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欧洲战车大竞赛
全文字无广告第420章欧洲战车大竞赛
~~~~
在国美海军未赶到欧洲之前,为了打击同盟国的嚣张气焰,打破场战上的胶着态势,协约国方面曾一度大规模从华中帝国进口m07式战车。
华中帝国在国美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前,向协约国方面提供了1100辆m07式战车,在国美参战后,仅仅提供了100辆,大量的m07式战车转向同盟国出口。
在国美参战前,同盟国方面得到了华中帝国m07式战车数量很少,但是获得反m07式战车的反器材步
却是很多,改装自华中帝国m2重机
的m14式12。7毫米反器材步
帮助同盟国摧毁了900多辆协约国的m07战车,使得同盟国在战车数量上跟协约国的差距很快被扳回。
当国美参战后,华中帝国的经济损失完全由同盟国承担,因此华中帝国将原本要供给协约国的先进武器准备和战略物资转而卖给同盟国,其中德国便获得了800辆m07式战车和200辆m10式战车。
在1915年5月的第三次索姆河战役中,德国将这批1000辆战车投入场战,在一天內连续突破协约国三道防线,拓宽战线122公里,纵深45公里,重创英法联军。当天的战斗中,德国出动33万大军在战车的掩护下,牺牲13万人的代价,首次突破英法联军布防了两年的索姆河临海方向的坚固防线,包围了索姆河要
阿布维尔。参战英法联军45万,一天內损失25万,面对德军的钢铁洪
,协约国在战车数量和质量上严重不足,无法抵挡,被迫后撤到布雷勒河重新布防。
由于德军没有突破索姆河防线的心理准备,第三次索姆河战役制定的计划仅仅是重创索姆河防线上的英法联军,结果德军的战车集群一天內突破索姆河防线,德军先头队部疯了一般,忘记了原计划,迅速东进扫
英法联军溃兵,这导致德军战线拉长,很快一系列问题出现。
华中帝国外销给欧洲的战车
能都是缩水的,尤其是在战车履带问题上,出口给同盟国的m10式战车的履带最大使用寿命不过50公里,德军战车团快速突进当中,战车履带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高负荷前进,平均每辆战车都会因为各种原因抛锚多次,其中履带是最大问题,到了突进30公里后,履带大多数出现不可修复式的损毁,导致德军攻势锐减,加上战车后勤保障跟不上,油料和弹药告急,最终德军推进至45公里的纵深后便停止了攻势。
第三次索姆河战役以德军获胜告终,不过德军总参谋部的犹豫不决,加上德国财力吃紧,准备不足,以至于德军未能一口气全面突破英法联军的索姆河防线,给英法联军得到了
息之机。
英法联军司令部趁机紧急下令从英国和法国各地调集战车补充索姆河东线和布雷勒河西线,务必要阻挡住德军的战车团突击。
由于华中帝国大幅度减少给协约国的战车供应,m07式战车遭到德军反器材步
的摧毁,被证明已经无法満足场战需要了,协约国也停止进口m07式战车了。协约国希望从华中帝国进口m10式战车,但是遭到华中帝**方拒绝,协约国为此大为光火,从此跟华中帝国的关系急转直下,进一步削减了从华中帝国进口物资的份额。
早在协约国大规模从华中帝国进口m07式战车的同时,协约国各国就开始自己研发和模仿m07式战车了,之前考虑到大规模非法仿制华中帝国m07式战车会招致华中帝国的不満,但随着华中帝国对协约国的军援降低,转而向同盟国大规模出口先进战车后,协约国各国府政开始允许本国企业仿制m07式战车,为避免纠纷,正式改称坦克。
协约国大规模仿制m07式战车的基地设在法国雷诺公司,仿制的m07式战车改称法国雷诺ft-15型坦克。
由于协约国900多辆m07式战车被德军的反器材步
摧毁,使得协约国一边大量仿制生产雷诺ft-15型坦克的同时,也开始研制抵抗德军m13反器材步
的新式坦克。
