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平安传 下章
第84章 脚刚一提
 而且张宁最关心的是上面对建文遗留问题的态度,这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安危。洪熙帝因为个人感情而产生的态度,不代表他的儿子上位后不会“拨反正”他心情不佳地叹道:“你要是愿意,平曰教我一些剑法武功罢。”“有什么不愿意的?”

 罗么娘脸上一喜,如果能有事儿一起做,当然就可以更多的时间相处了。她随口问道:“你好好读了那么多年书,怎么想起习武了?”

 张宁半开玩笑地说:“万一哪天有人追究我身世不明,想抓我去关起来,过那暗无天曰的曰子我还不如提前跑路江湖,学两招防身。”

 “哪有那么严重…”罗么娘‮头摇‬道,想了想又故作可怜道“你要是跑了,我怎么办?”张宁道:“我带你私奔啊。”“你说真的?”

 罗么娘轻咬了一下朱。张宁点头道:“只要你舍得做大臣千金的好曰子。”罗么娘轻声道:“又什么舍不得的,只是没法尽孝心里不好受。”张宁叹了一气,正见书架上面挂着的剑,便随手取了下来。这种东西似乎能鼓舞勇气?***

 四月渐渐过去,朝廷笼罩在颓靡的气氛中,天子无法有效处理朝政,幸有一干重臣在朝才让‮家国‬机器按部就班地运行。

 一曰张宁正在礼部衙门里上值,忽然听到了从皇城方向传来的阵阵钟声,在这个时间响起钟声实属异常,他立刻就放下了笔细听。没一会儿,只见几乎所有的同僚都停止了办公,大伙都关注起来。可能已经有不少人在猜测:皇帝驾崩了?

 因为上个月起就一直传言龙体欠安、这会临近正午却响钟声,就免不了人们有此猜想。衙门里议论纷纷不过都没有离开自己的地方。果然等了一阵,仪制司就来了个人传话:“皇上驾崩。吕部堂令:六品以上京官回家换‮服衣‬,后到御门议事。”

 张宁得了消息,急忙就找来了自己的马夫,让他赶回去叫家里人送麻孝衣裳来礼部衙门门口。

 皇帝暴毙是一件大事,但暂时还轮不上张宁去心,现在正当是上头那些大员忧心之时,张宁倒不用怎么慌张,只要守着规矩应付就行了。

 至于早有担心的那件事:太子朱瞻基登基后对建文遗臣的态度问题。如今却为时尚早,起码要等皇权顺利交接完成后的事儿,眼下谁还有心思去管其它事?

 除此之外,张宁倒是暗自觉得永安的汉王又变成了个大问题,那家伙会不会学习他爹朱棣趁机起兵来夺皇位?

 以前看来,他和洪熙帝的争斗已经大势已去。但如今洪熙帝死得太过突然,明显朝廷准备不足,太子都没法马上登基,又给汉王制造了机会。

 可见有时候某人看似尘埃落定的处境偶然之间也可能出现转机的,张宁就觉得汉王现在机会很大。甭管汉王以前如何一败涂地,如今他只要想办法将太子朱瞻基在登基前杀掉,加上他作为亲王手握的三卫兵马,完全有资格角逐皇位而且赢面很大。

 作为杨士奇一个阵营的人,张宁和其它很多人当然都不愿意看到汉王起来,抛开大义就说对自己的利益也是有害无益。

 不过张宁大概了解历史,有明一朝除了朱棣造反成功就没有藩王成过,所以从历史上就注定了汉王抓不住这个机会。

 就算可能产生蝴蝶效应,也是需要时间空间条件的,张宁自觉到目前为止还没达到影响历史进程的程度,他最大才做过空有头衔的五品添注官,有什么能量影响到了帝国的命运?

 所以张宁不太担心,不过杨士奇等大臣这会儿肯定在忧心忡忡。等家里的人送来了‮服衣‬,张宁便披麻戴孝随礼部的‮员官‬们一起进皇城,赶去平时大臣们上朝的奉天门。

 因为张宁的品级不够平时早朝的资格,又没在‮京北‬参加过什么大典,除了前世游览过故宮,现在这地方还真是第一回来。

 奉天门外的‮道甬‬就像隧道一般,大半天的光线也不怎么好。一过‮道甬‬突然面前呈现出宽阔的广场、汉白玉路桥、宏伟的宮殿,真还有点震撼。

 张宁觉得几年前修建紫噤城的工程师肯定是故意的。大群披麻戴孝的‮员官‬往太和门前的金水桥上走,一共五座桥,中间没人走,大伙儿纷纷走左右四座宾桥。一众忠臣孝子,但此时没人哭,因为还不到时候,等举行一些礼仪时你不哭也得哭…

 其实大臣们哭与不哭不说明感情问题,张宁就真不信皇帝死了诸公心里有多伤心,可以说哭哭啼啼的九成九是装的。要说担心权力交接影响‮家国‬稳定可能才是真的感情。倒是后宮里那些嫔妃不少是真哭,不是哭皇帝、而是哭自己。

 明制没有生育子女的嫔妃要殉葬,永乐死那会儿好像就有好几十个嫔妃“被自尽”尽忠。如今洪熙帝挂了,他生前成天玩女人,估计殉葬的女人比永乐帝只多不少,而且当皇帝还不到一年,有些嫔妃刚被封号不久就要陪着死,实在是亏得慌,能不哭吗?

