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代宮闱史 下章
第33章 恰好遇着兆先
 刘基听了大海的话,心里自然不高兴,大海被元璋喝退,也有些不服,这是大海和伯温始终不睦的起点。

 其时元璋和伯温谈得很是投机,元璋便请教定天下的方略,刘伯温说道:“金陵有王气,取了它作为基础,然后一鼓下西南,天下不难定了。”

 元璋也笑道:“先生的意思,正和我相同。”说着便命摆上筵席来,和伯温对饮,徐达等诸人便都散去。

 只有一个沐英随侍元璋的旁边。元璋和伯温直吃到鱼更三跃,共入署后安息。两人连饮了三天,到了第四曰。

 忽然颖州的刘福通遣了使臣前来,并有诏书封朱元璋做大元帅,徐达、常遇舂做了左右都督,得专征伐。

 那刘福通是什么人?怎样好下诏书呢?当元顺帝至正九年时,有一个栾州人名韩山童的,倡起白莲会,纠那些愚民入会。

 韩山童本习些左道旁门的琊术,替人符篆治病,很有点小验。无识的乡民奉他做了神佛,百般地崇拜着。

 这样的—山童的势力渐渐膨起来,凡河南江淮一带,徒众已有两三万了,山童见势曰大,便和徒王显忠、罗文素、刘福通等一班人连夜举义。

 山童自称是宋代皇裔,建号宋帝。元朝都指挥兀脫帖本儿领兵征剿,一战便擒了山童。刘福通却负山童的儿子林儿逃到河南。那里白莲会的徒原很不少。福通便号召起来,竟得了四五万人。当时竖起大纛,占了毫州,奉韩林儿做了小明王,国号仍称为宋,建元叫作龙凤。

 刘福通挟着宋朝的名称,四处去招附着盗寇,凡当时争天下的群雄,都经福通加着封典,一时也有受他的,也有拒绝的,一般草寇归顺他的最多,这时,刘福通的使者到了朱元璋那里,诸将把伪书读了,一齐好笑起来。

 元璋就把这件事去和刘伯温商议,伯温说道:“主公既和群雄角逐,何必要去依赖他人。”元璋点头道:“这话不差。”

 正要打发使者把伪诏退回,只见常遇舂进来道:“主公独力举义,羽翼还不曾丰足,今趁着刘福通来修好,不妨受了他的,虽不见得有益,做个声援也是好的。”

 元璋见说,不觉笑道:“他能够给我们利用,就名义上附了他!只要根本没有损益,也未不可。”于是令款待刘福通来使,受了他大元帅的诏封,着军中一例称龙凤年号。

 诸将得了这样的命令,个个不服,来禀元璋道:“韩林儿是个山野的牧竖,怎样去附顺他起来,”元璋说道:“林儿出身微我也晓得的。

 不过他现下袭着宋朝的大名,天下人心向宋却不辨真伪,我们也借这个名目,做事容易一点的意思,并非有心去归顺他。”众将听说,这才没有话说。

 当下元璋听了刘基的规划,先从东南着手。那时要待渡江南下,却没有船只,就去拘些民船来也载不了多少兵。元璋的心上很觉得懊恼。

 正在这当儿,忽有水寇廖永安和兄弟永忠、首领俞通海、通渊兄弟等领着部众,来投诚元璋。

 那廖永安和俞通海等是巢湖著名的大盗,手下有六七百艘战船,二万多名健卒,屡次和元兵为难,官兵见他们很害怕。

 其时元廷的的副元帅朵察耐督着五万水师,收守了湖口。廖永安、俞通海等久困湖中,食粮渐尽,想去劫掠,只是冲不出那口子。廖永安和通海计议以这样地困下去,只有束手待死。若要解去那重围,须陆上援兵从外面杀入,里面水兵杀出,两下夹攻才能成功。

 但算来算去,惟有朱元璋的声势最大,兵力也充足,距离又甚近,应援比他处便利。故廖永安和俞通海议定,决定来归附元璋,求他前来解围。主意打定,廖俞两人便悄悄地从水口逃出来谒见元璋。

 元璋问明了来历,便微笑着对徐达说道:“廖永安前来归我,也是求我救应的意思。然我这里正缺乏水军和船只,大可以将计就计,顺势渡江不是一个好机会吗?”

 徐达也很赞成。元璋便吩咐廖永安、俞通海,约定了曰期,并力合攻官兵。到了那天,元璋亲率兵马,和徐达、常遇舂、胡大海、花云等一班战将,拜刘基做军师,星夜来袭取湖口。

 元将朵察耐,只防着湖中的盗寇,却不曾留心背后的来兵。元璋军马杀人,一声暗号,廖永安、俞通海领着部下水盗奋勇地杀出。

 朵察耐哪里抵挡得住,被元璋的兵马杀得大败,各自奔逃,朵察耐几乎给胡大海捉住,这一场好杀,弄得元兵魂丧胆落。元璋既打败元兵,便传令兵士们且沿江屯住,一面令廖永安调齐战船准备应用。

 廖永安便集了船只回报元璋,元璋着廖永安、永忠、俞通海、通渊领了湖中原有水兵引道做先锋,自己和刘基、徐达、常遇舂、胡大海、华云龙、花云、邓愈等率着军马,纷纷登舟在后扬帆进发。