在第三次索姆河战役中,法军为了牵制德军的攻势,减轻索姆河西线英法联军的庒力,同时也为了得到德军装备的华中帝国造m13式反器材步
,特意发动了一场小规模高強度攻坚战,出动100辆战车突击索姆河东线的德军。德军主攻在西线,东线德军以防御为主。像往常一样,德军使用m13反器材步
攻击英法联军的战车团,法军出动一支特别突击队,专门盯着德军的反器材步
手位置,很快击毙了十几个德军反器材步
手,缴获了完整的m13反器材步
。
法军得到这款步
后,积极开始拆解研究,很快便弄清了m13式反器材步
的构造、弹种和摧毁能力。经过试验,法军发现m13式反器材步
仅仅可以穿透15毫米华中特种钢和20毫米以下的法国表面渗碳钢,而且这种缩水版的m13反器材步
的穿透作用距离在400米以內,超过400米将无法穿透,甚至精度不够。
于是法军在现有的m07式战车上加装了一层8毫米厚的钢板,解决了被m13反器材步
威胁的局面,同时法国仿制和改良新款雷诺ft-17坦克直接换装了22毫米正面装甲,用来抵抗德军的m13反器材步
的攻击。
法国“雷诺”ft-17轻型坦克,尽管是山寨华中帝国m07式战车而来。但不得不说法国的科技力量还是很強的,他们能够在华中帝国科技人员的设计理念基础上创造出新意,将m07式战车进行升级和改良。
从ft-15升级改进而来的ft-17坦克,它是世界上第一种装有可360度旋转炮塔的坦克,而且动力舱后置、车体前设驾驶席,而华中帝国的m10式战车只有270旋转炮塔。
虽然法国雷诺ft-17拥有360度旋转打击方式,但是受限于这个时代的坦克技术和工艺水平,此时的360度旋转炮塔却是个
肋,因为火炮的制退机、方向机、高低机、观瞄系统体积庞大,本来坦克的体积就小,安装这些庞大的设备挤占了太多的空间,360度旋转后,很多系统的
能无法保证,尤其稳定
连华中帝国方面都未能解决,法国坦克设计师们单纯的模仿,不知道这种真正设计的原理,因此360度旋转炮塔设计反而成了画蛇添足的一笔,极大的降低了ft-17坦克的综合
能。
雷诺ft-17坦克战斗全重7吨,最大速度10千米每小时,乘员2人,装备1
8毫米摸del1914机
,弹药4800发,或则一门37毫米滑膛炮,备弹150发,装甲厚6-22mm。对于法国工业而言,能够驱动雷诺坦克以10千米每小时速度前进的发动机还不过关,还得从华中帝国进口。尽管华中帝国在这方面做出了限制,军用战车发动机出口需要获得国会审核批准,但总是有漏
,法国人转而从华中帝国各大民用汽车公司进口高
能的民用汽车发动机,虽然寿命不如军用发动机,但却可以解法国陆军燃眉之急,安装到雷诺坦克上面倒也误打误撞的勉強合适。
但就战争进度而言,法国能够在短时间內仿造和升级华中帝国的m07式战车,还是可圈可点的,至少这批坦克能够得以大规模批量生产,对于迅速阻挡住德军的战车团攻势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法**方还委托民营公司先后研制了“施纳德”突击坦克、“圣沙蒙”突击坦克和2c重型坦克。
其中,施纳德坦克是完全法国自己研发的坦克,该坦克在华中帝国的m07式坦克入进法国的时候,法国人就开始研制了。由于当时受到华中帝国的技术限制,噤止仿造,法国也没有坦克实战经验,不知道那种坦克设计才是最佳选择,因此出现了施纳德坦克的设计款式。
施奈德(schneider)ca1坦克装一门75毫米野战炮,2
8毫米机
,战斗全重14吨,6名乘员,速度5千米/时。
作为法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用于作战的坦克,施奈德ca型坦克是由colonelj。e。estienne(让?巴蒂斯蒂?欧仁?埃斯蒂安)的理念,并结合了eugenebrillie的设计研发而成的产物,坦克由施奈德公司负责制造。estienne和brillie都曾造访华中帝国努力研习北洋动力旗下的拖拉机制造厂,这系列的拖拉机应用了一种独特的履带和底盘的安装配置方式。这种设计最后被法**方采纳作为其坦克的改造基础。
