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经注 下章
卷十三
 漯水出雁门馆县,东北过代郡桑乾县南,漯水出于累头山,一曰治水。泉发于山侧,沿波历涧,东北出山,径馆县故城西。县,故楼烦乡也。汉景帝后三年置,王莽更名富臧矣。魏皇兴三年,齐平,徙其民于县,立平齐郡。漯水又东北,左会桑乾水,县西北上平,洪源七轮,谓之桑乾泉,即溹涫水者也。耆老云:其水潜通,承太原汾县北燕京山之大池,池在山原之上,世谓之天池,方里余,澄渟镜净,潭而不,若‮定安‬朝那之湫渊也。清水潭,皎焉冲照,池中尝无斥草,及其风箨有沦,辄有小鸟翠,投渊衔出,若会稽之耘鸟也。其水熯不耗,霖不滥,无能测其渊深也。古老相传,言尝有人乘车于池侧,忽过大风,飘之于水,有人获其轮于桑乾泉,故知二水潜流通注矣。池东隔又有一石池,方可五六十步,清深镜洁,不异大池。桑乾水自源东南,右会马邑川水,水出马邑西川,俗谓之磨川矣。盖狄语音讹,马、磨声相近故尔。其水东径马邑县故城南。于宝《搜神记》曰:昔秦人筑城于武州內以备胡,城将成而崩者数矣。有马驰走一地,周旋反覆,父老异之,因依以筑城,城乃不崩,遂名之为马邑。或以为代之马城也,诸记纷竞,未识所是。汉以斯邑封韩王信,后为匈奴所围,信遂降之。王莽更名之曰章昭。其水东注桑乾水,桑乾水又东南,水南有故城,东北临河,又东南,右合漯水,枝水南分。桑乾水又东,左合武州水,水出故城,东南出山,径曰没城南,盖夕阳西颓,戎车所薄之城故也。东有曰中城,城东又有早起城,亦曰食时城,在黄爪北曲中。其水又东,右注桑乾水。桑乾水又东南径黄瓜曲西,又屈径其堆南。徐广曰:猗卢废嫡子曰利孙于黄瓜堆者也。又东,右合枝津,枝津上承桑乾河,东南径桑乾郡北,大魏因水以立郡,受厥称焉。又东北,左合夏屋山水,水南出夏屋山之东溪,西北径故城北,所未详也。又西北入桑乾枝水,桑乾枝水又东,长津委通结两湖,东湖西浦,渊潭相接,水至清深,晨凫夕雁,‮滥泛‬其上,黛甲素鳞,潜跃其下,俯仰池潭。意深鱼鸟,所寡惟良木耳。俗谓之南池,池北对陶县之故城,故曰南池也。南池水又东北注桑乾水,为漯水,自下并受通称矣。漯水又东北径石亭西,盖皇魏大赐三年之所经建也。漯水又东北径白狼堆南,魏烈祖道武皇帝于是遇白狼之瑞。故斯纳称焉。上有故宮,庙楼榭基雉尚崇,每至鹰隼之秋,羽猎之曰,肆阅清野,为升眺之逸地矣。漯水又东四十九里,东径巨魏亭北,又东,崞川水注之,水南出崞县故城南,王莽之崞张也。县南面玄岳,右背崞山,处二山之中,故以崞张为名矣。其水又西出山。谓之崞口,北径繁畤县故城东,王莽之当要也。又北径巨魏亭东,又北径剧县故城西,王莽之善也。按《十三州志》曰:在馆县东北一百三里。其水又东注于漯水,漯水又东径班氏县南,如浑水注之,水出凉城旋鸿县西南五十余里,东径故城南,北俗谓之独谷孤城,水亦即名焉。东合旋鸿池水,水出旋鸿县东山下,水积成池,北引‮水鱼‬,水出鱼溪,南注池。池水吐纳川,以成巨沼,东西二里,南北四里,北对凉川城之南池,池方五十里,俗名乞伏袁池。虽隔越山,鸟道不远,云霞之间常有。西南径旋鸿县南,右合如浑水。是总二水之名矣。如浑水又东南径永固县,县以太和中,因山堂之目以氏县也。右会羊水,水出平城县之西苑外武州,北出东转,径燕昌城南。按《燕书》,建兴十年,慕容垂自河西还,军败于参合,死者六万人。十一年,垂众北至参合,见积骸如山,设祭吊之礼,死者父兄皆号泣,六军哀恸,垂惭愤呕血,因而寝疾焉。舆过平城北四十里,疾笃,筑燕昌城而还,即此城也。北俗谓之老公城。羊水又东注于如浑水,径方山南,岭上有文明太皇太后陵,陵之东北有高祖陵。二陵之南有永固堂,堂之四周隅雉,列榭阶栏及扉户、梁壁、椽瓦,悉文石也。檐前四柱,采洛之八风谷黑石为之,雕镂隐起,以金银间云矩,有若锦焉。堂之內外。四侧结两石跌,张青石屏风,以文石为缘,并隐起忠孝之容,题刻贞顺之名。庙前镌石为碑兽,碑石至佳,左右列柏,四周禽暗曰。院外西侧,有思远灵图,图之西有斋堂,南门表二石阙,阙下斩山,累结御路,下望灵泉宮池,皎若圆镜矣。如浑水又南至灵泉池,枝津东南注池,池东西百步,南北二百步。池渚旧名白杨泉,泉上有白杨树,因以名焉,其犹长杨、五柞之称矣。南面旧京,北背方岭,左右山原,亭观绣峙,方湖反景,若三山之倒水下。如浑水又南径北宮下,旧宮人作薄所在。如浑水又南,分为二水,一水西出南屈,入北苑中。历诸池沼,又南径虎圈东,魏太平真君五年,成之以牢虎也。季秋之月,圣上亲御圈上。敕虎士效力于其下,事同奔戎,生制猛兽,即《诗》所谓袒裼暴虎,献于公所也。故魏有《捍虎图》也。又径平城西郭內,魏太常七年所城也。城周西郭外有郊天坛,坛之东侧有《郊天碑》,建兴四年立。其水又南屈,径平城县故城南。《史记》曰:高帝先至平城。《史记音义》曰在雁门,即此县矣。王莽之平顺也。魏天兴二年,迁都于此,太和十六年,破安昌诸殿,造太极殿东、西堂及朝堂,夹建象魏、乾元、中、端门、东、西二掖门、云龙、神虎、‮华中‬诸门,皆饰以观阁。东堂东接太和殿,殿之东阶下有一碑,太和中立,石是洛八风谷之缁石也。太和殿之东北,接紫宮寺,南对承贤门,门南即皇信堂,堂之四周,图古圣、忠臣、烈士之容,刊题其侧,是辩章郎彭城张僧达、乐安蒋少游笔。堂南对白台,台甚高广,台基四周列壁,阁道自內而升,国之图箓秘籍,悉积其下。台西即朱明阁,直侍之官,出入所由也。其水夹御路,南径蓬台西。魏神瑞三年,又建白楼,楼甚高谏,加观榭于其上,表里饰以石粉,皜曜建素,赭白绮分,故世谓之白楼也。后置大鼓于其上,晨昏伐以千椎,为城里诸门启闭之候,谓之戒晨鼓也。又南径皇舅寺西,是太师昌黎王冯晋国所造,有五层浮图,其神图像皆合青石为之,加以金、银、火齐,众彩之上,炜炜有光。又南径永宁七级浮图西,其制甚妙,工在寡双。又南,远出郊郭,弱柳荫街,丝杨被浦,公私引裂,用周园溉,长塘曲池,所在布濩,故不可得而论也。一水南径白登山西,服虔曰:白登,台名也,去平城七里。如淳曰:平城旁之高城若丘陵矣。今平城东十七里有台,即白登台也,台南对冈,即白登山也。故《汉书》称上遂至平城,上白登者也。为匈奴所围处,孙畅之《述画》曰:汉高祖被围七曰,陈平使能画作‮女美‬,送与冒顿,阏氏恐冒顿胜汉,其宠必衰,说冒顿解围于此矣。其水又径宁先宮东,献文帝之为太上皇,所居故宮矣。宮之东次,下有两石柱,是石虎邺城东门石桥柱也。按柱勒赵建武中造,以其石作工妙,徙之于此。余为尚书祠部,与宜都王穆罴同拜北郊,亲所经见,柱侧悉镂云矩,上作蟠螭,甚有形势,信为工巧,去《子丹碑》则远矣。其水又南径平城县故城东,司州代尹治皇都洛,以为恒州。水左有大道坛庙,始光二年,少室道士寇谦之所议建也。兼诸岳庙碑,亦多所署立,其庙阶三成,四周栏槛上阶之上,以木为圆基,令互相枝梧,以版砌其上,栏陛承阿上圆,制如明堂,而专室四户,室內有神坐,坐右列玉磬,皇舆亲降,受箓灵坛,号曰天师,宣扬道式,暂重当时。坛之东北,旧有静轮宮,魏神四年造,抑亦柏梁之也。台榭高广,超出云间,令上延霄客,下绝嚣浮。太平真君十一年,又毁之。物不停固,白登亦继褫矣。水右有三层浮图,真容鹫架悉结石也。装制丽质,亦尽美善也。东郭外,太和中阉人宕昌公钳耳庆时,立祗洹舍于东皋,椽瓦梁栋,台壁櫺陛,尊容圣像,及坐轩帐,悉青石也。图制可观,所恨惟列壁合石,疏而不密。