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釜底抽薪
李世民不由得呵呵的笑了起来:“薛存诚,你还真是直言不讳。不过,朕倒也是觉得,这种归还土地的具体方法,有点欠妥。那么,大家一起来想个合适的法子吧!”说罢,就朝李晟略瞟了一眼。
李晟这段曰子以来一直和皇帝寸步不离,何尝不知道皇帝现在心里在想什么。他站出来说道:“陛下,微臣有个建议。”
“讲。”
李晟拱手拜了一拜,说道:“其实王大人所说的法子,也并非完全不可执行。那些失去了土地的农民,还是很想落叶归
回到故土的。陛下不妨诏告天下,说要是归还之前被呑并了的土地。那些百姓听到诏告,肯定会尽快赶回故地,领回本该属于他们的土地。那些入伍充军了的人,也会想办法将土地遗交给子孙亲属。这样一来,就可以照顾到大部份失去土地了的百姓。如果再有无人认领的土地,微臣建议,将它们分发给即将役退的职业军人们。”
“役退?!”李晟刚刚说完,马燧就惊咦了一声。众人都听到了这一声惊咦,也几乎都同时发出这一个声音。
李世民不急不忙,说道:“现在的军队,都是雇佣军。李晟,你倒是说一说,他们该如何役退?”很显然,这是在演一出君臣双簧。因为在很早以前,李世民就和李晟说起过关于改组兵制的事情,就提到过谴散一批老弱雇佣军的事情。
“陛下,微臣是这样设想的。”李晟自然是
有成竹,朗朗说道“现今大唐天下,名例在册的士兵,共有近百万人。其中拱卫长安的御林军,大约是二十余万。加上朔方、泾原、凤翔、兴元、成都等府所在的地方拥兵。共计约四十余万人。这四十余万人当中,有许多已经是负伤在身无法再战斗,或是年岁已高,无法再征战。还有一些,已是厌倦从军,人在军营,心已经飞到了故土。这些人。都有必要让他们回归到地方,发放一定的土地和物资,让他们安然地渡过余生。这样,不仅是有利于缩减家国开支,也有利于照顾到人心。尽到人道。现在天赐良机,有了大批的土地可以安置这些即将役退的将士们,何乐而不为?”
“陛下,微臣有个疑问!”马燧站了出来,拱手一拜说道。
“嗯。问吧。”李世民说道“你问的,或者也是朕和大家都想问的。”
“是。”马燧说道。“李相公,刚刚你说到的这些役退军士,他们在回到故土之后,还能不能按月在朝廷领到军饷?”
李晟不急不忙的说道:“既然是回到了地方并分发了土地,自然是不能再享有军饷。我所说地缩减家国开支,就是这个道理。 从开元年间起,大唐开始推行雇佣军和节度使制度。从那时候起数十年来,大唐的家国一直不堪重负。其中一个重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雇佣兵。他们在军队里的开销本来就异常大巨。从马匹甲仗到衣食住行,每一文钱都要国库出钱支撑。除此之外还要拿军饷,致残、老迈役退后,一直到死也要享受朝廷供给的军饷。这数十年来,已经有近两百多万役退地军人。每年从朝廷的国库中拿走近千万贯的钱财。如果朝廷没有这一项开支,那将会变得何等的富有?有了这笔钱。家国就可以做许多的事情。”
“明白了。你地意思是,军人一但离开了军队,就从此不再享受家国的任何好处?”马燧有些生气,气鼓鼓的说道“李良器,你也是带兵地人,你的心怎么就这么
狠?那些将士们在场战上抛头洒血拼杀了一辈子,最后捡了一条性命回到故里,却没有任何的保障。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吧?!”
“马相公,刚才我已经说过了。那些役退的军士,都可以分发到一定的土地,从此享受真正平静的生活。这不正是大多数从军的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吗?”李晟争锋相对地说道“在他们役退的时候,朝廷也可以一次
发放一批钱财和物资,作为他们短时间內谋生的基础。再往后,他们就要凭借自己的劳动和努力来营生。生儿育女养家糊口,本来就是一个男人的天职。我们地士兵都是勇士,连死都不怕,还怕在家种田养家糊口吗?!”
“这…”马燧眨着眼睛想了半晌,缓缓点头道“这才仿佛勉強可行。只不过,家国一时哪里来那么多的钱财,一次
支会那么即将役退地将士的钱物?”
“这个就不必担心了。”皇帝发话了,说道“如果李良器所说的这个法子确实可行,那么,家国不仅仅会一次
支付那些役退将士三个月的军饷,而且将来一年之內,但凡役退到地方的军士,都不必
付赋税和履行劳役。这也算是朕对他们的一种安抚。马燧,你以为如何?”
“这个不错。”马燧这才有了一些欣喜,说道“如果有这样的措施施行下来,微臣相信那些役退的将士,也会毫无怨言了。只不过…家国真的能够承担得起吗?”
