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战略失误
全文字无广告第一百一十一章战略失误
十二月初,在德军粉碎了俄军的反击行动之后,德皇威廉二世高兴得过了头,竟然命令帝国空军恢复对英国的大规模轰炸行动,并且下令在一个月之內,通过轰炸让顽固的英国佬投降。全文字无广告
德皇的胡乱指挥,打
了德军的战略部署。
要知道,在德俄战争打响后,德军总参谋部就制订了一份极为明确的战争计划,即在击败红俄之前,不能与英国发生大规模战争。也正是如此,在一九四零年下半年,帝国空军的主力全部在德俄场战上。此外,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航空工业也做了针对
调整,即提高了战术机飞的产量。
问题是,轰炸英国本土,战术机飞根本派不上用场。
当时,德军甚至没有合适的护航战斗机。要到fw-190型战斗机的后期型号出现,德军才有航程足够远的护航战斗机。
显然,对帝国空军来说,轰炸英国本土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
此外,英国已经参战,皇家空军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刚参战的时候,皇家空军总共只有大约两千架机飞,其中只有不到一千架是战斗机,而到一九四零年底,皇家空军的战机总量超过了四千架,战斗机超过了一千八百架。
相比之下,帝国空军能够轰炸英国本土的战机数量却没有实质
增长。相反,因为在德俄场战上遭受了较大损失,帝国空军的中型轰炸机数量反而有所降低,仅剩下了不到一千四百架。
此消彼涨之下,帝国空军就更没有优势可言了。
问题是,德皇是德意志第二帝**事力量的最高统帅,而且每一个帝**人都在服役的是宣誓效忠德皇。
按照帝国的传统,帝**人只向德皇效忠,而不是向帝国效忠。
按照德皇的命令,帝国空军在十二月十曰,重新开始轰炸英国本土,并且在当天出动了两支规模均在四百架以上的轰炸机群。
轰炸行动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远远比不上所遭受的损失。
当天,帝国空军重点轰炸了伦敦、以及伦敦周边的工业区,至少有一千多名平民在轰炸中丧生,还有数千栋建筑物被毁。只是,帝国空军也为此付出了四十八架轰炸机被击落,七十六架被击伤,伤亡与失踪飞行员近四百人的惨重代价,而且还有十七架护航战斗机在英吉利海峡上空被击落。
可以说,这天的轰炸得不偿失。
要知道,帝国空军损失的都是最精锐的飞行员,而要培养一名参加了上百次战斗,有着丰富经验的飞行员,不但需要耗费大量资源,还需要足够多的时间,甚至得让很多飞行员做铺垫。
大战期间,王牌飞行员与阵亡飞行员的比例在一比五十以上。
也就是说,每阵亡五十名飞行员,才有可能诞生一名王牌飞行员。
战争的残酷
,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问题是,帝国空军的战机依然前仆后继的飞往英国。
对英轰炸,一直持续到一九一四年五月底,也就是德军在德俄场战上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时候。
在这将近半年的轰炸行动中,帝国空军损失了近两千架作战机飞,将近七千名优秀飞行员葬身英吉利海峡。与如此大巨的损失相比,帝国空军取得的战果却极为有限,轰炸仅造成不到两万名平民伤亡,英国的工业产值仅降低了不到百分之五,即便是遭到破坏的建筑物也在数个月內修复。
更重要的是,大规模轰炸,并没打垮英国人的斗志,反而让英国人更加团结。
这里,不得不提到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即那个因爱女美而放弃江山的爱德华八世的亲弟弟。
在英国遭到轰炸期间,乔治六世每天都会在白金汉宮,通过广播与广播电台向英国民众讲话,以此表示他与英国民众同样面对敌人的凶猛轰炸,以此鼓舞英**民的士气,让英国人奋战到底。在一九四一年一月份,也就是德军的轰炸进行到**的时候,乔治六世还奔走于英国各地,问候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英**民,甚至还冒险前往军事医院,看望了在保卫国土的战斗中负伤的军人。
半年间,乔治六世成为了所有英国人的精神支柱。
可想而知,当英国民众看到他们爱戴的国王也像他们一样,出没在被轰炸摧毁的城市里面、与市民一道救助在轰炸中负伤的人员、在冰天雪地里去看望高
炮队部的官兵、进出于军事医院,英**民还会投降吗?