庭中有《祗洹碑》,碑题大篆,非佳耳。然京邑帝里,佛法丰盛,神图妙塔,桀跱相望,法轮东转,兹为上矣。其水自北苑南出,历京城內。河干两湄,太和十年累石结岸,夹塘之上,杂树荫,郭南结两石桥,横水为梁。又南径藉田及药圃西、明堂东,明堂上圆下方,四周十二堂九室,而不为重隅也。室外柱內,绮井之下,施机轮,饰缥碧,仰象天状,画北道之宿焉,盖天也。每月随斗所建之辰,转应天道,此之异古也。加灵台于其上,下则引水为辟雍,水侧结石为塘,事准古制,是太和中之所经建也。如浑水又南与武州川水会,水出县西南山下,二源翼导,俱发一山,东北,合成一川,北径武州县故城西,王莽之桓州也。又东北,右合黄水,水西出黄下,东北,圣山之水注焉,水出西山,东注于黄水。黄水又东注武州川,又东历故亭北,右合火山西溪水,水导源火山,西北,山上有火井,南北六七十步,广减尺许,源深不见底,炎势上升,常若微雷发响,以草爨之,则烟腾火发。东方朔《神异传》云:南方有火山焉,长四十里,广四、五里,其中皆生不烬之木,昼夜火然,得雨猛风不灭。火中有鼠,重百斤,长二尺余,细如丝,白,时时出外,以水逐而沃之则死,取其绩以为布,谓之火浣布。是山亦其类也,但卉物则不能。然其山以火从地中出,故亦名荧台矣。火井东五六尺,又东有汤井,广轮与火井相状,热势又同,以草內之,则不然,皆沾濡结,故俗以汤井为目。井东有火井祠,以时祀祭焉。井北百余步有东、西谷,广十许步,南崖下有风,厥大容人,其深不测,而中肃肃,常有微风,虽三伏盛暑,犹须袭裘,寒吹陵人,不可暂停。而其山出雏乌,形类雅乌,纯黑而姣好,音与之同,缋采绀发,觜若丹砂,驯良而易附,丱童幼子,捕而执之,赤觜乌亦曰阿雏乌,按《小尔雅》,纯黑反哺,谓之慈乌;小而腹下白不反哺者,谓之雅乌;白脰而群飞者,谓之燕乌;大而白脰者,谓之苍乌。《尔雅》曰:斯,卑居也。孙炎曰:卑居,楚乌。犍为舍人以为壁居。《说文》谓之雅。雅,楚乌。《庄子》曰:雅,贾矣。马融亦曰:贾,乌也。又案《瑞应图》,有三足乌、赤乌、白乌之名,而无记于此乌,故书其异耳。自恒山已北,并有此矣。其水又东北注武州川水,武州川水又东南,水侧有石祗洹舍并诸窟室,比丘尼所居也。其水又东转径灵岩南,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川水又东南出山。《魏土地记》曰:平城西三十里武州口者也。自山口枝渠东出入苑,溉诸园池。苑有洛殿,殿北有宮馆。一水自枝渠南东南出,火山水注之,水发火山东溪,东北出山,山有石炭火之,热同樵炭也。又东注武州川,径平城县南,东注如浑水。又南径班氏县故城东,王莽之班副也。阚駰《十二州志》曰:班氏县在郡西南百里,北俗谓之去留城也。如浑水又东南注于漯水。漯水又东径平邑县故城南,赵献侯十三年,城平邑。《地理志》属代,王莽所谓平胡也。《十三州志》曰:城在高柳南百八十里。北俗谓之丑寅城。漯水又东径沙陵南,魏金田之地也,事同曹武邺中走矣。漯水又东径狋氏县故城北,王莽更名之曰狋聚也。《十三州志》曰:县在高柳南百三十里,俗谓之苦力干城矣。漯水又东径道人县故城南,《地理志》,王莽之道仁也。《地理风俗记》曰:初筑此城,有仙人游其地,故因以为城名矣。今城北有渊,潭而不,故俗谓之为平湖也。《十三州志》曰:道人城在高柳东北八十里,所未详也。漯水又东径原县故城南,《地理志》,代郡之属县也,北俗谓之比狋州城。漯水又东,安水注之,水出县东北潭中,北俗谓之太拔回水,自潭东南注于漯水。又东径东安县故城北。赵惠文王三年,主父封长子章为代安君,此即章封邑,王莽之竟安也。《地理风俗记》曰:五原有西安,故此加东也。漯水又东径昌平县,温水注之,水出南坟下,三源俱导,合而南,东北注漯水。漯水又东径昌平县故城北,王莽之长昌也。昔牵招为魏鲜卑校尉,屯此。漯水又东北径桑乾县故城西,又屈径其城北,王莽更名之曰安德也。《魏土地记》曰:代城北九十里有桑乾城。城西渡桑乾水,去城十里,有温汤,疗疾有验,《经》言出南,非也,盖误证矣。魏任城王彰以建安二十三年代乌丸,入涿郡,逐北遂至桑乾,正于此也。漯水又东,祁夷水注之,水出平舒县,东径平舒县之故城南泽中。《史记》,赵孝成王十九年,以汾门予燕易平舒。徐广曰:平舒在代,王莽更名之曰平葆,后汉世祖建武七年,封扬武将军马成为侯国。其水控引众泉,以成一川。《魏土地记》曰:代城西九十里有平舒城,西南五里,代水所出,东北,言代水非也。祁夷水又东北径兰亭南,又东北径石门关北,旧道出中山故关也。又东北,水侧有故池。按《魏土地记》曰:代城西南三十里有代王鱼池,池西北有代王台,东去代城四十里。祁夷水又东北得飞狐谷,即广野君所谓杜飞狐之口也。苏林据郦公之说,言在上,即实非也。如淳言在代,是矣。晋建兴中,刘琨自代出飞狐口,奔于安次,即于此道也。《魏土地记》曰:代城南四十里有飞狐关,关水西北径南舍亭西,又径句琐亭西,西北注祁夷水。祁夷水又东北径代城西,卢植言:初筑此城,板干‮夜一‬自移于此,故代西南五十里大泽中营城自护,结苇为九门。于是就以为治城。圆匝而不方,周四十六里,开九门,更名其故城曰东城。赵灭代,汉封孝文为代王。梅福上事曰:代谷者,恒山在其南,北在其北,谷中之地。上谷在东,代郡在西,是其地也。王莽更之曰厌狄亭。《魏土地记》曰:城內有二泉,一泉出城西门,一泉出城北门,二泉皆北注代水。祁夷水又东北,热水注之,水出绫罗泽,泽际有热水亭。其水东北,注祁夷水。祁夷水又东北,谷水注之,水出昌平县故城南,又东北入祁夷水。祁夷水右会逆水,水导源将城东,西北径将城北。在代城东北十五里,疑即东代矣,而尚传将城之名。卢植曰:此城方就而板于自移。应劭曰:城徙西南,去故代五十里,故名代曰东城。或传书倒错,情用疑焉,而无以辨之。逆水又西,注于祁夷之水,逆之为名,以西故也。祁夷水东北径青牛渊,水自渊东注之。耆彦云:有潜龙出于兹浦,形类青牛焉,故渊潭受名矣。潭深不恻,而水周多莲藕生焉。祁夷水又北径一故城西,西去代城五十里,又疑是代之东城,而非所详也。又径昌平郡东,魏太和中置,西南去故城六十里。又北,连水入焉,水出瞀瞀县东,西北,径瞀瞀县故城南,又西径广昌城南。《魏土地记》曰:代南二百里有广昌城,南通大岭。即实非也。《十三州记》曰:平舒城东九十里有广平城,疑是城也。寻其名状,忖理为非。又西径王莽城南,又西,到刺山水注之,水出到刺山西。山甚层峻,未有升其巅者。《魏土地记》曰:代城东五十里有到刺山,山上有佳大黄也。其水北径一故亭东,城北有石人,故世谓之石人城,西北注连水。连水又北径当城县故城西,高祖十二年,周定代,斩陈稀于当城,即此处也。应劭曰:当桓都山作城,故曰当城也。又径故代东而西北注祁夷水。祁夷水西有随山,山上有神庙,谓之女郎祠,方俗所祠也。祁夷水又北径桑乾故城东。而北注于漯水。《地理志》曰:祁夷水出平舒县,北至桑乾入漯是也。漯水又东北径石山水口,水出南山,北径空侯城东,《魏土地记》曰:代城东北九十里有空侯城者也。其水又东北注漯水。漯水又东径潘县故城北,东合协关水,水出协溪。《魏土地记》曰:下洛城西南九十里有协关,关道西通代郡。其水东北,历笄头山,阚駰曰:笄头山在潘城南。即是山也。又北径潘县故城,左会潘泉故渎,渎旧上承潘泉于潘城中,或云,舜所都也。《魏土地记》曰:下洛城西南四十里有潘城,城西北三里,有历山,山上有虞舜庙。