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空人历险记
已全本
作者:佚名 更新:2017/9/13
人们在推倒那座有塔楼的旧房子,要在这地方建造新公寓。第一天收工以后,工人们去找冰啤酒喝,要冲掉喉咙里的灰尘,这些陈灰都是从吉普斯总督时代留下来的了。一整天,经过这里的人无不停下一会儿看看拆房子;如今放了学,成群结队地站在人行道上看的小朋友更多了。男孩女孩或者是放了学在回家,或者是回了家又出来上杂货店买东西,或者是出来逛逛,到这条安静而宽敞的街上来看拆旧房子。
-
中外历史
已全本
作者:佚名 更新:2017/9/13
十万个为什么之中外历史
-
坟
已全本
作者:鲁迅 更新:2017/9/13
鲁迅的杂文被世人称为“史诗”,他在艺术上突出地运用史笔,生动形象地引据事实,表达自己的是非爱憎,指陈时弊,论证古今。通过杂文,鲁迅显现出他不屈不挠与旧势力战斗到底的革命形象。他的杂文或严峻凛然,或清新隽永,或锋芒毕露,或意味深长,多姿多彩不拘一格,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旧中国的社会历史面貌。本书为“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之一,选编了鲁迅先生的经典杂文。
-
朝花夕拾
已全本
作者:鲁迅 更新:2017/9/13
《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也就是鲁迅的往事。《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一本散文集。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散文集。是一本必读的散文集。是一本如良师益友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来兴味盎然,而且随着年岁的增加,我们总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味道来,这就是鲁迅作品的魅力之所在。全书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构成。本书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展现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叙述情切感人,又有机地糅进了大量的描写、抒情和议论,文笔优美清新,所以被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散文。
-
呐喊
已全本
作者:鲁迅 更新:2017/9/13
鲁迅小说集《呐喊》,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
野草
已全本
作者:鲁迅 更新:2017/9/13
《野草》写于“五四”后期,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散文诗集。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一篇。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这样的战士》、《淡淡的血痕中》、《一觉》等篇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与愤懑;《影的告别》、《死火》、《墓碣文》等篇描绘了对自我深刻解剖之后的迷茫心境;《希望》、《死后》等篇写出了对未来的疑惧,深刻地表现出作者的人生哲学。语言俏奇瑰丽,意象玄妙奇美。(选自《辞海》)同样,鲁迅自己曾经说过,自己一生的哲学都在《野草》里了。还叮嘱青年的读者说现在让他们理解自己的思想是苦难的,但是可以学习其中一些写景的文章,比如《秋夜》,《雪》,《腊叶》。
-
二心集
已全本
作者:鲁迅 更新:2017/9/13
《二心集》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鲁迅在1930年-1931年间所写的杂文三十七篇。末附《现代电影与有产阶段》译文一篇
-
老张的哲学
已全本
作者:老舍 更新:2017/9/13
《老张的哲学》描写了20年代前后北京各阶层市民的生活及思想感悟。主人公老张,是旧北京一个无恶不作的无赖恶棍。他身兼兵、学、商三种职业,信仰回、耶、佛三种宗教;他信奉的是“钱本位而三位一体”的人生哲学,“老张哲学”的内涵和实质是赤裸裸的市侩哲学。 《老张的哲学》是老舍独特艺术个性形成的一个起点。老舍的幽默有自己的特点,其作品中的幽默总带着难以掩饰的或浓或淡、或隐或现的悲剧色彩,他的幽默是使人啼笑皆非的幽默,在微笑中藏着苦涩的幽默,是唤起人们同情的幽默,是具有丰富语言技巧的幽默。
-
牛天赐传
已全本
作者:老舍 更新:2017/9/13
作家老舍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老舍能纯熟地驾驭语言,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老舍笔下的人物性格鲜明,细节真实,再加之语言讽刺幽默,诙谐轻松,作品深受人民喜爱。为纪念老舍诞辰110周年,隆重推出《老舍小说精汇》。《牛天赐传》(精装)为系列之一,收录的是长篇小说《牛天赐传》。小说写一夫妇看到门口有一个小孩子。这个孩子是老天爷给的,就叫牛天赐。天赐什么都不会做,养父母一死,他就玩完了。怎么办……