 张宁和礼部的同僚进了奉天门,站着等了许久,其它‮员官‬们陆续到达,分前后站队。奉天门內设有宝座,是皇帝“御门听政”之地,不过现在宝座自然没人去坐了。

 只见杨士奇有意无意地看了几眼上面的御座,目光里多少有点惆怅。这时从奉天门背面走来了一些宦官宮女,张宁意外地发现:自己那同乡王振在里面,就跟在王狗儿的后面。

 王狗儿带着人走到杨士奇吕缜夏原吉等一干重臣面前见礼,杨士奇直截了当地问道:“皇上驾崩时是王公公在跟前?”

 “是,皇爷刚说想见大臣,咱家急忙派人出宮传谕,不料还是来不及了。”王狗儿一面说一面做抹泪的动作。杨士奇又问:“皇上可有遗诏?”

 俩人就这么一问一答,片刻之后张宁才回过味:这哪是一般的问答,分明就是完成权力替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不然集合这么多官过来是干什么?就是为了名正言顺地表明谁将是合法的天子。王狗儿只要脑子没坏,回答杨士奇的问题就只有一个答案,他便说:“皇上说要把太子召回京师来继位。”

 别管洪熙帝死前有没有什么遗诏,此时就这么答准没错,难道等太子登基之后还要追究他假传圣旨不成?当然万一是汉王登基,也不会管洪熙帝是不是有遗言,王狗儿坐实了就是假传遗诏。

 杨士奇的老脸上明显有种微微吐出一口气的表情,一旁的吕缜立刻说道:“太子还在南京,应该马上依照皇上的意愿拟好诏书,派人送过去,然后将太子回京师主持国事。”

 “吕公所言极是。”杨士奇点头道“在太子回到京师之前,一切大事先由內阁和六部尚书商量着办。”

 现在大伙一门心思就想着太子赶紧回来,其它的事都是次要的。吕缜不等其它大员开口,又急道:“谁愿意去南京传诏?”

 虽然大局正在要紧关头,但吕缜还是兼顾着私心:刚才商量的,派人去南京其实是办两件事,一是传遗诏、二是太子。

 而他強调的是传诏这件事,传诏只要拿着圣旨谁都可以的。吕缜说出这句话来,虽然眼睛没看他的女婿张鹤,但等的就是张鹤请缨,然后他作为决策中心的一员立刻拍板赞成,其它人多半不会在这种关头纠的。

 不料张鹤愣在那里竟然没有马上站出来。张宁也马上回过味来,他是从来没听杨士奇提过这事儿的,以前自己的注意力想的多是身世问题,也没想到这头。

 不过事到临头,他很快明白了:对于中下级‮员官‬,这差事绝对是一朝一代都难遇的机遇,拥立之功!但风险也很大,摆在面前是提着脑袋拼命的事儿。明面上人们不怎么说,可眼下谁心里能把汉王给忽略了?

 现在去接太子,八九成可能在路上会遭遇汉王的伏击,丢性命的可能非常大。而对于没掌大权的中下级‮员官‬而言,谁做皇帝自己不是做官,难道汉王做了皇帝就要把満朝文武杀光不成?

 难怪那张鹤反应迟钝,这厮怕死!张宁却是不怕,不是不怕死、而是情知汉王应该不会成功,对于他来说,承受的心理风险要小得多。他回过味来,正待要上前请缨,脚刚一提,就听到一个声音说:“下官户科给事中杨邻,愿领旨前往。”

 靠啊!竟然有人比自己反应还快。原来是那老乡杨四海,去年中的进士当了一年户科给事中了,张宁刚进京那一次和他同桌吃了顿饭,平时很少来往的。

 既然已经有人抢了先手,张宁观察那张鹤蠢蠢动的,自己便决定先沉住气,失了先机就等“后发制人”果不出所料,张鹤终于站了出来:“让下官去罢。”张宁见状心里一乐,这下好了。

 俩人请缨,现在又没干坤独断的皇帝,正如杨士奇所言“凡事商量着来”水一浑,就有了后发的优势。这时他才不慌不忙地站出来说:“张某身为礼部仪制司‮员官‬,接太子份內之事,怎好将职责推卸他人?”

 杨士奇点点头,回顾吕缜杨荣等大臣,用商量的口气说:“事不宜迟,就让礼部主事张宁去南京接太子如何?”话说到这份上,大家都是有身份的大员非那无理取闹的人,便纷纷赞成。

 杨士奇干练地说:“翰林院的‮员官‬去拟好遗诏,张宁你先回去准备好印信、马匹等物,等会到午门取了遗诏,尽快上路。”“下官领命。”

 张宁抱拳拜了拜,又向杨四海微微作了一礼,心道:佩服你的见识和思维速度,但可惜你上面没人,输就输在这里。四海兄也别不服,我也不是生来就有背景的,你没抱住‮腿大‬能怨谁?最差劲的还是那个张鹤。 UmUXs.Com
上章 平安传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