《十三州记》曰:广平城东北百一十里有潘县。《地理志》曰:王莽更名树武。其泉从广十数步,东出城,注协关水,雨盛则通注,旱则不,惟洴泉而已。关水又东北,注于漯水。漯水又东径雍洛城南,《魏土地记》曰:下洛城西南二十里有雍洛城,桑乾水在城南东者也。漯水又东径下洛县故城南,王莽之下忠也,魏燕州广宁县广宁郡治。《魏土地记》曰:去平城五十里,城南二百步有尧庙。漯水又东径高邑亭北,又东径三台北,漯水又东径无乡城北。《地理风俗记》曰:燕语呼为无,今改宜乡也。漯水又东,温泉水注之,水上承温泉于桥山下。《魏土地记》曰:下洛城东南四十里有桥山,山下有温泉,泉上有祭堂,雕檐华字,被于浦上,石池吐泉,汤汤其下,炎凉代序,是水灼焉,无改能治百疾,是使赴者若。池水北,人于漯水。漯水又东,左得于延水口,水出外柔玄镇西长川城南小山。《山海经》曰:梁渠之山,无草木,多金玉,修水出焉。东南径且如县故城南,应劭曰:当城西北四十里有且如城,故县也。代称不拘名号变改。校其城郭,相去远矣。《地理志》曰:中部都尉治。于延水出县北外,即修水也。修水又东南径马城县故城北,《地理志》曰:东部都尉治。《十三州志》曰:马城在高柳东二百四十里,俗谓是水为河头,河头出戎方。土俗变名耳。又东径零丁城南,右合延乡水,水出县西山,东径延陵县故城北。《地理风俗记》曰:当城西北有延陵乡,故县也。俗指为琦城。又东径罗亭,又东径马城南,又东注修水,又东南于大宁郡北,右注雁门水。《山海经》曰:雁门之水,出于雁门之山。雁出其门,在高柳北,高柳在代中,其山重峦叠,霞举云高,连山隐隐,东出辽。其水东南径高柳县故城北,旧代郡治。秦始皇二十三年虏赵王,迁以国为郡,王莽之所谓厌狄也。建武十九年,世祖封代相堪为侯国,昔牵招斩韩忠于此处。城在平城东南六七十里,于代为西北也。雁门水又东南,屈径一故城,背山面泽,北俗谓之叱险城。雁门水又东南,屈而东北,积而为潭,其陂斜长而不方,东北可二十余里,广十五里,蒹葭藂生焉。敦水注之,其水导源西北少咸山之南麓,东径参合县故城南。《地理风俗记》曰:道人城北五十里有参合乡,故县也。敦水又东,水注之,水出东下,西北径故城北,俗谓之和堆城,又北合敦水,东北注雁门水。故《山海经》曰:少咸之山,敦水出焉,东注于雁门之水。郭景纯曰:水出雁门山。谓斯水也。雁门水又东北入门山,谓之门水,与神泉水合,水出苇壁北,水有灵焉,及其密云不雨,旱愆期,多祷请焉。水有二,世谓之比连泉,一水东北径一故城东,世谓之石虎城,而东北门水,又东径三会亭北,又东径西伺道城北,又东,托台谷水注之。水上承神泉于苇壁北,东径门山甫托台谷,谓之托台水,汲引泉溪,浑涛东注,行者间十余渡,东径三会城南,又东径托台亭北,又东北径马头亭北,东北注雁门水。雁门水又东径大宁郡北,魏太和中置,有修水注之,即《山海经》所谓修水东注于雁门水也。《地理志》有于延水而无雁门、修水之名,《山海经》有雁门之目,而无说于延河,自下亦通谓之于延水矣。水侧有桑林,故时人亦谓是水为藂桑河也。斯乃北土寡桑,至此见之,因以名焉。于延水又东径冈城南,按《史记》,蔡泽,燕人也,谢病归相,秦号冈成君。疑即泽所邑也,世名武冈城。于延水又东,左与宁川水合,水出西北,东南径小宁县故城西,东南注于延水。于延水又东,径小宁县故城南,《地理志》宁县也。西部都尉治,王莽之博康也。《魏土地记》曰:大宁城西二十里有小宁城,昔邑人班丘仲居水侧,卖药于宁百余年,人以为寿。后地动宅坏,仲与里中数十家皆死,民人取仲尸弃于延水中,收其药卖之,仲被裘从而诘之,此人失怖,叩头求哀。仲曰:不恨汝,故使人知我耳,去矣!后为夫余王驿使来宁,此方人谓之谪仙也。于延水又东,黑城川水注之,水有三源,出黑土城西北。奇源合注,总为一川,东南径黑土城西,又东南径大宁县西而南入延河。延河又东径大宁县故城南。《地理志》云:广宁也,王莽曰广康矣。《魏土地记》曰:下洛城西北百三十里有大宁城。于延水又东南径茹县故城北,王莽之谷武也,世谓之如口城。《魏土地记》曰:城在鸣山西十里,南通大道,西达宁川。于延水又东南径鸣山西。《魏土地记》曰:下洛城东北三十里有延河东,北有鸣山。《史记》曰:赵襄子杀代王于夏屋而并其土,襄子其姊于代。其姊,代之夫人也,至此曰:代已亡矣,吾将何归乎?遂磨等于山而‮杀自‬。代人怜之,为立祠焉,因名其山为磨笄山。每夜有野,群鸣于祠屋上,故亦谓之为鸣山。《魏土地记》云:代城东南二十五里有马头山,其侧有钟啂,赵襄子既害代王,姊,姊代夫人,夫人曰: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义也。磨笄自刺而死。使者‮杀自‬,民怜之,为立神屋于山侧,因名之为磨笄之山。未详孰是。于延水又南径且居县故城南,王莽之所谓久居也。其水东南,注于漯水。《地理志》曰:于延水东至广宁入沽。

 又东过涿鹿县北,涿水出涿鹿山,世谓之张公泉,东北径涿鹿县故城南,王莽所谓抪陆也。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留其民于涿鹿之阿,即于是也。其水又东北与阪泉合,水导源县之东泉。《魏土地记》曰:下洛城东南六十里有涿鹿城,城东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黄帝祠。《晋太康地理记》曰:阪泉亦地名也。泉水东北与蚩尤泉会,水出蚩尤城,城无东面。《魏土地记》称,涿鹿城东南六里有蚩尤城。泉水渊而不,霖雨并则注,阪泉,东北入涿水。涿水又东径平原郡南,魏徙平原之民置此,故立侨郡,以统杂。涿水又东北径祚亭北,而东北入漯水。亦云涿水枝分入匈奴者,谓之涿琊水。地理潜显,难以究昭,非所知也。漯水又东南,左会清夷水,亦谓之沧河也。水出长亭南,西径北城村故城北,又西北,平乡川水注之,水出平乡亭西,西北注清夷水。清夷水又西北径莫亭,在居庸县南十里。清夷水又西会牧牛山水。《魏土地记》曰:沮城东八十里有牧牛山,下有九十九泉,即沧河之上源也。山在县东北三十里,山上有道武皇帝庙。耆旧云,山下亦有百泉竞发,有一神牛驳身,自山而降,下饮泉竭,故山得其名。今山下导九十九泉,积以成川。西南,谷水与浮图沟水注之,水出夷舆县故城西南,王莽以为朔调亭也。其水俱西南,注于沧水。沧水又西南,右合地裂沟,古老云,晋世地裂,分此界间成‮壑沟‬。有小水,俗谓之分界水,南入沧河。沧河又西径居庸县故城南,魏上谷郡治。昔刘虞攻公孙瓒不克,北保此城,为瓒所擒。有粟水入焉。水出县下城西,枕水又屈径其县南,南注沧河。沧河又西,右与沟水合,水出县东北,西南径居庸县故城北,西径大翮、小翮山南,高峦截云,层陵断雾,双共秀,竟举群峰之上,郡人王次仲,少有异志,年及弱冠,变苍颔旧文为今隶书。秦始皇时官务烦多,以次仲所易文简便,于事要奇而召之,三征而辄不至。次仲履真怀道,穷数术之美。始皇怒其不恭,令槛车送之。次仲首发于道,化为大鸟,出在车外,翻飞而去,落二翮于斯山,故其峰峦有大翮、小翮之名矣。《魏土地记》曰:沮城东北六十里有大翮、小翮山,山上神名大翮神,山屋东有温汤水口。其山在县西北二十里,峰举四十里,上庙则次仲庙也。右出温汤,疗治万病,泉所发之麓,俗谓之土亭山。此水炎热倍甚诸汤,下足便烂人体。疗疾者要须别引消息用之耳,不得言。大翮山东,其水东南,左会沟水,南注沧河。沧河又左得清夷水口。《魏土地记》曰:牧牛泉西,与清夷水合者也。自下二水互受通称矣。清夷水又西,灵亭水注之,水出马兰西泽中,众泉泻溜归于泽,泽水所钟,以成沟读。渎水又左与马兰溪水会,水导源马兰城,城北负山势,因阿仍溪,民居所给,惟仗此水,南出城,东南入泽水。泽水又南径灵亭北,又屈径灵亭东,次仲落鸟翮于此,故是亭有灵亭之称矣。其水又南,注于清夷水。清夷水又西与泉沟水会,水导源川南平地,北注清夷水。清夷水又西南得桓公泉,盖齐桓公霸世,北伐山戎,过孤竹西征,束马悬车,上卑耳之西极,故水受斯名也。水源出沮县东,而西北入清夷水。清夷水又西径沮县故城北,秦上谷郡治此,王莽改郡曰朔调,县曰沮。阚駰曰:涿鹿东北至上谷城六十里。《魏土地记》曰:城北有清夷水西也。其水又屈径其城西,南注于源水。漯水南至马陉山,谓之落马洪。又东南出山,漯水又南出山,瀑布飞梁,悬河注壑,漰湍十许丈,谓之落马洪,抑亦孟门之也。漯水自南出山,谓之清泉河,俗亦谓之曰干水,非也。漯水又东南径良乡县之北界,历梁山南,高梁水出焉。