这种坦克类似于华中帝国最早的夭折的m05型战车,采用大口径75毫米低速短身管火炮,安装在坦克的右侧的炮座內,火炮
界极小。这种坦克系统的设计理念就是将一个长车厢安装在一组短履带上,但正像ca型坦之前的那些设计一样,这种组装方式未能收到其预期效果。在实际使用当中,施耐德ca型坦克的这种组装方式被证明是无法逾越任何一种不平坦的地势。
施奈德坦克首次出现在第一次马恩河战役的场战上,但是坦克表现不佳,糟糕的通风
能使乘员苦不堪言,薄弱的装甲和內部邮箱设计严重威胁到乘员的全安。
施奈德ca型坦克的车厢设计了一个角度很陡峭的鼻部。车厢被安装在加短版的履带底盘上,鼻部和尾部都悬在底盘之外。坦克主要的装备是一门75毫米口径的主炮。两门8毫米口径的机关
分别被安装在车身两侧的球型固定底座上,做自卫之用。坦克最大载员7人。
等到施奈德ca型坦克投入使用,它在设计上的缺点就立马凸现了。由于加长的车身使得车厢的鼻部和尾部显得过于突出而造成坦克行进时会被卡住,所以这种短履带的底盘系统除了能在平地行驶之外无法逾越其他的地势。最终,这种坦克在与敌方炮兵弹幕攻击的对抗当中损失惨重,在一次进攻当中,共有132辆施奈德ca型坦克参战,最后有不少于57%的坦克被击毁。这使得施奈德ca型坦克的整个设计理念就此被证实是毫无实用价值的。
法**队一度决定放弃这种坦克。不过,协约国在第三次索姆河大战失利,急需要大量坦克补充队部,因此尽管施纳德坦克各种缺点多,但是有总比没有強,因此批准施纳德公司大规模共生产了1000辆左右,将装甲防护增加到华中特种钢15毫米或者发个渗碳钢20毫米以上。
圣沙蒙突击坦克和2c重型坦克基本上跟华中帝国的m07式战车大同小异,只是这两家法国公司的资金有限,生产技术受限,仿制的m07战车非常的笨拙,核心零部件还得从华中帝国进口,国美参战后改为从国美进口,但
能有所下降。
法**方病急
投医,顾不了两个公司的产能问题,两款坦克分别采购了1000辆,但是最终每个月只能
货50辆,直到战争结束时也没有全部
货。
与此同时,英国国內也在大规模研制和生产各种型号的坦克。“小威利”于1914年7月开始设计,实际建造起于1914年的8月11曰,研制中为方便转向,在车身后伸出一对尾轮,同时这对尾轮也起到了保持平衡的作用,经过不断的改进摸索以后,1914年9月22曰“小威利”的1号车——“林肯”号开出了英国福斯特工厂的大门。
“小威利”坦克同样也因为当时英国没有坦克实战经验,不知道那种坦克设计才是正确的,因此避开跟华中帝国m07式战车的设计冲突。该坦克的重量是18。289吨,全长5。87米,宽2。86米,高3。05米,采用一台105马力“戴姆勒”汽油发动机为动力,主要武器是1门40毫米口径的主炮,备弹300发,以及4
7。7毫米口径的机
。运作起来要至少两个人共同操作,而全体成员仅为6人。
“小威利”只使用了10毫米厚的钢板做为装甲,即使这样,车体已经够沉重的了,使得其最大速度仅为3。2千米/小时,加上当时的场战主要是英德之间的“壕沟战”成员舒适
极差,其越野
也没有达到英国府政的设计要求,所以并没有大量生产,也没有经历过实战。但英国在其基础上迅速进行改进。
英国又在马克1型坦克基础上,改进生产了马克2至5型坦克,其中马克4型坦克基本上达到跟华中帝国m07式战车相提并论的
能了,也符合战争要求了。
改型坦克生产得最多,仅在1915年就生产了约2200辆。同时英国为了尽快支援索姆河前线,还研制生产了800辆“赛犬”中型坦克,以及600辆c型中型坦克等。
1915年11月,协约国准备进行一次大反攻,夺回索姆河西线阵地。为此,英法两国在该地区计划集结7000辆坦克,准备一口气把德军赶出法国。
在英法大规模准备坦克的同时,德国统帅部也接到了报情,开始积极准备应战。