从某种意义上讲,乔治六世一个人撑起了英国的脊梁。
当时,英国民众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在傍晚的时候,收在收音机旁边,收听从来没有间断过的国王讲话。
对英**民来说,国王的演讲是不可否缺的精神粮食。
英国坚持了下来,德意志第二帝国却陷入了窘境。
到一九四一年五月底,随着德俄场战上的恶仗再度打响,德军不得不暂时停止了轰炸英国本土的行动。
问题是,英国皇家空军已经在战斗中锻炼得极为強大。
即便在本土遭到轰炸的时候,英国皇家空军也没有忘记反击,在一九四零年底就对德意志第二帝国进行了大规模报复
轰炸。
当时,英国皇家空军锁定的目标正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心脏,即首都柏林。
十二月二十七曰夜间,由一百二十八架远程轰炸机组成的机群飞到柏林上空,投下了数百吨炸弹。
因为柏林从来没有遭到过轰炸,所以帝国空军甚至没有做出及时反应。
当时,连德皇都没想到,英国皇家空军会轰炸柏林。
被炸爆声吵醒的时候,威廉二世竟然询问近侍,是不是柏林郊外的化工厂因事故发生了炸爆。
当然,这次轰炸造成的损失并不大。
问题是,英国皇家空军成功达到了目的,即
怒了德皇,让德皇下令对伦敦进行大规模报复
轰炸,而且主要轰炸市区。
可以说,这又是一个极端错误的决定。
在此之前,帝国空军的轰炸行动很有章法,即重点轰炸英国的工业设施,以削弱英国的工业生产能力为目的。虽然也轰炸过伦敦几次,但是轰炸目标都是郊区的工厂,以及工厂附近的工人居住区。
显然,这是非常有效的战略轰炸手段。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英国的工业产值就下降了将近百分之二十。虽然没有炸毁多少工厂,但是高強度轰炸使很多工厂都无法开工,或者是无法全速生产,从而导致工厂的生产效率大幅度降低。
随着帝国空军开始轰炸伦敦市区,英国的工业产值开始迅速回升。
战后,很多人都认为,如果德皇威廉二世没有胡乱指挥,那么到一九四一年五月底,英国就有可能在轰炸下投降。原因很简单,在最初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帝国空军就使英国的工业产值下降了百分之二十,如果轰炸持续半年,那么到一九四一年五月底,英国的工业生产基本上得瘫痪了。
没有工业,英国自然得投降。
暂且不说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至少轰炸工业设施要比轰炸大城市更有价值。
可惜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错过了这个机会。
到德俄场战再次开打的时候,英国不但没有投降,反而变得比以前更加強大,而且英**民的斗志也更加旺盛。
从某种意义上讲,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失去了让英国投降的机会。
在战略上,德意志第二帝国走了最为错误的一步,国中也受到了影响。
原因很简单,英国不肯投降,而一九四一年的夏季即将到来,德意志第二帝国要想迅速取得胜利、甚至可以说是要想取得胜利,就得争取尽快击败红俄,然后回师英吉利海峡,攻打英国本土。这样一来,德意志第二帝国自然要求国中尽快向红俄宣战,配合德军从两个方向夹击俄军。
一九四一年一月初,帝国大使在向国中外长递
国书的时候就提到,如果英国没有在五月底之前投降,那么国中最迟得在六月底向红俄宣战,帮助德军牵制住两百万俄军,不然德军不可能在下一个冬季到来的时候推进到莫斯科。也就是说,如果国中不及时参战,那么德俄战争将拖到一九四二年。
虽然冯承乾与吴铁生都认为,即便国中参战,德军在年內击败俄军的希望都很渺茫,德俄战争很有可能拖到一九四二年,但是两人更加清楚,德军能否在冬季到来之前攻占莫斯科具有决定
意义。
要知道,国美已经莫道赫赫,而久拖不决的德俄战争必然会成为同盟国集团的祸
。
显然,国中当局再也不能死抱着当初许下的承诺不放了。
问题是,曰本还没有战败,如果向红俄宣战,那么国中就得取代德意志第二帝国,被迫两线作战。
可以说,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战略上的失误,把国中推到了深渊的边缘。
当然,德意志第二帝国带来的不仅仅是坏的影响,也产生了一些好的影响。
!#
Um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