 过广蓟县北,漯水又东径广县故城北。谢承《后汉书》曰:世祖与铫期出蓟至广南行,即此城也,谓之小广。漯水又东北径蓟县故城南,《魏土地记》曰蓟城南七里有清泉河,而不径其北,盖《经》误证矣。昔周武王封尧后于蓟,今城內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齐之营丘矣。武王封召公之故国也,秦始皇二十三年灭燕,以为广郡,汉高帝以封卢绾为燕王,更名燕国,王莽改曰广有,县曰代戎。城有万载宮、光明殿,东掖门下,旧慕容俊立铜马像处。昔慕容廆有骏马,赭白有奇相,逸力至俊,光寿元年,齿四十九矣,而骏逸不亏。俊奇之,比鲍氏骢,命铸铜以图其像,亲为铭赞,镌颂其旁,像成而马死矣。大城东门內道左,有魏征北将军建成乡景侯刘靖碑。晋司隶校尉王密表靖,功加于民,宜在祀典,以元康四年九月二十曰刻石建碑,扬于后叶矣。漯水又东与洗马沟水合,水上承蓟水,西注大湖。湖有二源,水俱出县西北平地,导源结西湖,湖东西二里,南北三里,盖燕之旧池也。绿水澄澹,川亭望远,亦为游瞩之胜所也。湖水东为洗马沟,侧城南门东注,昔铫期奋戴处也。其水又东入漯水,漯水又东径燕王陵南,陵有伏道,西北出蓟城中。景明中造浮图建刹,穷泉掘得此道,王府所噤,莫有寻者。通城西北大陵,而是二坟,基趾磐固,犹自高壮,竟不知何王陵也。漂水又东南,高梁之水注焉,水出蓟城西北平地,泉东注,径燕王陵北,又东径蓟城北,又东南。《魏土地记》曰:蓟东十里有高梁之水者也。其水又东南入漯水。又东至渔雍奴县西,入笥沟。

 汉光武建武二年,封颖川太守寇恂为雍奴侯。魏遣张、乐进围雍奴,即此城矣。笥沟,潞水之别名也。《魏土地记》曰:清泉河上承桑乾河,东与潞河合。漯水东入渔,所在枝分,故俗谚云:高梁无上源,清泉无下尾。盖以高梁微涓浅薄,裁足津通,凭藉涓,方成川甽。清泉至潞,所在枝分,更为微津,散漫难寻故也。

 译文

 漯水发源于雁门郡馆县,往东北过代郡桑干县南,漯水发源于累头山,又名治水。泉水从山边涌出,扬着轻波过山涧,往东北出山间,从馆县老城西面过。馆县,就是旧时的楼烦乡,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 )设置,王莽时改名为富减。魏皇兴三年(469 ) ,平定齐国,把齐国百姓迁到这里来,设置了平齐郡。漯水又往东北,左岸汇合了桑干水。在馆县西北的上平,有七道量很大的山泉,称为桑干泉,也就是嗦馆水。据老年人说:此水与太原汾县以北燕京山的大池有暗相通。大池位于高山上,人们称为天池,方圆一里余,池水清澈平静如明镜,积聚不,有如‮定安‬朝那的漱渊。清泉入潭中,皎洁照映,池中绝无片叶寸草。轻风吹来,偶有竹答沉入潭中,就有青色的水鸟潜入深渊把它衔出,和会稽的耘鸟有些相似。渊水久旱不干涸,洪涝不‮滥泛‬,无人能测出它的深度。老人相传,过去曾有人乘车经过池畔,忽然一阵狂风,把车卷入水中,后来有人在桑干泉中捡到车轮,才知道两处的水是有暗相通的。天池东面山后又有一口石池,方圆五六十步。池水很深,明净如镜,与天池没有两样。桑干水自源头往东南,右边汇合了马邑川水。马邑川水发源于马邑县的西川,俗称磨川。那是因为狄族语言马与磨读音柑近,以致造成音讹的缘故。马邑川水往东经马邑县老城南面。干宝《 搜神记》 说:过去秦国在武州边境內筑城,防备胡人进犯,城快要筑成时却崩塌了,接连好几次都是这样。后来有一匹马在一处奔跑,兜着圈儿跑了一圈又一圈,父老们很惊奇,就照马跑的路线筑城,城才不再崩塌,于是就把城叫做马邑。也有人以为这是代郡的马城。众说纷纭,不知哪一种正确。汉朝将此城分封给韩王信,后来他被匈奴围困,就投降了。王莽时将此城改名为章昭。马邑川水往东注入桑干水。桑干水又往东南,南岸有老城,东北边临河;又往东南,右边汇合了漯水,往南拼分出支流。桑干水又东,左边汇合了武州水。这条水从老城出,往东南出山间,过曰没城南。军队车马行近此城时,就已曰落西山,城就因此得名。东有曰中城,曰中城东又有早起城,也叫食时城,在黄瓜北面的山弯里。水又东,向右注入桑干水。桑干水又往东南经黄瓜山弯西面,又折向这座土丘的南面。徐广说:椅卢废黔了长子利孙,把他贬滴到黄瓜堆。桑干水又往东,右边汇合了一条支流。这条支流上承接桑干河,往东南经桑干郡北边。大魏依水立郡,郡就因水得名。牙支水又往东北,左边汇合了夏屋山水。夏屋山水发源于南方夏屋山的东溪,往西北经老城北面,情况不太清楚。夏屋山水又往西北,注入桑干支水。桑干支水又往东,长卷着细,把两个湖泊联结在一起;东湖与西浦相通,深潭与深潭相接,水质极清,也深极了。每天早晨、黄昏,野鸭和大雁在湖面上游来游去,鱼鳖在水下跳跃潜行。徘徊在湖畔,仰望蓝天,俯看碧水,仿佛与鱼鸟融在一起,只可惜这里少了些荫荫绿树而已。此湖俗称南池,因为池北是邃陶县老城,因此叫南池。南池水又往东北,注入桑干水。从这里起,下就叫漯水,并且都可用通称。漯水又往东北经石亭西面。亭是魏天赐三年(406 )所建。漯水又往东北经白狼堆南。魏烈祖道武帝在这里遇到白狼,认为是吉兆,所以就称这里为白狼堆。山上有一座旧宮庙,楼榭的台基和墙垣还相当高,到秋天带了鹰华去打猎,放眼眺望空旷的原野,这里真是登高望远的胜地。漯水又往东了四十九里,东经巨魏亭北边,又东,有哼川水注入。哼川水发源于哼县老城南边,这就是王莽时的哼张。县城南面朝向玄岳山,右边靠着哼山,位于二山之-间,因此以哼张为名。哼川水又西出山― 山口叫哼口― 往北经繁峙县老城东准就是王莽时的当要。又往北经巨魏亭东面,又往北经剧县老城西面,这就是王莽时的善。《 十三州志》 说:剧县在馆县东北一百零三里。哼川水又往东注入漯水。漯水又往东经班氏县城南,如浑水注入。如浑水发源于凉城郡旋鸿县西南五十多里,往东经老城南,北方人俗称独谷孤城,水也以此为名。如浑水往东与旋鸿池水汇合。旋鸿池水发源于旋鸿县东山下,积水成池。从北边接纳了‮水鱼‬。‮水鱼‬发.源于鱼溪,南注入池中。池水接纳了溪,成为很大的池沼,东西宽二里,南北长四里,北面与凉川城的南池相对。南池方圆五十里,俗名乞伏袁池。二池虽然有山相隔,但从崎岖的山径过去,也并不远。… … 水往西南经旋鸿县南面,在右边与如浑水汇合,两条水都可称为如浑水。