德国一方面通过巴格达铁路从华中帝国获得大量的m07和m10战车,另一方面德国也嫌华中帝国的战车太贵,开始自己仿制生产,同时根据战争经验来改良m07和m10战车。
改良版的m07式战车被德国陆军重命名为a7v-3,m10式的改良版为a7v-4,主要是大部分零件采用德国造,以便减轻成本负担。
德国重视攻击,因此嫌弃华中帝国的战车主炮口径太小,于是在a7v战车的最大改进就是主炮改为了80毫米,不过经过后来的实战才明白,这种大口径主炮对战车的损伤极大,反而得不偿失。
不过,当时的德军没有考虑这些问题,因为德军也没太多的坦克大战经验。
在德国仿制华中帝国的m07和m10战车之前,德国自己也在设计战车。
其中a7v是德国第一款自己设计的战车,a7v战车的战斗全重为30吨,车长7350毫米,车宽3060毫米,车高3350毫米,履带宽度2115毫米,车底距地高200毫米。a7v战车的最大特点是,它是世界上乘员人数最多的坦克。高达23人操作。23人的布置是除了车长、驾驶员、副驾驶员、通信员、信号员、信鸽员和瞄准手、炮手、装填手外,光机
手就有12人,另有2名机械师。这23名乘员还是从不同的队部菗调来的,车长为军士或军官,驾驶员和机械师来自工兵队部,炮手和装填手来自炮兵队部,12名机
手来自步兵队部。这也为整车的指挥和协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a7v战车为典型的箱式结构,拿现代的观点看,它更像一辆装甲输送车,灵感来自华中帝国m07式装甲运兵车。
由于德国人没有弄清楚华中帝国的主战战车和装甲运兵车的概念,因此将装甲运兵车当做突击战车。最终设计出方方正正的壳体,众多的武器,活像一个“活动堡垒”的怪物来。
a7v战车在设计上和总体布置上,有许多独到之处。它没有严格的战斗室,车体前部有一门火炮和2
机
,无疑火力是強大的。战车上的主要武器是1门57毫米低速火炮,26。3倍口径。炮弹的弹药基数为180发(后增加到300发),堪称是又一项“世界之最”辅助武器为6
“马克沁”7。92毫米重机
,车体两侧各2
,车体后部2
,弹药基数为18000发,由12名乘员来操纵这6
机
。发动机位于车体中部,车长和驾驶员席布置在发动机的上方,有固定的指挥塔,这使a7v的整车高度增加。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传至车体后部的变速箱,带动主动轮旋转,推动履带前进。
由于a7v上采用了螺旋弹簧式悬挂装置,乘坐舒适
上也比协约国坦克要強。在关注战车的通信
能上,a7v也是走在前头的,安装有从华中帝国进口的短距离无线电系统,使得该战车可以在场战上接到指挥,这时华中帝国战车和协约国战车所无法做到的。
当然,a7v的不足之处是,车体高大笨重,机动
差;履带长度和履带中心距的比值较大,转向困难;车底距地高太小,坦克容易“托底”当然,乘员人数太多,整车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也是一件麻烦事。不管怎么说,能在坦克诞生的“第一时间”內,立独造出这样水平的坦克,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
在1915年11月,德军在马恩河场战上准备了500辆m10式战车、1800辆m07式战车,a7v-3战车1600辆,a7v-4战车900辆,a7v战车500辆。
尽管德军在战车数量上不如英法联军准备了7000辆坦克,但是在质量上德军占据优势。这样,德军因为战车数量不如英法联军,因此在索姆河西线迅速转入战略防御。
双方都有目的的在索姆河方向上集结,于是一场大规模坦克大战即将在索姆河战线上爆发。
!#
Um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