-
小坡的生日
已全本
作者:老舍 更新:2017/9/13
小坡的生日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长篇童话,作品以生活在南洋的男孩小坡和他的妹妹为主人公,讲述了小坡生活中的有趣故事,故事后半段完全是小坡的梦境,但也隐含了作者对南洋种种现实弊端的嘲讽。老舍在“我怎样写《小坡的生日》”文中说道:“希望还能再写一两本这样的小书,写这样的书使我觉得年轻,使我快活;我愿永远作‘孩子头儿’。对过去的一切,我不十分敬重;历史中没有比我们正在创造的这一段更有价值的。我爱孩子,他们是光明,他们是历史的新页,印着我们所不知道的事儿——我们只能向那里望一望,可也就够痛快的了,那里是希望。”
-
猫城记
已全本
作者:老舍 更新:2017/9/13
一架飞往火星的飞机在碰撞到火星的一刹那机毁人亡,只剩下“我”幸存下来,却被一群长着猫脸的外星人带到了他们的猫城,开始了艰难的外星生活。猫人也有历史,拥有两万多年的文明,在古代,他们也与外国打过仗,而且打胜过,可是在最近五百年中,自相残杀的结果叫他们完全把打外国人的观念忘掉,而一致的对内,导致文明的退化。而“我”亲眼目睹了一场猫人与矮子兵的战争,以猫城全城覆没而结束了这座私欲日益彭胀的外星文明古城。 作者借猫人混乱生活和丑恶行径的描写,对旧中国国民的劣根性作了淋漓尽致的剖析,并间接抨击了统治中国的国民党政权腐败、无能的内政外交。而猫人的全族毁灭,也显露了作者对民族前途的瞻望染有比较浓厚的悲观色彩,这反映了作者不断寻求真理过程的曲折和内心的矛盾痛苦。《猫城记》在思想倾向上的复杂性和艺术表现的特异性,使它长期以来引起不同的评价。
-
老舍自传
已全本
作者:老舍 更新:2017/9/13
老舍,巴金称他为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曹禺说他是中国当代的‘人杰’;政府授过他人民艺术家称号;朱光潜认为他的小说屈指可数……。是的,《骆驼祥子》畅销美国,《茶馆》震动欧洲,老舍在世界文学中自有他的地位。人们期望更多地了解老舍,了解他的经历、性情、思想、人格……。这就需要传记:他传、自传,不止一种。
-
故事新编
已全本
作者:鲁迅 更新:2017/9/13
《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以远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而写就的短篇小说集,包括他在不同时期所写的8篇作品。这些作品的语言秉承鲁迅先生的一贯文风,幽默风趣,婉而多讽。故事的内容虽来源于历史,但只是用了一点因由,经作者随意点染,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一副绝妙奇趣的画卷。
-
彷徨
已全本
作者:鲁迅 更新:2017/9/13
《彷徨》收入鲁迅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首篇《祝福》写于1924年2月16日,末篇《离婚》写于1925年11月6日,实际的时间跨度是一年半多。
-
四世同堂
已全本
作者:老舍 更新:2017/9/8
《四世同堂》,是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原名:舒庆春)所创作的长篇中文小说。中文原版分为3个部分,共100段,总计近80万字。英文版的中译本,对于中文版,包含了最后的13段,在结构上是完整的,但是总共只有50万字,比原稿少了一半左右的内容。 值得每一代中国人阅读的文学经典,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珍藏的民族记忆。老舍:它是我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
骆驼祥子
已全本
作者:老舍 更新:2017/9/8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是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另有同名电影、电视、话剧等。
-
茶馆
已全本
作者:老舍 更新:2017/9/8
话剧《茶馆》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不朽的名著,1957年完成;1958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排,此剧以茶馆作为社会缩影,透过半个世纪的世事变化,由70多个角色演出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局面。 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在清朝灭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还揭示了刘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全剧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