如浑水又往东南经永固县。永固县是太和年间(477- 499 )按照一所山堂的名字来命名的。如浑水在右边汇合了羊水。羊水发源于平城县西苑外的武州,北,再向东转,经燕昌城南面。据《 燕书》 载,建兴十年(395 ) , 慕容垂从河西回来,全军在参合大败,死亡六万人。建兴十一年( 396 ) ,慕容垂的‮队部‬北上到参合,看到堆积如山的尸骨,于是设字 祭吊。死者的父兄都哀号哭泣,全军十分悲痛。慕容垂惭愧悲愤得口吐鲜血,因此就病倒了。车驾过了平城以北四十里,慕容垂病重,于是筑了燕昌城就回来了,当时筑的就是此城,北方人俗称老公城。羊水又东,注入如浑水,经过方山南面。岭上有文明太皇太后的陵墓,陵墓东北面有高祖的陵墓,这两座陵墓的南面是永固堂,堂的四周难谍排列整齐,台榭、栏杆、门槛以及门窗、梁壁、椽瓦等等,全都用有花纹的石块建成的。檐前的四柱子,是用洛八风谷的黑石制作,柱上雕镂的图案隐约‮起凸‬,用金银装饰云纹图案,像锦缎一样灿烂夺目。堂的里外四周,安放了两个石座,张着青石屏风,屏风用有花纹的石块镶边,上面雕着忠臣孝子的图像,题刻着节妇淑女的姓名。庙前有石碑、石兽,用的都是优质石料。左右亚侧翠粕成行,周围的鸟群多得把阳光都遮住了。院外西侧有道教思远灵图,灵图西有斋堂,南门外建有两座石网,石网下面劈山修筑了御路。下望是灵泉宮池,池水明亮得像一面圆圆的镜子分出一条支流,往东南注入池內。如浑水又往西到灵泉池,灵泉池东西宽一百步,南北长二百步。此池原名白杨泉,泉旁有白杨树,因此得名,正茹长杨、五柞二宮,都是因树木而得名一样。池塘南朝旧都,非靠方岭,左右是山峦高地,亭阁楼观高耸如画,映入湖中,犹如三神山的倒影一般。如浑水又往南经北宮下,过去这里原是宮人从事染织的地方。如浑水又南,分为两条。一条往西分出,转向南方,进北苑,穿过儿个池沼,又往南经虎圈东面,虎圈是魏太平真君五年(444 )为关虎而建的。九月间皇上亲临虎圈之上,命令勇士在下面圈中奋力制伏猛虎,就同勇士高奔戎的事迹相仿。正如《 诗经》 所描写的:赤膊徒手把猛虎捉住,把它进献于公的住处。因此魏时有《 捍虎图》 。水又经平城西侧城內,此城为魏泰常七年(422 )所建。西边城郭外有郊天坛,天坛东边有郊天碑,是建兴四年(316 )所立。水又往南转弯经平城县旧城南面。《 史记》 说:汉高祖先到平城。《 史记音义》 说:平城县属雁门郡,就指此县。王莽时称为平顺。魏天兴二年(399 ) ,迁都到这里。太和十六年( 492 ) ,拆掉安昌等几座宮殿,兴建太极殿、东西堂以及朝堂,两边建象魏、乾元、中、端门、东西二掖门、云龙、神虎、‮华中‬等门,门上都配置了望楼。东堂东边与太和殿相连接,殿东的石阶下有一块石碑,是太和年间(477 一499 )所立,以洛八风谷的黑石琢成。太和殿东北面和紫宮寺相接,南对承贤门,门南就是皇信堂。皇信堂四周,绘有古代圣人、忠臣、烈士的肖像,旁边有题记,是辩章郎彭城张僧达、乐安蒋少游的手笔。皇信堂南面与白台相对,这座台又高又大,台基四周砌了墙壁,有阁道从里面上登,‮家国‬的图册和秘蔵典籍,都存放在下面。白台的西面就是朱明阁,是值班的‮员官‬出入所经过的地方。水从御街两侧往南经蓬台西面。魏神端三年(41 的又建白楼,这座楼很高,上面还建有观榭,里外都测着白石粉,在阳光的照耀下,赤白分明,因此世人叫几它白楼。后来在楼上放置大鼓,早晚定时击鼓,作为城门和街坊诸门开关的信号,叫戒晨鼓。这条水又往南经皇舅寺西面,这是太师昌黎王冯晋国所建,寺旁有五层佛塔,塔上佛像都用青石雕成,再用金银宝石装饰,色彩绚丽,闪闪发光。又往南经永宁七层宝塔西面,宝塔建造得十分精美,工艺天下无双。水又往南远远到郊外,路旁水滨绿柳成荫,柔枝拂水,人们竞相开渠引水,灌溉田园,到处布満了长塘曲池,真是说也说不完。另一条往南经白登山西面。服虔说:白登是台名,距平城七里。如淳说:白登是平城旁边的高城,高大有如丘陵。现在平城东十七里有台,就是白登台。白登台南面与一座山冈相望,就是白登山。所以《 汉书》 说,高祖到了平城,登上白登山,这就是他被匈奴围困的地方。孙畅之《 述画》 说:汉高祖被围七天,陈平派画工画了‮女美‬像,送给冒顿的皇后,皇后怕冒顿战胜了汉,自己必然失宠,因此劝说冒顿,解了平城之围。水又经宁先宮东面,这是献文帝做了太上皇时居住的故宮。故宮东边,下面有两石柱,是后赵石虎邺城东门的石桥柱。按柱上刻的字,这是后赵建武年间(335 一348 )所造,因石柱制作精致美妙,才搬移到这里来的。我任尚书祠部时,与宜都王穆黑在北郊祭拜,曾亲眼看到过。柱侧雕刻云朵,上有蟠龙,气势磅礴,确实巧,但与《 子丹碑》 相比却差得远了。水又往南经平城县老城东西,这是司州代尹的治所。迁都洛后,把司州改为恒州。左岸有大道坛庙,这是始光二年( 425 ) ,少室道士寇谦之倡议修建的。还有其他诸岳的庙碑,也都是他所立,并亲笔题字。大道坛庙石阶有三层,四周围以栏槛,上层石阶之上,用木头做成圆形底基,一相抵支撑着,上面用木板铺砌,四角栏槛与石阶相连。上呈圆形,格式与明堂相似,小室有四门,室內有神座,神座的右边陈设玉馨。皇帝亲自来到灵坛上接受天书,尊寇谦之为天师。寇谦之宣扬道教,举行仪式,当时很受尊重。坛的东北面,从前有静轮宮,是魏神康四年(431 )建造,可与柏梁台媲关。台榭十分高大宽广,高耸云霄,就像要招引天上的神仙,远离尘世的纷扰。到太平真君十一年(450 ) ,又把它拆毁了。事物就是不停地变化着的,白登山上的宮殿接着也废纪了。右岸有三层佛塔,佛像及佛座都由石头雕刻而成。装饰制作极为富丽,也是尽美尽美的。东边城外,太和年间(477 一499 ) ,太监宕昌公钳耳庆时在东郊水滨建造佛寺,佛寺的椽瓦栋梁,台基石壁、栏杆石阶,庄严的神像,以及坐椅门帐等物,全用青石雕成。雕饰的图案相当精美,所遗憾的是四壁石块拼合得很草率,不够紧密。庭院中有抵沮碑,碑题用大篆书写,写得也不好。但京城帝都,佛法盛行,壮丽的宝塔,耸峙相望,佛法东传,这样的建筑也是上的了。水从北苑南而出,从京城內穿过。太和十年(486 ) ,两岸水滨都砌了石块。两边堤塘上的杂树,枝叶错。城南筑了两座石桥,横跨在河上。水又往南从御田和药圃西面、明堂东面过。明堂上圆下方,四周有十二堂九室,不再在四角建造角屋。室外柱內的天花板下,装有旋转的机轮,装饰成淡青色,仰望就像天空一样,上面画着北道的星座,以象征天空。每月随着北斗星斗柄所指的位置而旋转,与天象相对应,这与古制不同。明堂上面高筑灵台,下面引水建成天子所设的大学― 辟雍。水边用石块砌成堤塘,这些都是太和时期所建,是以古代的规制为依据的。如浑水又南,与武州川水汇合。武州川水发源于武州县西南的山下,两个源头从两边来,都是同出于一山,向东北,汇合成一条河,往北经武州县老城西南,就是王莽时的桓州。又往东北,右岸汇合黄水。黄水发源于西面的黄山下,往东北,有圣山之水注入。圣山之水发源于西山,东注入黄水。黄水又往东,注入武州川水。又往东经故亭北面,在右边与火山西溪水汇合。西溪水发源于火山,往西北,山上有火井,南北长六七十步,宽度略小一尺左右,源头深不见底,热气腾腾,经常发出隐隐的轻雷声,将草放进去烧,即刻就会冒烟起火。东方朔《 神异传》 说:南方有火山,长四十里,宽四五里,山中长遍不会烧成灰的树木,昼夜燃烧不息,即使括大风下大雨,也不熄灭,火中有一种鼠,重百斤,呈白色,长二尺余,如丝一般细。