李世民指了一下王锷,说道:“这个,就问我们的大管家吧。”
王锷站了出来,说道:“刚刚陛下和李相公、马相公商议时,微臣已经
略的算了一笔帐。当下朝廷实际掌控的四十多万大军,按五十万人计算。就算是有一半的人在这时候要役退,那就是二十五万人。每人每月军饷半吊钱,那就是十二万五千贯。一次
下发三月的兵饷,那就需要三十八万贯左右。而这笔钱,朝廷现在还是能够拿得出来的。从长远来看,这些役退的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內,也不用在军中吃粮、用物,区区的三个月兵饷这时候下发,也是十分划算的事情。更何况,他们役退为民,以后还能为国出力。种田织桑,实在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看,人家王锷说得多好。不愧是我大唐朝廷的理财高手。”李世民笑呵呵地说道“这一次关內削王之后,一系列的大事都可以同时进行了。那些丫鬟、奴仆们,朕也打算让他们回归故土重作良民,就像当初朕放出的宮女一样。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加人口。也能照顾到人
。谁天生就是愿意为奴为婢的?朕让他们都回家去。由于他们之前是在皇家为奴,朕这个皇帝也不能不负责任。这些人,每人都按军人的标准发放两个月的兵饷,作为盘
和今后营生的本钱。对于那些确实已经无家可归地人,朕可以让他们就地安家。就住在关內。这些人,都要严格登记管束,详加查证以后,也可以分发一定的土地。让他们成为关內真正的人口。众卿以为如何?”
“大善!”陆贽马上接口道“成全人
、抚民安国。不过如此。那些奴役丫鬟们,从此肯定对陛下感恩戴德。复为良民以后,他们肯定会努力营生。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平安生活。只不过微臣有些疑问:
民们需要土地,役退的军人们需要土地,丫鬟仆役们也需要土地。我们真地能拿出这么多的土地吗?万一到时候土地数量不够,那就会引发莫大的危机!”
就在这时,一直没有吭声的武元衡,站了出来说道:“陛下,微臣有话要讲。”
李世民心中微微一激动,说道:“讲。”就在李世民和武元衡初次见面后不久。二人就聊过大唐家国存在的问题,就深切地讨论过解决土地问题的办法。武元衡这时候出来说话,定然是要说起当初预想过的事情了。
果然,武元衡开口说道:“正如陆相公所言,我们很有可能没有足够地土地。光靠没收而来的关內皇族的土地来应付。肯定是不够的。微臣建议,就从现在起。对土地政策做出一个重大的变革。从天宝年间开始,土地兼并曰趋严重,大部分的土地都集中到了贵族、门阀们的手中。现在,是时候重新归划一下了。微臣的想法是,将现有地土地所有格局打
,重新划分。而这个划分的标准,就是按照大唐国法规定的均田制来划分。而且从此以后严文规定,土地噤止买卖。任何人都只拥有土地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这个所有权,将只归属于大唐的家国。比喻,一户农家地人都死光了无人来继承,那就要将这些土地上交给家国,由家国重新划分这些土地的所有权。只有这样,才能釜底菗薪地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武元衡刚刚说完,众人都一阵惊呼。因为在场的,都是朝廷三品以上大员,谁家中没有土地?将所有人的土地打
然后重新分划,难免都要触及到个人的利益。武元衡的这个建议,也未免太过大胆了。
但是,都没有谁敢站出来说什么反对意见。武元衡和皇帝的关系,人人皆知。谁也不知道,武元衡现在所说的这些,是否就是皇帝本身的意思。
李世民早就料到,如果武元衡说出这些话,肯定会引起许多人的震憾。他也是准备充分,就从手边拿出了典籍翻看,说道:“按大唐律,贵族从亲王到公侯伯子男爵,受永业田一百顷递降至五顷;职事官从一品到八、九品,受永业田六十顷递降至二顷。可是就在朕削王以前,一个亲王所占的永业田,多达四五百顷。在座的诸位,也应该有许多人大大的超过了这个标准吧?”
皇帝这话一说,顿时有许多人身上一颤,就
出了冷汗来。陆贽一咬牙站出来说道:“回陛下!建中三年,太上皇赐微臣永业田二十顷;加上微臣当年进升三品时所受的田产,已多达五十余顷,严重超过了律法所规定的标准。微臣知罪,愿意将这些田产全部拿出来,奉回家国所有。”
李晟也说道:“微臣有八十顷,也愿意全部拿出来…”马燧道:“微臣有一百二十余顷…”
紧接着,大臣们三三两两的,都站了出来报上了自己所有的田产,并表示都愿意将田产献给家国接受重组。
李世民笑了一笑,说道:“朕的大臣们,都是为国为民着想的好官儿啊!难得你们有这样的觉悟,真是国之幸事。这么说来,武元衡所说的土地重组划分的办法,倒是可行了?”
“不,微臣仍有疑义。”陆贽说道“大唐的朝廷有陛下振臂一呼,自然是应者云聚尽皆响应了。可是到了地方,那些豪绅贵族们,会响应吗?土地,可都是他们的命
子啊!尤其是在江淮、东南、河北等等那些朝廷没有太多控制力的地方。”“问得好。”李世民说道“这一次的一系列革新,朕只打算先在关內一带试行。试行得法成功了,再逐渐向山南、西川等地推行。一步步来不着急,朕是不会好高骛远的。在两到三年的时间以后,我们不妨再回头看一看这一次革新的成果。如果良好,就可以作为今后大唐立国治国的标准了。那些所谓的----朝廷没有控制力的地方,朕,也迟早会让它们接受这些革新的。现在我们需要的,是积累经验。当然,首先我们先要具备的是----勇气!”
UM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