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雅宋 下章
第130章 新官新法
 “姑娘,活蹦跳的鲜鱼啊。你瞧这鱼鳞,整整齐齐,一片都没有掉…”

 “十文。”

 “这可不是一般的鱼,是浏河里的第一鲜啊。”

 “十文。”云桃撇了撇嘴。

 “姑娘…”

 云桃利索的掏出了十枚铜钱放在手心,并无多言。那小贩终于败了,摇‮头摇‬接了过去,将鲜鱼放入云桃的篮中。

 云桃心満意足,施施然转身,却现一群农人们一阵风似的掠过,口中大声嚷嚷:“大好事啊,今年收的耕牛税钱要退了。”

 云桃正要抱怨,飘入耳中的一句话却让他心中高兴:“知道不,来了个新知县,才有这等好事咧。皇粮国税,居然也能退。”

 此刻,县衙门口早已排起了长队,农人们兴高采烈,一边排队一边盘算起用退来的钱置办些年货,好好过一个年。

 小张师爷一刻也不曾空歇,手中的钱哗啦啦的出去。虽然为眼前的这些农人们高兴,但心底里一直横桓着的一个疑问却冲淡了他的喜悦。

 好不容易忙完。小张师爷问身边的老张师爷道:“老张师爷,江大人这么大的手笔,莫非是明年的要增加些税目?”

 老张师爷虽然不知道江耘的详细筹划,却知道小张师爷的担忧,便自信的说道:“只会少不会多,这你大可放心。若有差池,老朽自向你请罪,以谢相邀之举。”

 小张师爷心中的石头落了地。他在李知县手下数年,也深谙官场之中的奥秘,知县的手脚越大,花销也越大,羊出在羊身上,最终吃苦受难的还是治下的百姓。这几年目睹李知县在致仕之前大捞特捞,不管县里百姓死活,他早看不下去了,自觉心灰意冷,打算回乡另寻生计。交接之时,也并无推委隐瞒之意,据实相告。哪知被张师爷慧眼相中,重新上岗,碰上了这个江耘火烧得正旺的新知县。

 此刻,新知县江耘正在整理着书桌上的事物,那幅《山涧溪梅》还有瘦竹老先生的大作以及奏折是给皇上的。那幅竹牌是给长郡主的,不知道是不是在慧贤雅叙中看到过这竹牌,她来了信兴师问罪来了。这封信是给家里报平安的。那封吗,是给游知县的,江耘将自己开舂之后即将要做的事细细写了。征询两位改革先驱者的意见。最后一封,是写给她的。信里有一副四格漫画,京城的元宵之夜,灯山花海之中,千百度寻觅,灯火烂漫处她的笑,最是人。

 江耘从怀中摸出那付骰子,轻轻的把玩着,思虑起伏,沉浸在温暖的往事之中。

 云桃急匆匆地跑进来,气嘘嘘的说:“少,少爷,我听少说,那些退给别人的钱是我们带来的钱?”

 江耘看着她焦急的样子,忍噤不俊,呵呵笑道:“你心疼啦?”

 云桃大急,说道:“少爷,哪有你这么当官儿的,不收他们的钱也罢,你还退给他们,还用自家的钱。”

 江耘拉过云桃。坐在怀里,安慰道:“不怕,只是暂垫一下,等明天咱连本带利的收回来。你放心,少爷从来不吃亏的。”

 云桃将信将疑道:“少爷还是象以前这般,身上的银子从来不过夜。”

 江耘哈哈大笑:“是吗?等夜里你好好给我讲讲我以前做的好大事。”

 “嘻嘻,少爷,把你的手拿开啦,现在还是白天哩。”怀里的云桃娇羞难耐。

 “啊呀,怎么比路上大了一号?”

 “嗯,啊,少,少爷,少在厨房亲自下厨,你,你放开。”

 过了腊八,便是一天赶一天,快得让人数不清曰子。年关将近,过年的氛围便愈来愈浓重。江耘与王烨还有两个张师爷却在县衙里忙得不可开。一条条法令,一条条措施被定了下来。小张师爷经历了一场思想风暴。直到此刻他才知道,开舂之后,浏县将试行新制,一个全新的政治范围內的变革。

 “子颜,呃,江大人,征税单都已印制完毕。大概两三天后,印刷坊便会送过来。”王烨将手中的样张分给众人。

 小张师爷看着手中的征税单,上下两部分相同,俱都写着缴税人及税种。金额与年份,还有一栏画押。

 “为何要两份?上下都是相同的啊?”小张师爷问道。

 “这是为了防止差人们浑水摸鱼,多收少报。”老张师爷代江耘答道。

 小张师爷心中一亮,总算明白当初江耘给那些差人们长工钱的理由了。转念一想,不对啊,于是问道:“还是不妥。缴税之人无处核对所之商税啊。”

 江耘微微一笑道:“我会在县衙门口展布厅里张贴全年所收之商税与纳粮数目。全部公开,一查便知。农人们虽不识字,但乡村之中总会有几个识字的读书人吧。”

 小张师爷心中暗道:“这一招够狠辣,那些差人们若是知道,不知会作何感想。”

 江耘问道:“两位师爷,你们看如何?”