千只鹤
已全本
作者:川端康成 更新:2017/9/8
1968年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从多方面反映了作家创作的独特风格。同时,《千只鹤》也是一部十分复杂、非常容易引起歧义的小说。 如果仅仅从情节上来看的话,这部小说写的是不道德的乱伦。三谷菊治的父亲是个著名的茶道师匠,他生前与一位叫栗本近子的女人有染,后来又钟情于太田夫人,而且由于后者而疏远了前者,但前者仍出入于三谷家。在三谷先生去世四年之后的一天,在栗本近子举行的一次茶会上,太田夫人与菊治不期而遇,太田夫人思恋她的昔日情人三谷,竟移情于他的儿子菊治,菊治也接受了这一不道德的爱,在圆觉寺附近的一家旅馆过了一夜。后来太田夫人似乎出于负罪感的恐惧而自杀。太田夫人的女儿文子在代母谢罪和以后与菊治的接触中又成为母亲的分身,继续对菊治作了“奉献”。千加子原本要把她的一个女弟子雪子这位纯洁的处女介绍给菊治,后来雪子渺无踪影。最后只有那位左乳上长着巴掌大的黑痣而且长着毛成了中性人的栗本近子仍按原来的生活方式生活下去
-
贝克特戏剧选
已全本
作者:贝克特 更新:2017/9/8
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萨缪尔·巴克利·贝克特是爱尔兰著名作家、评论家和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69年)。他兼用法语和英语写作,他之所以成名或许主要在于剧本,特别是《等待戈多》(195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 《等待戈多》惊人的成功,反倒使贝克特声名狼藉,他不能不继续写下去,蒙受着这种惩罚。当这出戏首先在伦敦(英文译本)、然后在迈阿密、最后在纽约上演时,贝克特对美国导演艾兰·史奈德说,成功或失败对他来说完全无关紧要。到1980年,《等待戈多》已经在美国演出了几十场,旧金山的实验剧团还为滞留在圣昆丁的难民和参加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的人们演出。于是人们匆匆忙忙将贝克特称作荒诞派作家,认为他和欧仁·尤内斯库和品特同属一个“流派”;评论家和报界也发现他的戏剧虽然令人困惑、沮丧,但又非常重要,并指出这出戏的杂耍渊源和对爱尔兰民间漫画艺术的借鉴。威维安·梅西埃称它是“一出任何事情都没有发生过的双料戏”。
-
癌症楼
已全本
作者:索尔仁尼琴 更新:2017/9/8
197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作品癌症楼,作者索尔仁尼琴,这是一部充满象征和隐喻的作品。“癌症楼也叫做13号样楼”。科斯托格洛托夫经过二十几年的军队、劳改营、流放地的生活后,他得了癌症,直至奄奄一息才好不容易住进了癌症楼。接受放射治疗后,他的病情渐渐好转。但是,下一个疗程的“激素疗法”将使他失去性能力。在多年劳改、流放、沉冤蒙难的日子中,他已淡忘了女人,当他来到“癌症楼”治疗的时候,性意识在他身上猛醒,强烈的情欲,本能的欲望,成为生命力后标志…… 本书是一部呼唤人性的人道主义作品,同时又是剖析社会“毒瘤”、反思时代和历史的作品。凭借《癌症楼》作家在197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女士及众生相
已全本
作者:海因里希·伯 更新:2017/9/8
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因里希·伯尔获奖理由“作品具有对时代的广泛透视和对人物细腻的塑造,并有助于德国的文学复兴”代表作"女士及众生相" HeinrichBoll是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著名小说家,1917年出生于科隆的一个雕刻师家庭。1939年,伯尔进入科隆大学学习日尔曼语言文学,但不久即被征召入伍,服兵役直至1945年。战争期间,他曾随军队到过法国、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1945年4月被俘虏,9月获释,回到科隆大学继续学习。 伯尔的文学创作从1947年开始,著名作品有《列车正点到达》《一声不吭》《九点半钟的台球》《一个小丑的看法》等等。1971年出版的《莱尼和他们》是伯尔最优秀的作品,被称为“伯尔小说创作的皇冠”。1972年,伯尔因“作品具有对时代的广泛透视和对人物细腻的塑造,并有助于德国的文学复兴”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
水与土
已全本
作者:夸西莫多 更新:2017/9/8
195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塞尔瓦多·S·夸西莫多丛书;本书收诗歌170余首。分别选自《水与土》、《消逝的笛音》、《瞬息间是夜晚》、《日复一日》、《乐土》和《给予和获得》等诗集。这些诗篇,情愫绵绵,神采飞动,无论状景、咏物、或抒写现实世界,或缅怀往昔,都饱含了诗人的热忱。他用浓烈的感情,涂抹时代生活的悲剧,又把热烈憧憬的理想,涸染在感情的多种色彩之中。他的每一首诗,字里行间无不涌动着激荡的情怀。
-
雪国
已全本
