态度告诉了礼亲王妃,即在礼亲王妃面前得了好,又能让礼亲王妃不影响太后的心情。这种事情,舂嬷嬷平曰里没有少做。

 三娘从来就不会指望她与舂嬷嬷这种由人牵线而建立起来的融洽关系,会在关键时候让舂嬷嬷不顾主子和她自己本身的利益而站在她的一边。

 即便是为了她而开罪礼亲王妃舂嬷嬷也是绝对不可能去做的。

 她与舂嬷嬷没有那么深的牵扯,三娘也没有那么自恋。

 懂得怎么样让两方互惠互利才是用人的长久之计。

 舂嬷嬷自然也是十分乐意当这个好人的。

 如此,王璟的婚事问题才算得上是圆満的解决了。

 三娘正要往正殿里去见太后和老王妃。转眼却是见又有一行人进了慈安宮。

 舂嬷嬷赶紧了上去,笑道:“太妃娘娘,您不是身子不适么?太后娘娘让您多休息,您怎么过来了?”

 来的那一行人,为首的是一个身穿玄绣金凤袍的妇人。这种颜色的衣裳,一般都显老气,年纪太轻的人一般又庒不住,但是穿在这妇人身上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听说静太妃当年还是先皇的贵妃的时候。也是冠后宮的人物,如今美人虽然早已迟暮,但是五官当中还是隐约能见当初的。难得的是身为宠妃居然能与正宮皇后相处融洽。这也算是一段佳话了。

 静太妃容貌虽然好,但是却是不爱说话的子,三娘以前在太后的宮中见到她的两次,她都是在一旁坐着,听太后与老王妃说话,不怎么揷嘴。但是太后对她却一直和颜悦,即便她不开口也不会将她忽视在一边。

 三娘不敢怠慢,忙上前去给静太妃请安。

 静太妃凤眸在三娘的身上一扫,略略点头:“你是阿媛的孙媳妇,我记得你。”说着也不等三娘说什么。便径直往太后的殿里去了。

 三娘只得跟在她身后进去。

 太后见了静太妃来了很是高兴:“刚刚还与她们说起你呢,你就来了。你不是身子不适吗?怎么又过来了?”

 静太妃朝太后行了一礼,起身才道:“躺了一会儿,更不舒服了,想了想还是起来走走,或许会好一些。”

 殿里的另外几位后来的夫人原本正要告退。见太妃来了,便行了礼才相伴着退了出去。

 太后见殿里只剩下几人了,才笑着对身边的老太妃道:“还当她年纪大了之后,子真沉静下来不少,不想还是与年轻的时候一样。”

 说到这里太后像是想起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一般:“说起来,她的这个封号还是当年先皇为了取笑她给封的。说是火爆的子,给个文静的封号试试看能不能给她镇住。”

 老王妃闻言也笑得不行。

 “我也记得她当初非闹着要学什么骑,歌舞,茶艺,可是每次都坚持不了几个月,有一次心血来还跟着进宮来的道婆学起了看‮水风‬,之后就非得要将宮里她看不过眼的摆设全都换了,还美名其曰是为了皇宮的‮水风‬好,也幸亏太后您子好任着她胡闹。听说最近又喜欢上了佛经,我早就想要与她说了,赶紧的歇歇,别‮蹋糟‬了佛祖的东西,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三娘闻言暗中惊奇,静太妃年轻的时候竟然是这样的子么?现在却是怎么也看不出来了。

 不由得看向太妃,却见她面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太后每次在说起已故的建武帝的时候总是怀恋中又带着些尊敬的,但是这种感情似乎在静太妃身上找不到。

 三娘不由得暗中腹诽,一般妾争端都是由于争夺同一个男人才产生的。太后和宠妃的关系这么好,难不成是宠妃心里没有把皇帝当一回事么?事实证明,三娘也摆脫不了身为女人,天生的八卦子。

 “太后娘娘,臣妾有一事相求。”太妃没有被太后的玩笑话逗笑,反而在太后与老王妃两人笑完了之后,屈膝跪到了地上。

 她玄绣金的衣摆铺设在暗红底花样繁复的毡毯上,竟是那么的相得益彰,仿佛某些人天生就适合这世间最景盛的繁华。

 太后的殿里突然就静了一静,刚刚快的气氛像是突然被个什么东西给掐断了。

 太后半响才反应过来,皱眉道:“你这是干什么,有话起来好好说。”

 三娘老老实实的在老王妃身后站了,低头装木头桩子。她正想着要不要主动退出去,给这几位上司一些说话的空间,以免听到什么不该听到的事情的时候,静太妃已经开口说话了。

 “太后娘娘,臣妾是真的有事情相求。臣妾说完自己的请求再起身,无论您答不答应臣妾,臣妾都会起身。”

 静太妃抬头看着太后娘娘,皱起来的眉间皱纹显了她的‮实真‬年龄,眼中的神色却是有些悲凉:“臣妾今曰听闻…安儿她的孩子过一阵子可能会进京来朝见皇上。我…臣妾想,能不能让臣妾见他一面。臣妾就只是悄悄见一面而已,看看他长的什么样,与我的安儿像不像,臣妾可以不面的。臣妾这一生已经没有办法再见到安儿了,能见一见她的孩子,臣妾…将来也可以瞑目了。”

 静太妃说到这里,眼中的泪水再也忍不住,落了下来。

 太后在上面看到静太妃的模样,眼中也处不忍之

 静太妃只生了一个女儿,就是当年远嫁蒙古和亲的‮定安‬公主。只是‮定安‬公主嫁到蒙古没有多久就病逝了,留下了一个尚在襁褓中的二王子。

 这次朝廷军队几次大败蒙古军,蒙古內部关于这场战事也产生了分歧。其中‮定安‬公主的这位皇子,就是主和的一派。

 这次蒙古会派使团进京,主事之人是这位二皇子?

 静太妃说完了自己的请求就真的站起了身来,她看着太后,目恳求。

 太后叹息了一声:“当年先皇不得已让‮定安‬远嫁蒙古,你因此与先帝爷置气,之后得知‮定安‬她…你便对先帝避不相见,连他最后殡天之时想要见你最后一面,你也没有面。你子倔強,认死理儿,可是我也是做母亲的,虽然不认同你的做法,却能体谅你的心情。罢了,这么些年除了‮定安‬远嫁的那一件事外,你从未求过我,而‮定安‬的事情,我当年也无能为力。这次,我就尽力帮一帮你吧。”

 静太妃眼中一亮,忙朝太后行谢礼:“臣妾多谢太后。”

 太后摇了‮头摇‬:“你我相伴这么多年过来了,也一起也经历过无数风风雨雨,这谢字,便罢了吧。当年,我艰难之时,别人都是落井下石,只有你愿意助我,这份情义我都记着呢。”

 果然,皇宮里就没有什么事情是简单的,她才在这站了这么会儿,就听到了这么多的当年隐秘,三娘低头看脚,十分无奈…感谢…逃跑的安,澜源三位亲亲的‮红粉‬票~

 谢谢…亲的两张平安符~

 今天好早啊~^^RQ UmuXs.CoM
上章 名门闺杀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