 船到了半江,元璋下令道:“我军此次名为追袭元兵,实在元兵早已走远了,现在的方向,咱们不如先破牛渚矶。牛渚矶一破,那采石矶就不难得了,这个地方都是江中的险要,我们军马渡江却不可不争。”

 元璋话犹未了,俞通海应声道:“某愿去攻采石。”元璋点头道:“你去也好,须要小心了。”

 通海答应着,一手挥动大旗,一手提了大刀督着兵士前进。那?江湍急,船在水上好似箭一般,通海仗着深知水性,立船头,直望那采石矶驰来。

 讲到采石矶的地方,似一座险峻的小岛矗立江中,高出水面约有两丈光景。元将朵察耐在湖上败走后,却来守着这采石矶。他远远望着元璋的兵马驾着大船向矶驶来,便喝令军士放箭。俞通海两番进攻,都被箭退。

 那廖永安和弟永忠,因新降元璋急要立功,便也驾大舟尽力地来攻采石矶,也给朵察耐走,这时元璋领着众将去夺牛渚矶,矶上还不到三百个人马,徐达和常遇舂杀上牛渚矶,把几百个兵士杀得四散逃走。

 元璋得牛渚矶,留华云龙守着,自己和常遇舂等督着人马,并力来取采石矶。那时矶上矢石和骤雨一般,兵丁没一个敢上前。常遇舂在船头上大叫道:“看俺来争夺头功!”

 说罢,便挑选了二十个健卒,手里各拿着铁盾,驾了一只小舟飞奔到了矶下,遇舂便耸身一跃跳上矶来。

 不期那朵察耐的副将别也瞧见遇舂上矶,觑得亲切,一戟向遇舂头上刺来,遇舂忙把盾去护时已来不及了,那枝戟恰巧刺在发髻上,戟上有钩,将遇舂发髻钩住,别也尽力一提,遇舂两脚离空,险些被他牵倒。

 正在危急万分,遇舂忙把短刀望自己的头上削去,竟连发髻和顶一齐削落。遇舂也不顾痛疼,便仗刀来奔别也,别也大惊,措手不及,给遇舂奋勇砍倒,后面兵丁也蚁附上矶。徐达、胡大海、花云等纷纷随上,大家一阵地杀,元兵慌得走投无路,落水的也很不少。

 朵察耐立脚不住,领着三四十人逃到一只小船上扬起布帆,投奔金陵去了,元璋得了采石矶,连夜进兵太平。廖永安和俞通海在采石矶未曾立功,又来讨令攻取太平。太平守将陈野先和他儿子兆先亲督军士死守。

 牙将方荣进言道:“朱元璋来势甚大,孤城死守也不是久计,将军何不前去诈降,理应外合,自然一战成功。”野先称善,便同了方荣来元璋军前请降。

 元璋大喜,收了降书,约定明曰进城。野先退出,暗下使人去报知兆先,叫他随机行事。野先走后,刘基密对元璋道:“野先说话时双眼灼灼不定,恐他是一种诈降,主公须要防备。”元璋说道:“我也这般想,先生可有什么妙计?”

 刘基便附着元璋的耳朵道如此如此。元璋大喜,立刻召常遇舂、胡大海、花云、缪大亨、吕怀玉、耿炳文等入帐授着密计去了。

 又令俞通海、廖永安等暂缓围城,把兵马退下十里,明天听得炮响,便回兵杀来,廖俞两将领令自去。第二天上,陈野先和牙将方荣来请元璋进城安民。

 元璋自和徐达、刘基、李善长、郭英、郭兴、邓愈、方刚、常遇舂、沐英等一班人,同了陈野先、方荣并马望太平城来。看看将到城下,早见吊桥放下,城门大开。

 这时元璋忽然变向野先喝道:“我倒诚意待你,你怎么却来暗算我!”野先见说,大吃一惊,知道事已怈,正要去拔佩剑,郭兴、郭英已把野先获住。方荣忙仗刀来救,背后被邓愈一刺落马下。

 沐英从怀里掏出信炮来,燃着轰隆的一声,只听得鼓角齐鸣,常遇舂、胡大海、花云、吕怀玉、耿炳文、缪大亨等分四面杀出,都来抢城。

 野先的儿子光先见城下有变,晓得元璋不是单身进城,忙唤起伏兵来关城门,一时哪里还关得上,常遇舂、胡大海、花云、缪大亨四骑马争先进城,劈头碰着副将王贲,手挥大刀拦住去路。

 常遇舂直刺,王贲仗刀接战,胡大海随手一斧把王贲劈落下马。兵丁呐喊一声,随着遇舂、大海等拥入城去。陈兆先见不是势头,领了败兵开了西门逃走。

 不提防俞通海和廖永安率兵杀到,把兆先围在垓心。兆先部下猛将张均,大喊:“兵丁们跟咱杀出去!”

 便仗着一梨花,飘飘地杀开一条血路,救了陈兆先落荒而走。俞通海不舍,从后紧紧地追赶。张均和兆先渐渐走远,看看将要逃脫,通海十分恼恨,挥动部卒狠命来追。

 光先、张均正向前奔走,猛听得斜刺里大叫快擒陈兆先,一队兵马当头拦着去路。马上两员小将,正是方刚、沐英奉了元璋的密令,在这里守候,恰好遇着兆先,二人便双双取兆先,张均忙上来敌住方刚、沐英。 uMuxS.cOM
上章 明代宮闱史 下章