作者:川端康成 更新:2017/9/8
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雪国》是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它也是作者在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时被评奖委员会提到的三部小说之一。另外两部是《古都》和《千只鹤》。岛村虽然研究一些欧洲舞蹈,但基本上是个坐食祖产、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他从东《雪国》京来到多雪的上越温泉旅馆,结识在那里出卖声色的驹子,驹子年轻貌美,不但能弹一手好三弦,还努力记日记,他们之间虽说是买卖关系,但驹子对岛村表现了比较真挚的感情;岛村则认为二人无非是露水姻缘,人生的一切均属徒劳。驹子对岛村表示理解,嘱他“一年来一次就成,带夫人来也欢迎,这样可以持久”。岛村一共来雪国3次,同驹子在一起,驹子对他则伺候饮食,陪同游玩。尽管这一切都按艺妓制度计时收费,但岛村追求驹子的美貌,驹子则赏识岛村的大度和学识。两人之间也流露了互相爱慕之情,最后挥手而别
-
古都
已全本
作者:川端康成 更新:2017/9/8
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古都》为作家在晚年于1962年发表的一部中篇小说。书名“古都”指的是日本京都。 《古都》基本上表现出日本传统的美学思想,借由京都在战后的人事内外在的情事纠葛、失散姐妹的离合情怀、男女的爱恋、传统的媒妁婚姻。并配以日本传统祭典所表现的内在拘谨心理意识之外显,而透露出日本文化中的物哀、风雅、与幽玄的独特美感。 小说的一大特色是描述了京都的多个节日,包括平安神宫的时代祭、葵祭、鞍马寺的伐竹会、祇园祭、“大字”篝火仪式等。小说中还以京都的各处名胜为背景,演绎人物的故事。 佐田千重子是佐田太吉郎与佐野阿繁夫妇的女儿,这对夫妇在京都开了一间店经营和服批发生意。千重子现在20岁了,好多年来都已经知道她是太吉郎与阿繁所认养的弃婴。在八坂神社的一次偶然遭逢,使千重子知道她有一位双胞胎姐妹苗子,并知道苗子住在京都背面北山的杉村,而且工作在北山之北的杉林区。千重子和苗子十分相似的外貌把手织机店“大友”的长男大野秀男给搞糊涂了。秀男是一位日本传统的编织工,也是千重子的暗中追求者。秀男由于地位差距而不敢向千重子表达爱意,转而追求苗子,被苗子婉拒,因为苗子知道秀男心中爱慕的是千重子。 最后千重子依据日本传统的媒妁之言相亲,招赘同业大店“水木商店”的长子水木龙助进门,希望借由龙助的商业经营能力来帮助扶持太吉郎与阿繁夫妇早已经营不善的和服批发生意,而龙助的弟弟真一是千重子儿时的玩伴。不管人情世故如何的变化,有古都之称的京都,还是一如往常底随春夏秋冬的变化在历史中流转。
-
局外人
已全本
作者:阿尔贝·加缪 更新:2017/9/8
1957年阿尔贝·加缪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局外人》是法国作家加缪的成名作,同时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杰出作品之一,该书以一种客观记录式的”零度风格”,粗线条地描述了主人公默而索在荒缪的世界中经历的种种荒缪的事,以及自身的荒诞体验。从参加母亲的葬礼到偶然成了杀人犯,再到被判处死刑,默而索似乎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冷漠的理性的而又非理性的存在着,他像一个象征性的符号,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存在,又像是一个血红色的灯塔,具有高度的警示性。 然而,局外人现象的产生无疑是由那个世界本身所孕育的,默而索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外部原因。本书写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个时期,西方世界正处于战争的恐慌之中,人们对社会充满迷惘,精神没有归宿。默而索们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他们孤独、痛苦、冷漠,但又不甘于被现实的世界如此凌迫,于是他们变成了世界的局外人,自我成了自我的陌生人。他们以冷漠来反抗生活,却最终未能逃脱在命运面前的惨败,悲剧是注定的,但蔑视悲剧的态度却让他成了一名挑战荒缪的英雄。
-
鼠疫
已全本
作者:阿尔贝·加缪 更新:2017/9/8
阿尔贝·加缪是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其代表作《鼠疫》是一部以象征手法写出的哲理小说,与作者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局外人》(1942年发表)同是加缪最重要的代表作,均被列为现代世界文学名著。小说讲述阿尔及利亚的奥兰发生瘟疫,突如其来的瘟疫让人不知所措。政客狂妄无知,掩饰诿过,甚至想利用灾难来获取利益,原来过著委靡不振生活的小人物,凭著黑市门路,为人民带来各种禁品,突然成为了城中的风云人物;小百姓恐慌无助、自私贪婪,每天都只是过著颓废生活。瘟疫城市被重重封锁,无人能够自由进出,被困在城中的人民,朝思暮想着住在城外的亲朋好友,一位到城公干的记者,被迫过著无亲无友的生活,只有寄望参与自愿队消磨时间。主角Riaux医师这时挺身而出救助病人,与一些同道成了莫逆之交,不过自己的妻子却远在疗养院,生死未卜。这部小说所表达的人生观是自己的生命已经不再重要,群体的生命才有意义,个人的利益已经不具意义,群体的利益才具意义。
