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莳花记 下章
第26章 平生恨
 襄荷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貌比花娇。

 恍惚间好像前世第一次去牡丹园,终于亲眼得见那传说中的天香国,才体会到那是怎样一种惊心动魄,从此才知道何谓绝倾城。

 再不是别人口中的绝,而是眼见的‮实真‬。

 “万安,摊前可是有人?”

 耳边忽听到一道略带沙哑的声音,像是粝的磨砂纸互相‮挲摩‬,虽然声音低沉,但却不免有些刺耳。

 襄荷瞪大了眼。

 这声音分明就是从眼前那少年口中发出。他身姿笔直,并没有望向她所在的位置,只是眉头微蹙,轻声问着身旁的老者,但即便刻意放低了声音,却仍旧掩饰不住残破的嗓子。

 襄荷这才看到,他眼上竟还蒙着一束白绫。脑海中突然想起张爱玲,张爱玲曾说,她平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有刺,三恨红楼梦未完。

 海棠重瓣叠萼,花姝丽,惜其无香;桂花香飘十里,芬芳馥郁,型却无殊处。这世间,即便是草木,也不能将全部的好处都占了,更遑论人。

 万安是个看上去约六七十岁的老者,他守在少年身旁,背微微佝偻着,正用油纸捆扎药包,听到少年的话望向摊前,一眼便看到那倒在地上,发髻衣衫散,一脸呆愣地望着少年的小女孩。

 如果此刻倒地的是个妙龄女子,他定然会蹙起眉头,说不得还要言语讥讽一般,非得将人讥讽地面红耳赤掩面而逃才罢休。这倒不是因为他天刻薄,而是自从来到这闹市摆摊,同样的戏码已经重演了无数次,还有许多明明身体康健,却佯作生病来求医的,白白浪费他家主人的时间不说,遇上歪不清的,还得费上好一番功夫纠

 如此一来,任他脾气再好也无法再忍,再说他的脾气向来算不上好,再加上主人的默许,他也就自然而然地扮起了黑脸。

 但此刻倒地的不过是个看上去六七岁的娃娃,看样子是被人群挤出来的。

 他瞅了瞅她的脸,觉着有些面,但也并未多想,只是应了少年一声,走到摊前便要扶那女孩儿起来。

 万安瘦骨嶙峋的手伸过来时,襄荷才猛地发觉自己竟看着那少年发了许久的呆,小脸登时爆红,自个儿一骨碌爬起来,一边拍着‮服衣‬上的沾的泥土努力让自己仪容整齐一些,一边朝万安道:“谢谢爷爷,我没事!”

 她生得出色,又是六七岁正可爱的年纪,围观众人见她年纪小小,却如二八少女一般満面绯红,又一副小大人的样子整理仪容,不由发出善意的讪笑,有人便不住地说谢小神医魅力无边,连六七岁的女娃娃都被倒了。

 万安见状,风干橘子皮一样的老脸上也扯出一抹笑来。他摸摸襄荷头顶,声音并不如何温柔,但话里却很是关切:“你是谁家的孩子?快去找你爹娘去罢,这处人多,小心踩踏到你。”

 那声音落在耳中稍显尖利,仿佛掐着嗓子说话一般,与少年低沉微哑的嗓音倒是两个极端,不过,都不怎么好听就是了。

 襄荷看了一眼那端坐着的少年。

 他似乎没有听到四周的嘈杂,仍旧安安稳稳地坐在摊子后,部以下被铺着白布的摊子遮挡住,连眼睛也被白绫遮住,只看得到得笔直的上身,和一张清冷无波的面庞。

 即便端坐不动,即便没有一丝笑容,也让人看着欢喜。就像远处观花,即便不能触碰,不能据为己有,只是看看也觉得赏心悦目。

 听到万安的话,她拍拍脑袋,这才想起自己还有“打探敌情”的任务。

 四周一瞅,只见摊子边上除了目盲少年和万安,还有两个穿着捕快‮服衣‬的男子,其余尽是来看诊或是凑热闹的人。

 传说中的“谢小神医”呢?根据听来的描述,这谢小神医年纪不大,长相出色,在人群中应该很好找才是,但襄荷却没瞅见符合条件的。唯一比较符合的,却是那眼蒙白绫的少年,但襄荷却首先便把他给排除了。

 只听说过算命的瞎子,却没听说过治病的瞎子,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一个瞎子又怎么“望”?