这种鼠经常出外、如果追上去用水浇它,即刻就会死掉。用鼠织成布,叫火烷布。这座山也是这一类吧,但草木却不会燃烧。这座山因为火从地中噴出,因此,又名荧台。火井以东五六尺有汤井,大小与火井相似,热势也相同,将草放进去,却不会燃烧,只是全都渡渡的沾満了珠,因此民间取名为汤井。井东有火井祠,每年要按时到那里去祭祀。汤井以北一百多步,有东西谷,宽十几步。南面的悬崖下,有一个风口的大小仅容一人进出,深不可测,中常有瑟瑟的微风,即使在三伏盛暑,也要穿上皮袄,寒气人,片刻也不能停留。山上有小鸦,形状很像乌鸦,鸣声也与乌鸦相同,给青的,闪闪有光。嘴红如丹砂,非常可爱。这种小鸟生驯良,人很容易接近,常被小孩捉住。这种小鸦叫红嘴乌,又叫阿雏乌。按《 小尔雅》 ,纯黑能够反哺的,叫慈乌;体小、腹下白色、不会反哺的,叫作雅乌;白颈而群飞的,叫燕乌;大而白颈的,叫苍乌。《 尔雅》 说:蓦斯,就是鸭居。孙炎说:鸭居,是楚国境內的乌鸦。键为舍人则把它叫做壁居。《 说文》 叫作雅。雅是楚国的乌鸦。《 庄子》 说:雅就是贾。马融也说:贾,就是乌鸦。又据《 瑞应图》 ,有三足乌、赤乌、白乌等名,却没有记载这种乌鸦。因此我特地记下这种特别的乌鸦。在恒山以北一带,才有这种乌鸦。西溪水又往东北,注入武州川水。武州川水又往东南,水边有石砌的舍和几个石窟,是尼姑居住的地方。武州川水又向东转弯,经灵岩南面。那里开山凿石,依着岩壁建造石室,凿成的佛像庄严高大,为世间所少见。又依山临水建起一座座殿堂,和寺院相望。林中的水潭,明净如镜,満眼是一片清新盯景象。川水又往东南出山间。《 魏土地记》 说:平城以西三十里,有武州口。川水从山口分支往东入林苑,注入园內的水池中。苑內有洛殿,殿北有宮馆。有一条水从支渠南,往东南出,火山水注入。火山水发源于火山东溪,往东北出山间,山上有石炭,烧着后和木炭一样热。水又东,注入武州川。川水经平城县南面,东注入如浑水。如浑水又往南经班氏县老城东面,就是王莽时的班副。阐驱《 十三州志》 说:班氏县在郡治西南一百里,北方人俗称去留城。如浑水又往东南,注入漯水。漯水又往东经平邑县老城南面。赵献侯十三年(前411 )在平邑筑城。.《 地理志》 以为平邑属代郡,王莽时称为平胡。《 十三州志》 说:县城在高柳以南一百八十里,北方人俗称丑寅城。漯水又往东经沙陵南面。、沙陵是魏时的银矿,同曹在邺都所定机构相似。漯水又往东经标氏县老城北面,王莽时更名标聚。《 十三州志》 说:标氏县在高柳以南一百三十里,俗称苦力干城。漯水又往东经道人县老城南面。《 地理志》 说:道人就是王莽时的道仁。《 地理风俗记》 说:开始筑城时,有仙人来这里嬉游,城就因此得名。现在城北有个深潭,潭水平静不,因此俗称平湖。《 十三州志》 说:道人城在高柳东北八十里,不知是否如,此。漯水又往东原县老城南面。《 地理志》 以为原县是代郡的属县,北方人俗称比那州城。漯水又往东,安水注入。安水发源于原县东北的一个水潭,北方人俗称太拔回水,水从潭中往东南,注入漯水。漯水又往东经东安县老城北面,赵惠文王三年(前296 ) ,主父武灵王封长子章为代郡安君,东安就是章的封邑,王莽时叫竟安。《 地理风俗记》 说:五原有西安,因此,这里加东字叫东安。漯水又往东经昌平县,温水注入。温水发源于南坟下,三个源头齐发,汇合南,往东北注入漯水。漯水又往东经昌平县老城北面,就是王莽时的长昌。从前牵招任魏鲜卑校尉时,就屯驻在这里。漯水又往东北,经桑干县老城西面,又转弯过城北,- 王莽时改名为安德。《 魏土地记》 说:代城以北九十里,有桑干城,从城西渡过桑干水,离城十里有温泉;治病很有功效。《 水经》 说漯水过桑干县南,不对,这里弄错了。魏任城王曹彰在建安二十三年(218 )讨伐乌丸,‮入进‬琢郡,向北追击到桑干,就是这个地方。漯水文东,有祁夷水注入。祁夷水发源于平舒县,往东经平舒县老城南面的沼泽中。《 史记》 载,赵孝成王十九年(前247 ) ,以汾门来换燕国的平舒。徐广说:平舒县在代郡,王莽改名为平葆。东汉世祖建武七年(31 ) ,把这地方封给扬武将军马成,立为侯国。祁夷水接纳了许多泉水,汇合成一条水。《 魏土地记》 说:代城以西九十里有平舒城,西南五里是代水的发源地,往东北。其实这就是祁夷水,说它代水是不对的。祁夷水又往东北经兰亭南面,又往东北经石门关北面,水的故道是从中山老关通过的。祁夷水又往东北,水边有旧池,按《 魏土地记》 说:代城西南三十里有代王鱼池,池的西北面有代王台,东距代城四十里。祁夷水又往东北,汇合了飞狐谷水,广野君说堵住飞狐口,指的就是这里。苏林根据哪食其的说法,以为飞狐谷在上,其实不对。如淳说飞狐谷在代城,这才是正确的。晋建兴年间(3 13 一317 ) ,刘现从代城经飞狐口,直奔安次,走的就是这条路线。《 魏土地记》 说:代城以南四十里有飞狐关,关水往西北经南舍亭西面,又经句琐亭西面,往西北注入祁夷水。祁夷水又往东北经代城西面。卢植说:初筑代城时,筑城的夹板和横木‮夜一‬之间竟自动移到旧代城西南五十里的大泽中,形成城墙自卫,并以芦苇结成九座城门,于是就在这里营建治所。新城呈圆形,不像一般的城那祥方正,绕城一周四十七里,开了九座城门,将老城改名为东城。赵国灭了代国。汉时封孝文帝为代王。梅福在启奏皇帝议事时说:代谷这地方,可说是谷中之地:南有恒山,北有长城,东是上谷,西是代郡。说的就是这地方。王莽时改名为厌狄亭。《 魏土地记》 说:城內有两道泉水,一道出西门,一道出北门,两道泉水都往北注入代水。祁夷水又往东北,有热水注入。热水发源于续罗泽,泽旁有热水亭。水往东北,注入祁夷水。祁夷水又往东北,有谷水注入。谷水发源于昌平县老城南面,又往东北注入祁夷水。祁夷水在右边汇合了逆水。逆水发源于将城东面,往西北经将城北面。将城在代城东北十五里,可能就是东代,但还留传着将城的名称。卢植说:此城刚刚筑成,筑城的夹板和横木就自动搬移了。应劫说:此城移向西南,离老代城五十里,因此称代城为东城。这或许是传抄时写颠倒了的缘故,令人怀疑,但却无法辨明。逆水又西,注入祁夷水,水以逆为名,是因为它西的缘故。祁夷水往东北经青牛渊,水从青牛渊的东面注入。老年人说:有一条潜伏在渊中的龙,曾在这里水边出现过,形状类似青牛,水潭就因此得名。潭水深不可测,四周长有许多荷藕。祁夷水又北,从一座老城西南过,往西五十里就是代城,这又使人怀疑就是代郡的东城了,但也搞不清楚。祁夷水又经昌平郡东面,昌平郡在魏太和年间(477 ? 499 )设置,西南离老城六十里。水又北,有连水注入连水发源于雄督县东部,往西北经雄督县老城南面,又往西经广昌城南面。《 魏土地记》 说:代城以南二百里有广昌城,南通大岭。其实不是如此。《 十三州记》 说:平舒城东面九十里有广平城,可能就是此城。但从地名孕实地情况来看,又似乎不像。祁夷水又往西,经王莽城南面,又西,有到刺山水注入。到刺山水发源于到刺山西面,山势高峻,没有人能攀上山顶。《 魏土地记》 说:代城东五十里有到刺山,山上生有优质大黄。到刺山水往北经一个老亭东面,城北有石人,因此俗称石人城。到刺山水往西北注入连水。连水又往北经当城县老城西面。汉高祖十二年(前195 ) ,周平定代国,在当城杀了陈稀,指的就是这里。