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授勋仪式
第四百三十二章各种心思
“陛下,陈思华当世无人能及,臣等皆不如也。故不能知其可取贼巢如探囊,亦不能如陛下
见其心。臣以为,可使陈新甲修书一封致歉,并使人问思华之意如何。当今中原未靖,家国多事,人才难得。意气用事,于家国不美。”
杨嗣昌先捧了陈燮,这是说到陈燮很牛叉,除了皇帝谁都看不出来陈燮的一颗忠心。现在家国事情多,留下陈新甲吧。这话说的很有意思,反正就是要缓颊。
朱由检也不是要真的废了陈新甲,就是想替陈燮争个面子,现在面子有了,杨嗣昌顺便还捧一把朱由检,又拿家国的事情来说话,朱由检心情大悦之余,觉得有道理。
“就如卿所言吧!另,礼部拟一个章程,陈思华有社稷之功,不可不酬。”这就是要给陈燮封爵了,这一次真的没人有话可说了。
杨嗣昌一看这个情况,当着诸位大臣的面,没有再说什么。等到散朝了,单独求见皇帝。朱由检在书房见了他,杨嗣昌道:“陈思华于陛下忠心不二,窃以为,仅仅封爵尚有不足。”
朱由检一听这话觉得新鲜了,封爵这种事情,英宗以后越来越少了。掰着手指头,就三个文臣封爵了,武将就一个。陈燮现在算是文臣,封爵还不够,难道还要给铁卷丹书?关键这话是从杨嗣昌口中出来的,朱由检好奇之余,心里很开心,大臣之间有斗争不要紧,关键不能为了私情耽误正经事情。杨嗣昌这个态度,朱由检觉得很好。
“爱卿。你以为该如何?”朱由检追问一句,杨嗣昌笑道:“陛下,不妨择一宗室之女。嫁之。”这话一出来,朱由检狠狠的一怔。脑子里一转,明白了。陈燮不是没正
么?换成以前,朱由检是一点想法都没有的,但是现在有个公主已经长大了,到了可以嫁人的时候了。杨嗣昌这个建议,真是很对朱由检的心思。为啥这么说呢?陈燮太能耐了,这货上马能带着军队打到沈
,下马能把一个山东省弄成财税大户。这货要是有点别的什么心思呢?当皇帝的。不可能真正的去相信一个人,要不怎么说是孤家寡人呢。
但是让陈燮娶了公主,那意义就不一样了,是一家人了。
“爱卿且下去,朕再想想。”朱由检心动了,转身找到周皇后这里,听说皇帝来了,周皇后带着人在门口
接,朱由检见她便上前拉着手道:“皇后,朕有个事情跟你商量。”
看朱由检这么严肃。周皇后也纳闷,跟着进去坐下后朱由检道:“陈思华
平建奴巢
,功在社稷。念其为国征战多年,至今尚未娶
。朕
以公主嫁之,皇后可有异议?”
周皇后一听这话,皱眉道:“先帝未有待嫁之公主啊?”周皇后还以为他惦记的是天启的女儿,怎么想都没有合适的。朱由检笑道:“朕之公主如何?”周皇后傻了,当今公主最大的才十一岁,长平公主。十一岁啊,就算是明朝的人结婚早,也没有十一岁结婚的公主先例吧?
朱由检继续道:“朕知道。长平尚幼,但是朕心里着急啊。陈燮固然忠心。但始终是外臣。就算朕不疑他,诸位大臣也会说话。登州营宇內无敌。山东近在京畿,朕不可不为陈思华考虑,以免朝臣诟病之。”
对于皇权来说,一旦你构成了威胁,那就没啥情面可讲的。陈燮在朱由检看来,忠诚问题不大。但是这个事情,从来都是莫须有的事情。
周皇后还是一脸的不解,朱由检继续解释道:“长平虽然小,但是民间十一岁成婚者,也不是没有。朕以为,只要大臣们不反对,这事情就能促成。朕安心了,陈思华也能安心为国处理,为朕办事。再者,此事也不急一事嘛,等陈思华回来了,事情定下来,明年办也可以。”
总而言之,朱由检现在最担心的还是陈燮这个人,只要他愿意娶公主,一切都不是问题了。这是很明显的道理,周皇后岂有不明白的意思。
“既然皇上已经下了决心,臣妾也没意见。只是,陈思华那里,会不会有问题?是不是派个人去问一问他的意思?免得到时候他拒绝了,皇家的颜面须不好看。”
“嗯,是这个道理,朕这就派人去问一问。”朱由检连连点头,想来想去,不知道该派谁去好,还是周皇后道:“杨伯祥与陈思华
好,可派他去辽东劳军,顺便提一句。”
朱由检一听这话,觉得是个好主意,让人给杨廷麟招来,夫
俩个他行个礼,搞的杨廷麟不知所措的要跪下道:“陛下、娘娘。这是要折煞臣么?”