 正疑惑呢,便见摊子前一年约四十的中年男子苦着脸道:“谢小神医快给我看看,我这和膝盖可都疼了许久了,荣生堂的大夫说我这是肾脏虚弱,开了许多补肾的药,我可我吃了许多天,却半点没见好啊!”

 男子一手,一手撑在摊子上,而他那番话,赫然便是朝着那蒙着白绫的黑衣少年。

 这下,襄荷彻底目瞪口呆。

 好半晌,她才有些结巴地朝身边的万安道:“爷、爷爷…我能站这儿看一会儿么?”

 万安忙着观察那男子气,闻言便把她拢到那两个穿着捕快服的男子只之间,道:“站在这儿便动,待会儿让捕快大哥帮你找爹娘。”

 襄荷便听话乖乖站着,眼珠一错不错地盯着摊子前的少年、万安和那中年病人。

 “面色、眼睑、苔如何?”少年低声道。

 “面色虚白,眼睑浮肿,舌苔泛红,似是肾虚之症。”只见万安翻了翻男子眼皮,又瞅了瞅他‮头舌‬,朝少年道。原来万安站在一旁竟是为了充当少年的“眼”,将病人体表症状转述给少年。

 襄荷这才有些了然,但即便如此,许多病症如非亲见,只听他人描述,误诊的比率仍旧很高。这少年被人称为神医,又目不能视,四诊法中“望诊”上便有些不利,若想被称为神医,想必在其他三诊上有些特殊之处。

 襄荷跟着兰郎中行医多年,对医术也略通皮,听男子描述,再听万安所述,倒的确像是肾虚之症,但那男子又说已经服药许久却不见好,这倒有些蹊跷。

 听完万安描述,少年并未做声,而是伸出手为男子切脉。

 此时大夫诊脉多用三脉法,即浮、中、沉三脉。指尖轻触为轻取,所得脉象即为浮脉,一些外感病症便可从浮脉中诊出;稍用力为中取,所得脉相为中脉,常人脉位便在此处;手指重按即沉取,所得脉相为沉脉,沉脉部位近于筋骨而未至,多见与一些病位较深的病症。

 襄荷便见那少年如白玉般的三指落在病人手腕上,三指同时切脉,力道由轻到重,分取浮、中、沉三脉。

 襄荷经常跟着兰郎中行医,自然也会诊一些简单的脉相,但手法远远称不上娴熟,误诊几率也高,且三脉每次只能诊一脉,即人家大夫三指并用,她却只能当个独指蜗牛,因为…指头多了,她就把握不好力道。

 兰郎中曾经想把医术传授给襄荷,从识药辩药到望闻问切,襄荷都囫囵地学过,只是兰郎中自个儿就没正规地学过一天医术,行医多半倒是靠经验。他就好比那茶壶里的饺子——有嘴倒不出,许多东西懂是懂,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样一来,他又怎么能教好襄荷,加上襄荷本身对医术‮趣兴‬不大,以致她也就比寻常人多懂些医理,若说如切脉这样实际上手的功夫,她还差得远。

 所以说,诊脉是个靠经验积累的技术活,只有诊的脉多了才能驾轻就

 而眼前这少年看上去手法十分娴熟,似乎已经诊过千百次一般,以他的年纪来说,已算得上十分难得。

 三脉诊过,襄荷觉得应该能诊出是什么病症了,谁知少年却只稍停了下,很快又将手指搭在了病人手腕上。这次,他将病人衣袖稍微上挽,顺着手腕上的筋脉骨骼细细摸索。

 襄荷这才恍然想起,除浮、中、沉之外,还有伏脉。

 连沉取都诊不出的脉象便叫做伏脉,意谓“脉伏于下”,伏脉不在‮肤皮‬血,而在筋骨之下,沉取亦不可得,需得重按推筋着骨,才能摸得到脉象。

 一般病症浮、中、沉三脉便可诊出,襄荷见兰郎中诊过肾虚之症,便是用寻常的三脉法,而不用推筋着骨,难道这中年男子不是肾虚?

 这时,少年已经推筋着骨完毕,正问起男子病症。

 襄荷忙竖起耳朵。 UmuXs.CoM
上章 莳花记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