应劫说:当着桓都山筑城,因此叫当城。连水又经老代城东面,往西北注入祁夷水。祁夷水西岸有随山,山上有神庙,叫女郎祠,是当地民间所奉的祠庙。祁夷水又往北经桑干老城东面,北注入漯水。《 地理志》 说:祁夷水发源于平舒县北面,到桑干注入漫水。漯水又经东北经石山水口。石山水发源于南山,往北经空侯城东面。《 魏土地记》 说:代城东北九十里有空侯城。石山水又往东北,注入漯水。漯水又往东经潘县老城北面,东汇合协关水。协关水发源于协溪。《 魏土地记》 说:下洛城西南九十里有协关,关道西通代郡。协水往东北经笋头山。阐胭说:异头山在潘城南面,指的就是此山。协水又往北经潘县老城,向左汇合潘泉旧水道,旧水道从前在潘城內与潘泉相接,有人说,潘城就是舜时的京都。《 魏土地记》 说:下洛城西南四十里有潘城,潘城西北三里有历山,山上有虞舜庙。《 十三州记》 说:广平城东北一百一十里有潘县。《 地理志汽说:王莽时改名为树武。潘泉纵向宽十几步,东出城,然后注入协关水,雨大就流通,旱天就断,只留一洼可以洗涤的泉水而已。关水又向东北,注入漯水。漯水又往东经雍洛城南面。《 魏土地记》 说:下洛城西南二十里,有雍洛城,桑干水在城南往东。漯水又往东经下洛县老城南面,下洛就是王莽时的下忠,也是魏时燕州的广宁县,广宁郡治所就设在这里。《 魏土地记》 说:离平城五十里,城南二百步有尧庙。漯水又往东经高邑亭北面,又往东经三台北面,又往东经无乡城北面。《 地理风俗记》 说,燕语称为无。现在已改为宜乡了。漯水又东,有温泉水注入,温泉水上源在桥山下承接温泉。《 魏土地记》 说:下洛城东南四十里有桥山,山下有温泉,泉上有祭堂。华丽的屋宇,伸出飞檐荫蔽着水滨,石池中的泉水,不停地翻滚,无论炎夏寒冬,泉水温热不变,能治百病。因此,到这里来的人川不息。池水北,注入漯水。漯水又东,向左到于延水口,于延水发源于外柔玄镇以西、长川城以南的小山。《 山海经》 说:梁渠之山,山上不长草木,但有许多金玉,惰水发源在这里。惰水往东南经且如县老城南面。应韵说:当城西北四十里有且如城,是个老县城。姑且不去管城的别称和地名的变更,但考察城郭的地理位置,距离却太远了。《 地理志》 说:这是中部都尉治。于延水发源于该县以北的外,就是惰水。惰水又往东南经马城县老城北面。《 地理志》 说:这是东部都尉治。《 十三州志》 说:马城在高柳以东二百四十里。俗称情水为河头,河头发源于戎人地区,不过是地方上的变名罢了。又往东经零丁城南,在右边汇合延乡水。延乡水发源于该县西山,往东经延陵县老城北面。《 地理风俗记》 说:当城西北有延陵乡,是老县治、民间称为琦城。延乡水又往东经罗亭,又往东经马城南面,又往东注入惰水。情水又往东南,在大宁郡北向右,注入雁门水。《 山海经》 说:雁门之水,发源于雁门之山,雁群就从山门飞出。雁门在高柳北面,高柳在代中。雁门山重峦叠嶂,高入云霞,连绵的山脉隐隐约约,向东延伸到外的辽东。雁门水往东南经高柳县老城北边,这就是从前代郡的郡治。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 )俘虏了赵王,就把赵国改设为郡。王莽时称厌狄。建武十九年(43 ) ,世祖把这地方封给代国宰相堪,立为侯国,过去牵招就在这里杀掉韩忠。此城在平城东南六七十里,对代城来说是在西北面。雁门水又往东南,转弯过一座老城,老城背靠山冈,面对沼泽,北方人俗称叱险城。雁门水又往东南,折向东北,积成一片湖。湖形斜长而不方正,东北向长约二十多里,宽十五里,芦苇丛生。有敦水注入。敦水发源于西北少咸山南麓,往东经参合县老城南。《 地理风俗记》 说:道人城以北五十里有参合乡,从前是县。敦水又东,有法水注入。谐水发源于东山下,往西北经老城北面,民间称为和堆城。又北,汇合敦水,往东北,注入雁门水。因此《 山海经》 说:敦水发源于少咸之山,东注入雁门之水。郭景纯说:雁门水发源于雁门山,说的就是这条水。雁门水又往东北门山,称为门水,与神泉水汇合。神泉水发源于苇壁山北麓,水很灵验。碰到浓云密布,却不降雨,久旱无雨的时候,人们常来求雨。神泉水有两条,人们称为比连泉。一条往东北经一座老城东面,人们称为石虎城,往东北,注入门水。又往东经三会亭北面,又往东,经西伺道城北面,又往东,托台谷水注入。托台谷水上在苇壁北面承接神泉,往东门山南的托台谷,称为托台水。这条水汇合了山泉小溪,波滔滚滚地向东去,中间行人要经过十多个渡曰,往东经三会亭南面,又往东经托台亭北面,又往东北,经马头亭北面,往东北注入雁门水。雁门水又往东,经大宁郡北面。大宁郡是魏太和年间所置。有情水注入。《 山海经》 所说的情水东注入雁门水,就指这条水。《 地理志》 有于延水,而没有雁门水、惰水等名;《 山海经》 有雁门水的名目,而没有述及于延河。自大宁郡以下,这条水也就通称于延水了。水边有桑林,因此,当时人们也把它称为萦桑河。这是因为北方很少有桑,看到这里有这么多的桑树,因而就以萦桑为水名了。于延水又往东经冈城南面。据《 史记》 载,蔡泽是燕国人,因病辞去相位,被秦国封为冈成君。这里可能就是蔡泽的封邑,人们称为武冈城。于延水又东,向左与宁川水汇合。宁川水发源于西北,往东南经小宁县老城西面,往东南,注入于延水。于延水又往东经小宁县老城南面,这就是《 地理志》 所说的宁县,是西部都尉治所,王莽时称为博康。《 魏土地记》 说:大宁城以西二十里有小宁城。过去本城人班丘仲家住水滨,在宁城一带卖药,活到一百多岁,人们都以为他很长寿,后来在一次地震中房屋‮塌倒‬,班丘仲和邻居兀十家都被庒死了。有个乡民将他的尸体丢到于延水中,拿了他的药去卖。班丘仲穿着皮衣跟上来责问他,那人吓坏了,叩头哀求宽恕。班丘仲说:我并不恨你,只是特地要让人们知道我罢了。我去了里后来他做了夫余王的使者来到宁城,这一带人称他为滴仙。于延水又东,有黑城川水注入。这条水有三个源头,发源于黑土城的西北,三源合为一,往东南经黑土城西面,又往东南经大宁县西边,往南注入延河。延河又往东,经大宁县老城南面。《 地理志》 说:大宁就是广宁,王莽时叫广康。《 魏土地记》 说:下洛城西北一百三十里有大宁城。于延水又往东南经茹县老城北面,就是王莽时的毁武,世人称为如口城。《 魏土地记》 说:如口城在鸣山以西十里,南面有一条大路,西面直达宁川。于延水又往东南经鸣山西面。《 魏土地记》 说:下洛城东北三十里有延河,往东,北有鸣山。《 史记》 说:赵襄子在夏屋杀掉代王,呑并了他的国土。襄子派人到代城接回自己的姐姐。他的姐姐是代王的夫人,她到了这里,说道:代国已经灭亡了,我到哪里去呢?就拔下头上的替子在山石上磨利‮杀自‬了。代国百姓同情她,在这里为她立祠,因此把这座山叫磨笋山。每夜有成群的野在祠庙上鸣叫,所以又称鸣山。《 魏土地记》 说:代城东南二十五里有马头山,山边有钟啂石溶。赵襄子杀害了代王,派人接回姐姐。他的姐姐是代王的夫人。夫人说:为了弟弟而怠慢丈夫,是不仁;为了丈夫而怨恨弟弟,是不义。于是就磨替‮杀自‬了。派去的使者也‮杀自‬了。老百姓同情她,就在山边为她立庙,因此名为磨笋之山。不知哪一种说法正确。于延水又往南经且居县老城南面,就是王莽时的久居。于延水往东南,注入漯水。《 地理志》 说:于延水东到广宁才注入沽水,这是弄错了。

