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谦之案:淮南道应训引下句作“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彭耜曰:“达真、清源‘皆知善之为善’上,并有‘天下’二字。”范应元本同,范注云:“古本。”又论语集解义疏九引“皆知”并作“以知”广明本、赵孟俯本引下“已”作“矣”李道纯本上“已”作“矣”苏辙本、董思靖本两“已”并作“矣”“已”“矣”古可通用。说文五:“矣,语已詞也,從矢,聲。”字亦作“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谦之案:敦煌本、遂州碑本、顾
本无“故”字。六“相”上,广明、景福、庆
、磻溪、楼正、室町、彭耜、傅、范、高翿、赵孟俯本,及后汉书朱穆传注均有“之”字,王弼、河上本无。李道纯曰:“‘有无相生’已下六句,多加一‘之’字者非也。” 严可均曰:“相形”王弼作“相较”见释文。 谦之案:作“相形”是也。毕沅曰:“‘形’,王弼作‘较’,陆德明亦作‘较’,并非。古无‘较’字,本文以‘形’与‘倾’为韵,不应用‘较’又明矣。”刘师培曰:“案文子云:‘长短不相形。’淮南子齐俗训曰:‘短修相形。’疑老子本文亦作‘形’,与生、成、倾协韵,‘较’乃后人旁注之字,以‘较’释‘形’,校者遂以‘较’易‘形’矣。”案:淮南齐俗训“故高下之相倾也,短修之相形也”有二“也”字。“长”因避父讳改“修” 马叙伦曰:“较”各本并作“形”说文“荆”之古文作“○”则古文“形”或亦有作“○”者。“爻”旁与“○”字之“爻”旁相同。或老子本作“○”传写脫讹成“爻”读者以为义不可通,加车成“○”后世“较”行“○”废,因为“较”字矣。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谦之案:“前”敦煌本作“先”遂州碑本、顾
本、強思齐本亦作“先”蒋锡昌曰:“按顾本成疏‘何先何后’,是成‘前’作‘先’。強本严君平注:‘先以后见,后以先明。’是严亦作‘先’。老子本书‘先’‘后’连言,不应于此独异。如七章‘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六十六章‘
先民,必以身后之’,六十七章‘舍后且先’,皆其证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谦之案:遂州碑本“人”下有“治”字,敦煌本同。成玄英疏:“故云‘是以圣人治也’。”又群书治要卷三十四引无“治”字。 万物作而不辞, 毕沅曰:河上公、王弼并作“万物作焉而不辞”陆希声及太平御览引皆无“焉”字。 罗振玉曰:景龙、御注、景福三本均无“焉”字。 谦之案:遂州碑本、傅奕本亦无“焉”字。又“不辞”遂州、敦煌、傅、范本作“不为始”范应元曰:“王弼、杨孚同古本。”是范所见王本亦作“不为始” 易顺鼎曰:考十七章王注云“大人在上,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数语,全引此章经文,是王本作“不为始”之证,但比傅本多一“焉”字耳。 谦之案:作“不为始”是也,当据订正。 毕沅曰:“古始、辞声同,以此致异,奕义为长。”劳健曰:“说文‘○’籀文从台作‘?’,夏竦古文四声韵引石经‘词’作‘○’,古孝经‘始’作‘○’,盖二字古文形本相近。”今按吕氏舂秋贵公篇曰:“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万物皆被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又审分篇曰:“全乎万物而不宰,泽被天下,而莫知其所自始。”盖皆出老子此章,作“始”义长。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罗振玉曰:“生而不有”敦煌本无此句。 谦之案:遂州碑本亦无。群书治要卷三十四引同此石。 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严可均曰:御注、王弼作“功成不居”河上作“功成而弗居” 罗振玉曰:景福本作“功成不居”敦煌本作“成功不处”又“夫唯弗居”景龙、御注二本“弗”均作“不”敦煌作“不处” 马叙伦曰:王弼注曰:“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则王作“不居”今王“不”作“弗”者,或后人据河上改之。 蒋锡昌曰:按淮南道应训及后汉书朱隽传注引“弗”并作“不”易系辞正义引“而弗居”作“不居”強本严注:“夫唯不敢宁居。”是严“弗”作“不”強本引成疏经文“成功不处”是成作“成功不处”古本所引“弗”皆作“不”二十四章“故有道者不处”三十八章“不居其薄,不居其华”七十七章“功成而不处”“不居”或作“不处”“居”“处”盖可互用。惟“弗”均作“不”以老校老,可证老子原本如此。 谦之案:王注旧刻附孙矿古今本考正云“‘弗居’,一本作‘不居’。”又纪昀校据永乐大典本“功成而弗居”无“而”字“弗”与“不”同,作“不”是也。又论衡自然篇曰:“故无为之为大矣。本不求功,故其功立;本不求名,故其名成。”亦即此章“夫唯不居,是以不去”也。盖天下之物,未有无对待者,有矛盾斯有前进。故有美者,则有更美者与之相争,而美之为美斯不美已。有善者,则有更善者与之相争,而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一对待也;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一对待也;难以易显,易以难彰,无难则无以知易,无易则无以知难,此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一对待也;寸以尺短,尺以寸长,无长则无以明短,无短则无以见长,此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一对待也;山以谷摧,谷以山颓,无山则无以见谷,无谷则无以知山,此高下之相倾也。音声,一对待也;安乐悲怨,其出不同,无悲则无以知乐,无乐则无以知悲,此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一对待也;先以后见,后以先明,无后则无以知先,无先则无以知后,此先后之相随也(用严君平义)。由此观之,天下之物,无处不有矛盾,即无处不在其对待之中各自动作。夫唯无心而顺自然者,不求功,不求名,因天任物而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深澈乎万物相反相成之理,消息盈虚,与时俱行。万物并作,而吾不为始;吾所施为,而不以迹自累;功成事遂,退避其位。不可得而美,故不可得而恶;不可得而先,故不可得而后。立于对待之先,是谓不居;超乎有无六境之外,是谓不有。有而不有,物不能先;居于不居,是以不去也。 “音韵”此章江氏韵读:生、成、形、倾韵(耕部),和、随韵(歌部,随,徐禾反),事、教、辞、有、恃韵(之、宵合韵,教协音记,辞,去声,有音以),居、居、去韵(鱼部,去,平声)。姚文田、邓廷桢同,惟未及事、教。又陈柱以已、已为韵。谦之案:“辞”敦、遂本、傅、范本作“始”“居”敦本作“处”高本汉以始与事、教、有、恃协韵,处、处与去协韵。又教,宵部,事、辞、有、恃,之部,之、宵合韵。顾炎武曰:“随”古音句禾反,引老子“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和、随为韵。旁证:管子白心篇:“人不倡不和。”又“不始不随”韩非解老:“大奷作则小盗随,大奷唱则小盗和。”又“故竽先则钟瑟必随,竽唱则诸乐皆和”(唐韵正五支)。江有诰曰:辞,似兹切,按古有“去”声,老子养身篇“万物作焉而不辞”与“事”“教”合韵。又曰:“居”九鱼切,按古有“去”声,当与御部并收。老子养身篇“功成而不居”与“去”协(唐韵四声正七之、九鱼)。 右景龙碑本七十八字,敦煌本八十五字,河上、王弼本八十八字,傅奕本九十三字,范应元本九十七字。河上本题“养身第二”(一作“美善章”)。王弼本题“二章”范本题“天下皆知章第二”
UM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