-
有产业的人
已全本
作者:约翰·高尔斯 更新:2017/9/8
1932年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的《福尔赛世家》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有产业的人》中的主人公索米斯被作者称为“福尔赛军队的先锋”。他把一切东西都当作商品、当作资本,每看见一幅名画、一件古玩,总要想到这在拍卖行里能拍卖上多少钱;他买地造屋,首先考虑的是地价会不会上涨,房子将来能不能卖上高价。在对待妻子伊琳的态度上,更加明显地暴露了这种观念。他看中了美女伊琳,想占为己有,便用金钱收买了伊琳的后母,达到了目的。但他并没有把伊琳看作有独立人格的人,只是象收藏名画一样占有她,自己则由于"在全伦敦人面前感到是这个尤物的占有者“而沾沾自喜,自觉身价百倍”。婚后,他象保护自已的财产一样紧盯着她,不让她与别人接触。当他发现伊琳不爱他、甚至恨他时,他认为这简直是违反了一切法律中最基本的规定--财产法,便想在乡下造一所别墅把她禁锢起来。当伊琳爱上建筑师波辛尼以后,他坚决不同意离婚,而用蛮横手段“行使了丈夫的权力”,还卑鄙地利用建筑别墅的财务纠纷向法院控告波辛尼,造成了波辛尼走投无路、神志恍惚、被马车撞死的悲剧。小说对于福尔赛一家表面上一团和气、你来我往,骨子里勾心斗角、互相猜忌、幸灾乐祸的自私心理,也作了细致的揭露。
-
布登勃洛克一家
已全本
作者:托马斯·曼 更新:2017/9/8
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布登勃洛克一家》是德国作家托马斯·曼(1875—1955)早期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它通过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在经济、社会地位和道德等方面的衰落和瓦解,深刻地揭示了德国市民社会灭亡的必然趋势。作品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描写手法深微细致、丰富多姿,好像现实生活复现在我们眼前,却又比现实生活来得集中、来得完美。1929年,作者本人以这部篇幅极至浩瀚的小说获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评委会曾赞誉此书为“德国首部格调高雅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
孤独与深思
已全本
作者:苏利·普吕多 更新:2017/9/8
1901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孤独与深思是由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所写,苏利·普吕多姆的诗歌长于提示人心灵演算的隐秘、幽微的感受和体验。更长于分析,无论是灵感诗还是哲理诗,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由于他创作上的成就,1881年,他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01年,瑞典学院为了“特别表彰他的诗作,它们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把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他。
-
你往何处去
已全本
作者:显克维支 更新:2017/9/8
1905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你往何处去》是波兰作家显克微支于1896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反映公元1世纪,罗马暴君尼罗统治时期,罗马的异教与基督教之间的斗争,揭示基督教徒殉道的主题。尼罗为了欣赏大火,便下令焚烧罗马城。事后,嫁祸于基督徒,大肆搜捕,并把他们押到斗兽场供猛兽啮噬。暴君下令将基督徒黎吉亚公主裸体缚于牛角上,然后令勇士威尔史与牛搏斗。青年将领维尼裘斯飞身进入斗兽场,呼吁市民主持正义,保全公主的生命。在市民的一片鼓噪声中,尼罗不得不答应。事后,他仍秘密搜捕基督徒彼得。彼得在逃离罗马的途中巧遇基督。他跪在地上问道:“主啊!你往何处去?”基督答道:“因为你离开我的子民,我现在要到罗马重竖十字架去。”彼得明白基督的启示,遂返回罗马,不几天,就被暴君钉死在十字架上。他临刑前,预言罗马将大乱,尼罗必诛,基督教必昌。小说歌颂了基督徒彼得的勇敢、乐观的殉道精神。作者把罗马帝国颓废时期的社会描绘得淋漓尽致,把基督教的信仰和道德与征服多神教的情景写得恰如一幅图画。作品获1905年诺贝尔文学奖,被译成30余种文字,并被改编成电影在各国上演,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