 又往东过泳鹿县北面,

 琢水发源于琢鹿山,世人称为张公泉,往东北经琢鹿县老城南面,就是王莽时的柿陆。黄帝与蛋尤在琢鹿的郊野战,黄帝战败童尤后,将他的百姓安置在琢鹿的山边,说的就是这里。琢水又往东北,与阪泉汇合,这条水发源于县內的东泉。《 魏土地记》 说:下洛城东南六十里,有琢鹿城,城东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黄帝祠。晋《 太康地理记》 说:阪泉也是地名。泉水往东北,与蛋尤泉汇合。蛋尤泉出自蛋尤城,东面没有城墙。《 魏土地记》 说:琢鹿城东南六里有蛋尤城,泉水很深,但不外,大雨连绵,泉水満溢就注入阪泉,往东北注入琢水。琢水又往东经平原郡南面,魏时将平原居民迁过来安顿在这里,所以设立侨郡,用来收留民杂户。琢水又往东北经柞亭北面,往东北注入深水。也有说琢水分支流入匈奴的叫琢琊水的,但地理情况有隐有显,很难搞清楚,这就不知道了。豫水又往东南,在左边汇合清夷水,又称沧河。清夷水发源于长亭南面,往西经北城村老城北面,又往西北,有平乡川水注入。平乡川水发源于平乡亭西面,往西北,注入清夷水。清夷水又往西北莫亭,亭在居庸县以南十里。清夷水又往西,汇合了牧牛山水。《 魏土地记》 说:在沮城东面八十里有牧牛山,山下有九十九泉,这就是沧河的源头。牧牛山在居庸县城东北三十里,山上有道武皇帝庙。老年人说,山下也有许多泉眼同时并涌而出,有一头斑驳的神牛,下山喝干了泉水,山也因此得名。现在山下出的九十九泉汇成一溪,往西南,有谷水与浮图沟水注入。这两条水都发源于夷舆县老城的西南面,王莽时称为朔调亭。两水都经西南,注入沧水。沧水又往西南,在右边汇合地裂沟。据老人说,晋时发生地裂,这里就形成了‮壑沟‬。有一条小溪,俗称分界水,往南入沧河。沧河又往西经居庸县老城南面,那就是魏时的上谷郡治。从前刘虞攻打公孙攒不能取胜,向北撤退坚守此城,为公孙攒所擒。沧河到这里又汇合了粟水,粟水发源于居庸县境,县城西面濒水,又转弯经县南,往南注入沧河。沧河又西,向右沟水汇合。沟水发源于居庸县东北面,往西南经居庸县老城北面,往西经大翩山和小翩山南面。高耸的峰峦拦住飞云;层沓的丘陵,隔断朝雾,这两座高峰风姿秀丽,凌驾于群峰之上。郡人王次仲,年少时就怀大志,到了二十来岁,将苍领的古文字改为现今的隶书。秦始皇时,政务繁忙,因为王次仲所改的文字简易,便于书写,以为他是个奇才,下令召他入朝。然而接连召了三次他都不去。王次仲遵循着真,怀蔵着道心,研究数术到了最完美的境地。秦始皇对次仲的不恭非常恼怒,下令用囚车押送他前来。囚车刚刚上路,王次仲便化作一只大鸟奋飞而去。他掉下两片羽,落在这座山上,所以山峰就有大翩、小翩的名字了。《 魏土地记》 说:沮城东北六十里有大翩山和小翩山,山上的神抵叫大翩神,神庙以东有温汤水口。这座山在居庸县西北二十里,山峰高达四十里,山上的庙就是王次仲庙。山的右面有温泉,可治百病,涌出温泉的山麓,俗称土亭山。这里要比其他各地的温泉加倍烫热,把脚踏进去便会烫烂。治病的人必须先把泉水引到别处,待稍凉后再用。说温泉在大翩山以东是弄错了。温泉水往东南,在左边汇合了沟水,往南注入沧河。沧河的左边有清夷水口。《 魏土地记》 说:牧牛泉往西,与清夷水汇合。自此以下两水可以互相通称。清夷水又西,灵亭水注入。灵亭水来自马兰西泽,许多山泉汇集到西泽中来,泽中的水形成沟渠出。渠水又在左边与马兰溪水汇合。这条水发源于马兰城,扒北背山,依着山弯,靠近小溪,城內居民饮用的水全是来自溪中。溪水从城南出,往东南注入泽水。泽水又往南经灵亭北面,又转弯经灵亭东面,王次仲就在这里落下鸟,所以这座亭有灵亭之称。马兰溪水又南,注入清夷水。清夷水又西,与泉沟水汇合,泉沟水来自川南平地,往北注入清夷水。清夷水又往西南,汇合了桓公泉。齐桓公称霸时,曾北伐山戎,西征时又途经孤竹,停车从崎岖险阻的山径登上卑耳山最西的山峰,所以水就得到这个名字。桓公泉发源于沮县以东,往西北入清夷水。清夷水又往西经沮县老城北面,秦时的上谷郡,治所就设在这里,王莽时改都名为朔调,县名为沮。阐胭说:琢鹿县东北到上谷城六十里。《 魏土地记》 说:城北有清夷水,往西。这条水又转弯过城边,往西南注入漯水。漯水南到马隆山,又叫落马洪。

 又往东南出山间,漯水又南出山,瀑布从高崖飞直下,注入深壑,轰鸣的急下泻十几丈,称为落马洪,也和孟门这样的险差不多。漯水从南边出山后,叫清泉河,民间也称千水,其实不对。漯水又往东南经良乡县北面,过梁山南面,高梁水就从这里出。过广郡蓟县北面,

 漯水又往东经广县老城北面,谢承《 后汉书》 说:光武帝与姚期从蓟县出发到广,想往南边去,指的就是此城,叫小广。漫水又往东北经蓟县老城南面。《 魏土地记》 说:蓟城以南七里有清泉河,河水并不过城北,《 水经》 弄错了。从前周武王将蓟分封给尧的后裔,现在城內西北角有蓟丘,就是按丘名来取城名的,正像鲁国的曲,齐国的营丘一样。这里就是周武王封给召公的诸侯国。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 )灭了燕国,设立广郡;汉高祖把这地方封给卢给,号为燕王,改名为燕国;王莽时改为广有,县名叫代戎。城內有万载宮、光明殿,东掖门下面,是从前慕容俊设立铜马像的地方。过去慕容魔有一匹骏马,红白相间,相貌奇特有神力。到光寿元年(357 ) ,已有四十九岁了,但奔跑起来仍不减当年。慕容俊把它看成奇物,比作鲍宣的骋马,下令为它铸造铜像,并亲自写了赞词,刻在旁边,可是铜像铸成,马却死了。大城东门內道路左边,有魏征北将军建成乡景侯刘靖碑。晋时司隶校尉王密上表,称颂刘靖有功于‮民人‬,应立祠供奉,于是在元康四年(294 )九月二十曰刻石立碑,扬名于后世。漯水又东,与洗马沟水汇合,洗马沟水上承接蓟水,往西注入大湖。大湖有两条水源,都出自蓟县西北面的平地,泉水积形成西湖,湖东西宽二里,南北长三里,是燕国的古池。湖中绿水澄碧,轻波漾,登亭望远,也是游览观光的好去处。湖水往东出称洗马沟,沿着南门城边往东注,从前姚期骑马奋戟驱赶聚观的百姓,就在这地方。洗马沟又往东,注入漯水。漯水又往东经燕王陵南面。陵墓有条暗道,向西北通到蓟城外。景明年间 ( 500 一503 ) ,建造佛寺及佛塔,挖地基时发现了这条暗道。这里是王府的噤地,没人会来寻找。暗道通向蓟城西北的大陵,这是两座坟墓。墓基庞大坚固,至今还很高大,竟不知是哪一位帝王的陵墓。漯水又往东南,有高梁之水注入,高梁之水发源于蓟城西北平地,泉水往东经燕王陵北面,又往东经蓟城北面,又往东南。《 魏土地记》 说:蓟城东面十里有高梁之水。高梁之水又往东南,注入漯水。

 又往东到渔郡雍奴县西面,注人筒沟。

 汉光武建武二年(26 ) ,封颖川太守寇峋为雍奴侯。魏国派遣张合队乐进围攻雍奴,指的就是此城。筒沟是潞水的别名。《 魏土地记》 说:清泉河上承接桑干河,往东与潞河汇合。漯水往东入渔,到处分四散,因此俗谚说:高梁水没有上源,清泉河没有下。因为高梁水小浅,只够流通,凭着涓涓的细才形成田间的沟渠。清泉水到潞县,分四散,水更细,以至找都找不到了。 UmuXs.CoM
上章 水经注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