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代游记选 下章
清朝 游庐山后记
 自白鹿西至栗里,皆在庐山之;闻其益旷奥,未至也。 四月庚申,以事赴德化。壬戌侵晨,沿麓行,小食东林寺之三笑堂。循高贤堂,跨虎溪,却游西林护,测香谷泉,出太平宮,漱宝石地。甲严,渡江览湓口形势。乙护,返宿报国护。大雨,溪谷皆溢焉。 丙寅,偕沙门无垢,篮舆曲折行涧中——郎锦也度石桥,为锦绣谷,名殊不佳,得红兰数本,宜改为红兰谷。忽白云如野马,傍腋驰去,视前后人,在绡纨中。云过,道旁草木罗罗然,而涧声清越相和答。遂蹑半云亭,睨试心石,经庐山高石坊,石势秀伟不可状,其高峰皆浮天际,而云忽起足下,渐浮渐満,峰尽没。闻云中歌声,华婉动心,近在隔涧,不知为谁者。云散,则一石皆一云缭之。忽峰顶有云飞下数百丈,如有人乘之行,散为千百,渐消至无一缕,盖须臾之间已如是。径天池口,至天池寺。寺有石池,水不竭。东出为聚仙亭、文殊岩。岩上俯视,石峰苍碧,自下矗立,云拥之,忽拥起至岩上,尽天地为纲纨,五尺之外,无他物可见,已尽卷护,曰融融然,乃复合为绢纨,不可辨矣。返天池口,东至佛手岩,行沉云中,大风自后推排,云气吹为雨,洒衣袂。蹊坐升仙台,柑御碑亭,云益重。至半云亭,曰仍融融然耳。无垢辞去,遂独过铁塔寺而归。 天池之云,又含鄱岭、神林浦之所未见。他曰当赢数月粮居之,观其舂秋朝夕之异,至山中所未至,亦得次第观览,以言纪焉,或有发前人所未言者,未可知也。 题记:庐山耸峙在长江和鄱湖的环抱中,千岩万壑,云阵雾带,是我国的风景名胜。其中,庐山云海是人们经常称道的奇景。这篇游记将庐山云雾写得千变万化,奇妙无比。 写云景的形象,仿佛如傍腋驰去的野马;登上庐山高处,一丛丛缭绕石间的云如花团锦簇;有时浓若泼墨,有时轻若纱绸;行云水,穷极造化,构成了一幅幅神姿仙貌、变化无穷的烟云画卷。 作者写云和山水,总是先实后虚,把山水的奇秀配之以云雾的飘渺动。作者经过“庐山高石坊”时“石势秀伟不可状,其高峰皆浮于天际,而云忽起足下,渐浮渐満,峰尽没”待到云开雾散,所见“一石皆有一云缭之”山生云雾,则云雾各呈其态;云缭山石,则山景更加秀丽;云和山水,虚实相衬,相得益彰。另外,作者谙动静搭配的道理。锦绣谷道旁草木茂密,而涧水清越叮咯,恰似相互唱和;云雾速満高峰,而优美的歌声穿云而来,婉转嘹亮。这种动中有静的描写使庐山充満了灵趣和生机。”从中也可见作者在描摹山水时的独具匠心。 作者简介:恽敬(1757—1817),字子居,号简堂,江苏湖(今常州市)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举人。先后做过浙江的富、江山,江西的新余、瑞金的知县。嘉庆十七年(1812),做南昌府(今江西省南昌市)同知,两年后(1814),被人诬告,革职。他年轻时喜欢骄文,后致力古文,与张惠言同为桐城派支流——湖派的创始人。他的语言取法于六经、汉史,旁及诸子杂书,所以文章较有气势和词采,其散文在清代有较大影响,曾左右清中叶的文坛。他的著作多为碑传和论文,有部分山水小品,风格清峻,颇有特色。著有(大云山房文稿)等。 UMuXS.cOM
上章 历代游记选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