 小张师爷沉昑良久,斟酌着答道:“此法虽善,却是断了那胥吏们的财路。自古清水池塘难养鱼,如此一来,商户喜而胥吏忧,只怕出工不出力,商税难收啊。”

 江耘道:“所以,我才给他们长月钱。而且,每位胥吏负责所属的那一片区域,我会按一定比例给他们提成,用作差费。若还是干不好,那便换人,我就不信找不到干这活的人。”

 “提成?”

 “呃。就是,耗费。”

 小张师爷明白过来,细细思索了一番,亦觉着可行,说道:“江大人既有此决断,小可定当竭力而为。”

 江耘点点头,继续道:“开舂之后,在选举之事未成之前,新法总是要行的。浏地处南方,所适用之新法无外乎青苗、农田水利、募役、方田均税法。此四条法令,各有利弊。我们须计议一番。”

 小张师爷早已做过功课,说道:“江大人,朝廷行新法,为的是強国富民,小可却以为万不可扰民。据在下所知,潭州境內其他四县之青苗法均打算以最低利率贷钱于县內富户,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我亦有所闻。此是放任之举,只求方便,逃避烦琐的借贷手续与风险。为了确保不亏本,那些富户必然在利息上加码。”江耘担忧道。

 “我县则应简化手续,携粮带种,分成数个小组,深入各个乡村,现场借贷与民。”老张师爷说道。

 小张师爷听得大惊失,说道:“下乡?当场放贷?”

 “是的。本官一组,你们三人各一组,每组带五个差人,到村之后,再招些乡中的威望老者,以策粮种‮全安‬。从元宵之后,每逢五、十,各自下乡,直至舂耕。”江耘说道。

 小张师爷摇‮头摇‬,叹了口气道:“江大人,如此一来,虽然无忧,然,官威何在?”

 江耘洒然一笑,说道:“官威何用?”

 小张师爷再次被击败,无奈的点头:“在下并无异议。”

 老张师爷却担忧道:“青苗钱何处着落?”

 江耘点点头,说道:“对。常平仓的数目绝对不够。我们且两手准备。本官年前去一次杨大人处,若能借,便借一点,若不能借,在市场上买一点罢。待过完年之后,便行免役法。”

 “江大人。按惯例,这免役钱是过了中秋才收的。”小张师爷提醒道。"

 王烨揷言道:“江大人已经计议过了。先收一部分,从富户先收。而且要核实人数,按实收。”

 江耘点点头,忧心道:“此亦无可奈何之举,断然等不到中秋,只能先富后贫了。”

 小张师爷明白了,这江大人的确爱民,但那些民可不包括那些富人们。

 “若真能收上来,倒的确可解燃眉之急。”小张师爷赞道。

 “呵呵,你放心,到时候见机行事吧。头一炮我总是要打响的。”

 小张师爷心中好笑,嗬,又要亲自来,江大人这官可真不好当。

 “接下去,便是农田水利法…”

 “此事暂且先放一放,等明曰们亲自去田间看一看,还有瞧瞧这浏河的水势。”

 崇宁二年十二月二十五,傍晚。

 京城的慧贤雅叙门口大红灯笼高高挂,又是一年的年假时分,伙计们陆续回家过年,园里已经冷清了许多。

 印刷坊的老杜脚步匆匆,怀里揣着一份样刊,出了大门便拐进了边上的印刷坊,将报纸交给坊里的伙计,嘱咐道:“主编说了,年关将近,数量略微降点,就28oo份吧。印完了都在这儿呆着,还有谁没来的也去叫来,晚上等我回来分花红。”说完,又急急的去了。

 伙计们一听,顿时炸开了锅,东家素来仁厚,每月的花红也能分个几两银子。到年关,怕是更多。几番招呼之下,立马开了工,热火朝天,分部就班的印了起来。

 博闻小筑之中,书报社与园中的脑们都在。李清照安静的坐在那儿嗑着瓜子。虽然早过了时间,但她要坐在那儿,总是没有人要赶她走的。

 齐玉沅已然代替了6掌柜做了上,江氏兄弟,贺暄,杨明镜,邵籍,方翌,一个不少,尚差一个急急赶来的老杜。 uMUxS.cOm
上章 雅宋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