朱由检笑而不语,还是周皇后道:“杨卿家,皇上和本宮,有事情托给你办,故有此一礼。”接着周皇后把事情这么一说,杨廷麟第一感觉得很荒唐,哪有十一岁的公主要说亲的。仔细一想,站在文臣的立场上,他明白了。这事情,对陈燮来说,没什么坏处。甚至是好事,因为陈燮现在,已经到了人臣能立的功劳的巅峰了。
“如此,臣应下了,明曰便往辽东去。”杨廷麟答应了,这事情确实有助于大明社稷的稳定,没有拒绝的道理。皇帝夫
俩再行了一个谢礼,杨廷麟侧人受了半礼。
皇帝和大臣们在惦记陈燮的时候,有人也在惦记陈燮。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月如白玉洒在林荫之间的光淡淡的,披着招牌红色披风的红娘子,独自一人在院子里吹着寒风。山寨还是那个山寨,就是变得残破了一些。当初那些人,散去之后,陆陆续续的又回来了一些。后来又有新加入的人,山寨的规模反而比以前大了。
回到山寨的红娘子,很又成为了这些人的头领,本来就是一些活不下去的人,凑在一起求生存的机会。蛇无头不行,所以大家一看红娘子又回来了,因为过去的事情,都很信服她,于是再次推她为首领。
山寨不大,全部人口加起来也就是一千多,红娘子这两年的积蓄,都买了粮食救济,但也仅仅是杯水车薪。舂节之后,河南再次面临残酷的旱情,山里开荒种的庄稼,基本上没啥收成了。老天爷再不下雨,可以预见今年的河南又是一个赤地千里的灾年。
红娘子觉得自己无能,不能带着大家一起度过灾荒。城市里的老爷们,根本就不管百姓的死活。粮食的价格一再高涨,她那点积蓄早就见了底。难道还要重
旧业去打家劫舍?还是举着大旗去造反,谋一个吃饭活命的机会?
犹豫再三,红娘子没有主意。回到四面漏风的屋子里,翻出一封信来。这是她刚回来的时候,写信给陈燮汇报自己的事情,然后的陈燮还真的回了一封信。信里的陈燮说的很清楚,大明未来几年,连续的干旱可以预见。这不是什么很难预见的事情,历史上的汉朝,景帝和武帝年间,就出现过连续多年越来越冷,天灾接二连三的时期。这是大自然的规律,跟老天爷无关。河南的问题会很严重,不要指望自己能解决这么多人吃饭的问题,这种事情一般都是家国来出面,地方员官还得勤勉任事才能妥善解决的难题。
信中还提到,开封、洛
,都有联合商号的办事处,有事情拿个陈燮的印章去,保证能得到想要的帮助。换成以前的红娘子,保准不会信这个鬼话。该造反还得造反,世间不公的事情太多了。但是陈燮在信中強调,世间从来都是不公平的,这个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在明朝,仕民几乎是一分为二的时代。普通小民,要想活下去,不造反,就得指望有个好员官来帮助他们。
很明显,河南的员官做不到,造反的话,老百姓有条活路,谁愿意去干这杀头的买卖。红娘子在山东呆过,知道带着大家去山东,保证比造反有未来和保证的时候,自然不会选择去造反了。仔细的再读了一遍陈燮的信,红娘子觉得还是相信这个家伙比较靠谱,山东的蝗灾,他就应对的很好嘛。
心里有了主意,红娘子还是不想睡,看着天上的月亮,就像那个家伙的眼睛。这混蛋的眼睛,看人的时候,真是不知道收敛啊。哪下
朝哪看,但就是讨厌不起来。
想起那个人的手,在身上放肆的时候,红娘子的心跳提速,浑身微微的发热。忍不住的缩进被子里,用被子盖住脑袋,免得叫月亮看见自己
漾的神态,被那混蛋也知道了。似乎,这月亮就是他的眼睛嘛。女人的脑
,有时候就是很怪。
第二天一早,红娘子便起来了,马上了官道,奔着开封就去了。进城的时候,最后一点铜钱被门口的士兵收了税,红娘子想到很就能见到那家伙,意外的没生气。
uM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